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俗小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608
颗粒名称: 葬俗小札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
页码: 194-19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的广西钦州风俗“买水”,以及吾乡崖城流行的“孝子买水”和“引魂”“过七”等丧俗,并探讨了这些风俗的起源和意义。文章认为这些风俗均源于灵魂信仰、祖先崇拜和喜生厌死的文化观念,是中原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关键词: 崖州 葬俗 民俗

内容

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有这么一则记述:“钦人始死,孝子披发,顶竹笠,携瓶瓮,持纸钱,往水滨号恸,掷钱于水而汲归浴尸,谓之买水。否则邻里以为不孝。”所记乃广西钦州风俗。校注又引清人笔记,“谓此僮俗”也。
  如此“买水”,与吾乡崖城流行至今的“孝子买水”十分相似。不知二者之间是否有什么渊源关系?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汴京当年风俗:盂兰盆会,“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吾乡崖城今已无盂兰盆节俗,但七月十四烧冥衣,至今不辍。而那种“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的“盂兰盆”,可未见用于“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却常见作为“引魂”之用。
  凡家有死在异地的人,其亲属必须将亡魂引回家中以祭之。引魂的举措之一,便是把那种“上织灯窝之状”的竹竿,插在从终焉之地到家中的主要路口道旁,一路上用白线挂搭牵连到家。
  这一民俗不知是不是从佛教节日盂兰盆会衍变而来?
  又有明人笔记记载:闽中丧俗,死者七日则备一祭谓之“过七”。依照惯例,入殓之后,棺木要放在家中过七重漆。每漆一次,历时七天。“漆”与“七”在方言中谐音,“过七”便有双关之意。满七后出殡,要在朱红漆就的棺柩上覆以彩绘棺罩,然后八人乃至十二人肩抬,吹吹打打送往墓地安葬。
  吾乡崖城也行“做七”之俗,人死后每隔七日为忌日,祭奠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日为止。但是一般死后三日即下葬,入土为安,无留棺家中过七重漆的事。
  其实无论“买水”“引魂”还是“过七”,都是象征性的仪式,完全出自于灵魂信仰、祖先崇拜及喜生厌死的文化观念。“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死亡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列子》)古人相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认为人的死亡只是精神与肉体的一次分离。人的灵魂属于天,形骸属于地。所谓“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传说常人死亡,必须经过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方能散尽。因此“过七”的道场功德,就是为送亡亲之魂安然升天,如此这般善灵便可保佑并降福于人,否则,未曾散尽的阴魂就可能为祟人间。这就是旧时镇墓文所云之“为生人除殃,为死人解适(解除罪谪)”。而闽中留棺过七重漆之风俗,则有一种实际用意,就是为了增加棺木的密封性。这就与帝王之玉衣敛尸以及各地之择风水吉穴诸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保护尸体的不朽,以便灵魂的安息。
  由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的灵魂观便形成不同的葬俗。如我国的东邻日本,就曾有淳和天皇发布“散骨诏”称:“人殁精魂皈天,而空存冢墓。鬼物凭焉,终以为祟,长遗后患。今宜碎骨为粉,散之山中。”这种情况直到丰臣秀吉时代才有所改变。我国古代儒家虽有“敬鬼神而远之”的言说,但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礼制传统中,“慎终追远”则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总而言之,吾乡崖城至今流行的“买水”“引魂”“过七”等丧俗,与中原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