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塘·猴子落·霸王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602
颗粒名称: 麋鹿塘·猴子落·霸王鞭
分类号: Q95
页数: 5
页码: 172-176
摘要: 本文讲述了海南当地动物资源的现状和历史变迁。其中提到了麋鹿、鹿、坡鹿、猴子、熊等动物,以及它们的习性、外貌特征、数量等信息。同时,文章也探讨了人类对这些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最后,文章以龙骨为例,探讨了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关键词: 麋鹿塘 猴子落 霸王鞭

内容

麋鹿塘在崖城北岭纵深山坳里,顾名思义就是麋鹿出没的山塘。
  州志载,麋鹿俗称山马,形似水牛而稍小。牡鹿有角,角直而分枝。冬至时节老角便脱落。“崖州气候特异,麋角亦有夏至解者。初出,茸毛与鹿较疏,功力亦稍逊。鹿补气而麋补血”。《释名》归之于“泽兽”,说明其生活习性亲近水泽。此与“麋鹿塘”之说相吻合。现代生物学分类为哺乳动物,称其性温顺,食植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有说是麋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总而言之又都不像,所以人叫“四不像”。不知古今所说之麋鹿是否同一?
  州志还另载鹿者,俗名坡鹿,形似山牛而稍小。牡者有角,角曲而多枝。夏至老角脱落,白露后新角长出,初长之角最柔嫩,皮上有细毛,白色茸茸。继而精血满足色转紫,映日红如玛瑙,所以名之紫茸。不久茸老成角,坚实如格木。《本草纲目》所谓“斑龙顶上珠”就是鹿茸,大有补益。《释名》归之于“山兽”,正符“山坡之鹿”的俗名。然而,昔之崖城坡鹿与今之“海南坡鹿”似又有所不同。据说“海南坡鹿为泽鹿,只生活在低缓丘陵地带”。“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侧平伸出,与主干几乎弯成弓形”。我看整个茸角的形状,就像两个并排向前倾的字母C,这和“角曲而多枝”显然不一样。这究竟是今昔两种不同的物种,还是古人记述的讹误?
  从前吾乡,“麋鹿时时到县衙”,“石峒浮烟鹿养茸”,如此风景已经不再。1972年农业学大寨,我们到麋鹿塘砍山开荒,那时就没有见到麋鹿的踪影了。小时候,我则见过麋鹿(坡鹿?)脱落下来的老角,分枝丫叉,色泽棕黑,坚硬沉重,家里用作婴儿摇篮的挂钩。大人说,这是“麻鹿角”。
  猴子落在南滨农场场部南隅三里许。迈话叫做猢狲落。意思一样,无非就是猴儿们聚居的部落。
  也许猴子为人所熟知,州志只略叙及:“猴全体皆人形,特有毛与尾耳。性狡猾。”据说吾乡猴子属猕猴,体型较小,上身皮毛灰褐,腰下橙黄,臀部皮厚无毛。虽说光裸屁股不甚雅观。但猕猴们个个都是双眼皮,也怪靓丽的。
  猴子落与东厢近在咫尺,猴群与乡人比邻而居。猴子本性刁顽殊难教化,偷食扰民定然难免。当年猴们和村民的恩恩怨怨怎么样,今已不得而知。20世纪50年代中,猴子落被开垦成了橡胶园。彼时尚无妥善安置移猴的政策。不知猴们惶惶何所之?不知其群中诗猴是否也曾痛心疾首悲歌吟唱:“失我猴子落,使我猢狲无居所!”
  1982年《崖县森林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关于本地森林副产品资源均有具体说明,其中动物资源开列有熊、猴子、云豹、水牛鹿、山鸡等。可知我们这帮朋友其时尚未“濒危”。不知水牛鹿是否就是麋鹿?熊名列榜首,是否因为其存量较多?
  其实熊在吾乡山中,也曾是豪强望族独据一方的。有个山谷就名曰muei窿。迈话称熊为muei。muei窿就是熊窿。窿者,洞也。muei窿就是熊的洞府。安居洞府的熊们,想必也曾经过着优游自在的幸福生活,直到危险降临的时刻。熊们横遭杀身之祸,是因为他们被人恋上了。在彼时人们的眼中,这种强悍而笨拙的生灵只是一种珍贵的佳肴良药。州志有关记载就这样说:熊胆春天长在头,夏天长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显然此乃齐东野人之语耳。要命的是,人们认定,熊胆乃“良药”,“能消诸毒”;并且,熊“当心有白脂,如玉,味甚美,俗呼熊白”;还有,熊“冬蛰,不食。饥则舐其掌,故好在掌”。如此美味灵药,简直浑身是宝。人性中的贪婪和凶残被激发起来了,熊们还焉能安宁无恙哉!
  大难临头的不仅是熊们,诸如鹿的表亲黄麖,其命运也并不见佳。据当年崖县森林资源调查报告,1981年全县国家收购的黄麖皮有2986张。当然,这或许是基于彼时丰富的资源存量而允许的合法捕杀。吾乡从前物产之丰富,也决非虚夸。据《崖州志》“物产”篇所载,狸、獭、兔、豹、穿山甲等“兽类”计20余种,翡翠、鹦鹉、啄木鸟等“禽类”计40余种,鳗鱼、鲤鱼、塘虱鱼等“鳞类”计50余种,龟、蛤、蟹、虾、江鳐柱等“介类”计20余种,蜂、蛙、蚕、蝶、四脚蛇等“昆虫类”计30余种,蚺蛇、乌梢蛇等“蛇类”计20余种。然而,地大物博就可以暴殄天物吗?
  1987年岁末在北京,雨雪初霁的周日,我又转悠到北海公园去。随意走进植物园的暖房里,就惊奇地发现,在享受春暖待遇的各种奇花异木中,竟有一盆是我们崖城乡下人家经常种来围篱笆的龙骨!标签上的名称是“霸王鞭”。另有牌子特别说明:“故宫博物院赠送”。乡下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围篱笆的龙骨棵却被当作嘉木种在皇宫里。
  《崖州志》关于“龙骨”的记述很粗略。依稀记得似曾还在什么书上看到过。翻出尘封了三十几年的《常用中草药手册》(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一查果然是有:火殃簕,别名霸王鞭。说明详细,附图真切。原来它不仅“当绿篱用”,还可以“去湿热,消肿拔毒”。其实霸王鞭不过是吾乡草木中极其寻常的一种,甚或被视为“贱木”。只因为早年在京城里的邂逅之缘,今天说到的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就想起它来了。
  生物多样性不仅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而且还有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和存在价值。选择价值也就是潜在价值。目前尚未被利用的物种,将来可能会发现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利用价值。1982年崖县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就曾举例说明:“如过去我们定为二类材的海南粗榧,是一般用材,现经有关部门研究,每立方米木材可提取23—66.6克三尖脂碱抗癌药物,成为每株价值三万五千至十万美元的宝树。”不知还有多少尚未为我们所认识而弃之如敝履的宝物,有待于我们去选择利用其独特的价值。即便某些物种或许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但他们也是整个自然生态平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也有存在的价值即伦理价值,人对之负有道德同情的保护责任。
  《崖州志》载吾乡“物产”,“木类”有40种,如被称为“木王”的文梓,“质坚致气辛香”的花梨,“光润而坚实”的紫荆,“干极端伟”的香楠,“坚重不朽”的坡櫑,“纹理滑腻”的黄杨,“晕纹如凤眼”的藤椿,“能辟蛇、治蛇伤”的蛇总管,等等;“花类”有30种,如“香极清”的鸡爪兰,“竟夕氤氲”的素馨,“日开数百朵”的木槿,“其花似笛”的笛兰,“其色数易”的醉芙蓉,“百日不谢”的百日红,等等;“草类”有66种,如“芳馥异常”的凤尾草,“治蛇伤,赤眼”的蛇含草,“可以接骨”的接骨草,“花开如桂”的铁树,“芳馥消食”的鹧鸪茶,及苏东坡赞赏的菖蒲,等等;“果类”有37种,如荔枝、龙眼、乌榄、菠萝蜜、香橼、余甘子、炭紫果、橘柚、佛手柑,等等;“蔬类”有39种,如鹿耳菜、炒鸡菜、枸杞菜、石发菜、苋菜、藤菜,等等;“竹藤类”有19种,如斑竹、甜竹、黄竹、沙竹、麻竹、观音竹、凤尾竹以及黄藤、白藤、红藤、鸡藤,等等。
  吾乡从前真乃一方乐土,多少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在这里生长繁衍。如此良好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和谐的生态环境,这曾经就是先人们富庶安乐的家园。倘若人们如孟老夫子所言,“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城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