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大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656
颗粒名称: 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分类号: F327.2
页数: 2
页码: 70-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农村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农业总产值水平、农村人口结构和城镇化水平。根据数据统计,至1993年底,三亚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占主体地位,种植业为农业产值结构中的主要部分;1994年三亚市农民人均收入以种植业和渔业为主要来源;农业总产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占比逐年下降。同时,三亚市农业劳动力结构以种植业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关键词: 三亚市 农村经济 产业结构

内容

1.产业结构
  至1993年底,农村社会总产值和产值结构是,第一产业为77.1%,第二产业为19%,第三产业为3.9%;农业产值结构为:种植业占34%、林业15.5%、牧业12.8%、副业10.1%、渔业27.6%;农业商品产值结构为:种植业占62.3%、林业占10.5%、牧业7.9%、副业0.1%、渔业19.2%。上述结构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仍然占主体地位,近几年来,其份额逐年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占第二位,其份额逐步增长;第三产业份额较低,近几年来增长幅度较小。在农业内部结构,种植业居首位,呈稳定状态。其它各业所占份额也基本趋于稳定。三亚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资源开发相联系,说明三亚农业基本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2.收入结构
  1994年,三亚市农民人均收入1259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600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为4.8∶1,远高于全国2.6∶1的比例。据统计资料,近几年来,三亚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逐年均有较大的提高。在农民收入中,种植业占居首位,其次是渔业,副业收入较少。
  农业总产值水平
  三亚市农业总产值,1994年为3.5484亿元(1990年不变价),自1990年以来,逐年都有所提高,与产业结构相比较,三亚市农业各业规模水平在整体提高。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较,1990年份额为55.4%,1991年为54.1%,1992年为34.3%,1993年为32.6%,1994年下降至28.8%。
  3.农村人口结构
  1993年底,在全市人口中,农业人口占68%。在全市社会劳动者中,农业劳动占56%。在农村劳动力结构中,第一产业占82.4%,第二产业占3.4%,第三产业占8.7%,其他行业占5.5%;农业劳动力结构情况是,种植业占93.2%,林业占1.4%,畜牧业占1.2%,副业占1.3%,渔业占2.9%。各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情况是,渔业居首位,林、牧业次之,种植业较低。在全市农业劳动者中,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02%,高中占7.08%,初中占36.38%,小学占35%,文盲半文盲占21.52%。
  4.城镇化水平
  从城市经济角度考察,三亚市属于欠发达的城市经济,从农村经济角度考察,三亚市属于中等发达的农村经济。1994年三亚市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8.8:43.0:28.2。尽管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占70%以上,但从工农业总产值的结构看,其比例仅为50.5:49.5。从具体分布来看,到1994年底,三亚市13个乡镇和5个农场中,总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有崖城镇和羊栏镇;2~3万人的有天涯镇和保港镇及南田农场;1~2万人的有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荔枝沟镇和南滨农场;其它乡镇和农场都在1万人以下。人口聚集远未达到发达的城镇化水平。

知识出处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本书介绍了三亚是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南部最重要的开放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聚集了国内最好的热带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矿产、海洋资源和优质海产品。内外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富足,市民积极开发各个领域,积极为大规模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介绍三亚的现状,诚邀各界前来投资、旅游或洽谈贸易,愿意与仁人智士共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