宋代名臣胡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大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687
颗粒名称: 宋代名臣胡铨
分类号: K249.4
页数: 2
页码: 127-1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胡铨是宋代官员,极力主张抗金,为人宽厚大度,对当地少数民族有深厚的情谊。他在吉阳军守时,曾经劝说当地黎族首领不要杀死一位鹰犬,而是要讲诉讼手续,最终成功挽救了该军守一条性命。胡铨为人正直,诗文大量留传,尤其在当地民间备受推崇。他还在宁远河边筑“洗兵亭”,以倡导和解团结。最后,胡铨的身份升至侍郎并以资政殿学士衔头退休。海口五公祠、崖州五贤祠均祀奉胡铨神位。
关键词: 胡铨 宽厚大度 黎族

内容

胡铨,字封衡,今江西吉安市人。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任枢密院编修官。他和赵鼎一样,极力主张抗战,反对投降金人。曾向皇帝上书直言,请将奸臣秦桧、孙近、王伦三人斩首示众,以激励民心士气。因此遭到秦桧的报复,连续被贬逐到边远地区。绍兴十八年(1148年)谪来吉阳军(三亚市)编管。他栖身在好友赵鼎曾寓居过的崖城镇水南村裴闻义的私宅。此时,赵鼎已经亡故,物是人非,胡铨感到无限的悲恸。在吉阳的岁月里,他以传播中原文化,向士民讲解儒教经书作为日常主要活动。他有时一日作诗数十首,在宋代南来的贬臣中,他留传的诗词最多。当地黎族首领,特地送子拜他为老师,学习文化礼节。他和当地少数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胡铨为人宽厚大度,谪居时,吉阳军守张生正是秦桧的鹰犬,对他十分苛刻,监视甚严,逼令他每十天必须“跣足、免冠、散发”以囚犯的身份到州衙呈报言行实状,胡铨照样忍辱承受。当时的黎族村峒距州城只20里左右。有一次,胡铨应送子上学的黎族首领的邀请入山,适好那位张军守已被首领的部众捉住,五花大绑并枷钉起来,成为囚徒了。黎族首领指着军守骂道:“这个人贪虐过度,我将要杀死他,先生的意见怎么样?”胡铨答道:“此人死有余罪,我也恨他极了,果真杀他当然解了我心头积恨。不过,从大处着想,还是把他放了为妥。因为,杀人要经过诉讼手续,一级一级地告状,依律例行事,用不着擅自乱杀人。”黎族首领尊重胡铨的意见,就大声叱令军守:“有胡公说情,姑且饶你一命,今后再不得为非作恶!”张军守连连下拜,惶恐不已。他获释回到城里的第二天,就上门向胡铨感谢救命的恩典,对自己过去的恶劣行为,赔礼道歉。此后,一直把胡铨视作上宾来服侍。胡铨后来还在宁远河边筑“洗兵亭”,取意为“净洗甲兵长不用”,启导各族人民取消暴力对抗,为加强黎汉两族人民之间的和解团结,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
  胡铨把赵鼎和他先后寓居的裴闻义宅第号为“盛德堂”并写了《盛德堂赋》。宋孝宗即位,胡获准召还京城,临离开吉阳时,他对赵鼎的亡故,更是感慨万千!就写了《哭赵鼎》一诗:“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留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缘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大书三姓”系指秦桧在一德格天阁书写赵、胡、李(光)三人姓名,决意杀害一事;“两翁还”慨叹三人被贬只有二人生还。此诗慷慨悲凉,直可以感天地,泣鬼神。胡铨最后任职侍郎(朝廷部门副长官)以资政殿学士衔头退休。海口五公祠、崖州五贤祠均祀奉胡铨神位。

知识出处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本书介绍了三亚是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南部最重要的开放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聚集了国内最好的热带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矿产、海洋资源和优质海产品。内外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富足,市民积极开发各个领域,积极为大规模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介绍三亚的现状,诚邀各界前来投资、旅游或洽谈贸易,愿意与仁人智士共同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铨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哭赵鼎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