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八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96
颗粒名称: 从前八景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
页码: 146-1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八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以及各个地方的八景评选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崖州八景的历史和具体内容,包括鳌山白云、鲸海西风、边城斜照、水南暮雨、稻陇眠鸥、竹篱啼鸟、南山秋蟾、牧原芳草,并对其中一些景点进行了描述和评价。最后,文章还提到了吉大文重评的崖州新八景,包括鳌山叠翠、抱郭双流、洞天幽胜、落笔凌空、镜湖秋月、玉井温泉、灵山腾云、峻岭回风,并对其中的一些景点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 八景 崖州 历史文化

内容

据说,中国“八景”文化肇始于北宋嘉祐年间(公元1060年前后)。根据是其时湖南长沙驿步门外曾建一座八景台,上摹时人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沈括《梦溪笔谈》称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此八景图为其得意之作。说是潇湘八景流传而成为时尚,各地文士纷纷仿效,也用四言八句列称其地景物为“八景”,不久即蔚为大观。
  吾乡“崖州八景”,始创作于元朝天历年间(公元1330年)。1328年,元泰定帝死于上都,当时执掌枢密院负责军机、边防及宫廷禁卫的燕铁木儿正留守京师,趁机发动政变,拥立新主怀王。副宰相(参知政事)王士熙“不从”,被捕下狱,既而流放到吉阳军(崖城)。王士熙在吾乡,最可圈点的功德便是品题“崖州八景”。
  王选八景,旨在山水风物,以四言八句名之,曰:鳌山白云、鲸海西风、边城斜照、水南暮雨、稻陇眠鸥、竹篱啼鸟、南山秋蟾、牧原芳草。王士熙还为每景各赋七律一首。彼时吾乡的自然生态和人文风貌,于此依稀可见。
  “鳌山白云”名列八景之首,或推其为吾乡一标志性的自然景观。而且山为一方自然风景形成的骨架和支托,是孕育派生其他风景的母体。“绕谷穿岩飞不定,沧波无际雨濛濛”,呈现的便是春夏时节海边山上气象变幻的景致,颇有迷濛幽深虚幻飘渺的仙境气韵。
  吾乡崖城西南面临沧海,“鲸海西风”的景象十分壮观。“万古战酣风动岸,一航来急客扬舲”。——有朋自海上来,不亦乐乎!
  “边城斜照”,暮色苍茫,“残日尚浮高岭树,悲笳先起土军营”。当年“南服尽境”的僻远荒凉和谪居于山野的诗人寂寥凄清的心境,尽交融在诗画之中。
  “水南暮雨”之中,“千树槟榔养素封”,“早春荷锸剪芙蓉”。这则是一幅古雅朴茂情致温婉的田园风光图。此景不仅可望可行,而且可游可居。是人与自然同构,天人合一,和谐怡然的一方家园。
  “闲依翡翠眠芳草,静着鹪鹩下远滩”。“鹦鹉乍随人共语,伯劳还与燕同飞”。如此“稻陇眠鸥”和“竹篱啼鸟”,便是昔日百鸟天堂的写照。千禽翔集,啁啾和鸣,这是怎样一种野趣梵音!生灵造化的个中玄理,便蕴涵在这些日常小景中。
  古人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月色乃秋山之一妆也。秋月多为各地八景所选,如金陵的“东山秋月”便是。“南山秋蟾”摹绘“海送潮声摇老桂,云随蟾影度明河”,只是诗人大写意的幽情玄思而已,或有祈颂祥和之意寓焉。此一山二景,海上生明月,山中有白云,春秋映衬,亦有趣也。
  “四时芳草平如剪”,“水际带沙青苒苒”。“牧原芳草”则让人如临其境,仿佛呼吸到青青河畔草那清新芬芳的气息,听到了回荡在数百年前的粗犷悠扬的牧歌与牛群羊群哞哞咩咩的应和……
  对于王士熙在14世纪初品题的“崖州八景”,我的印象大致如此。令人费解的是,此后400多年间,尤其是有明一代200多年中,居然不见吟咏州八景的只字片言。不知何故?清乾隆年间,知州嵇震有七律题咏,谓之“州旧八景”,完全因袭王士熙,落入窠臼,别无新意。
  清咸丰年间,崖州名士吉大文重评崖州八景,称“州新八景”。曰:鳌山叠翠、抱郭双流、洞天幽胜、落笔凌空、镜湖秋月、玉井温泉、灵山腾云、峻岭回风。其中落笔凌空、镜湖秋月、灵山云腾、峻岭回风诸景,均分别远在州城之东西一二百里之外。这表明那时先人们的活动范围已拓展扩大,视野也更加开阔,审美观念也多元而趋于宏大。而新入选的崖州四景,亦各异其趣。“鳌山叠翠”为旧景翻新,不必多说。“洞天幽胜”则是实至名归。自南宋毛知军周使君相继开发,明代裴崇礼作文纪游,小洞天一直就是吾乡林泉胜景。其终于位列八景,已是迟到的“正名”。“抱郭双流”即吾乡大河与后河二流环绕城郭,分派朝宗入海。作为风景经脉的河流,着实赋予了这一方乡土以生机灵动的韵律。
  “玉井温泉”格外细说。温泉俗称热水塘。《崖州志》载:“热水塘,城北四里。一方一圆。圆者常如沸。方者半冷,半暖。正德年间,甃石其中,岁久,圮。光绪十五年,知州唐镜沅重修,建亭其上,颜曰‘既济亭’。有记。为州八景之一。”如此说来,从正德年间开发至吉大文选其入八景,历三百余年的默默奉献,“玉井温泉”才终于彰显其名。这也算是久经考验了。成名时的“玉井温泉”情形如何?吉大文诗曰:“海南风月四时温,一勺甘泉地道存。槛石苔青通暖气,堤沙草绿斗烟痕。此间自得清和意,到底难寻活泼源。我亦濯缨邀客去,疏狂无语问寒暄。”这分明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不过二三十年,竟然“圮”了。唐知州来寻访时,只见从土埠涌出的“清泉一眼”,“作潄珠状”,还炽热烫手。左近有“冷泉一线”,与热泉“暗流交融”。唐知州召集工匠发掘,发现湮埋于下的两个古池,一半圆形,一半方形。于是照旧制重建之。方池“中界为二,左寒右暄”。曰“阴阳池”,“可濯可浴”。池旁又建一亭,供游人小憩。亭有楹联:“风浴春怀贤士撰,咏觞情叙永和年”。比附兰亭雅集也。亭名“既济”,语出《周易》:“水在火上,既济”。唐知州作碑记纪其事,并借题穿凿其格致之理,治民之道,未免牵强附会。所谓“既济”,乃《周易》一卦名,意思是事情既已做成。此卦显示水火相交,各得其用,六爻各得其阴阳之正位,所以名为既济。“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意即象辞上说:水在火上,是既济的象征,君子体察此现象,则以思及患难的事,而预先防备它。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无疑是积极的。“玉井温泉”是自然与人文相得之景,且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池中温泉,请君入浴;足下顽疾,找我来医”。此联语说的便是。温泉疗疾的功能,至今不失。
  光绪二十五年,又有知州钟元棣题咏“州新八景”,一如咸丰之制,只改了“玉井温泉”为“温泉漱玉”。
  吾乡从前八景,历经数百年的嬗变,青山依旧在,然风景已不同。往昔留下的那些诗吟,已是积淀着历史文化信息的“老照片”。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