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话说“小洞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92
颗粒名称:
话说“小洞天”
分类号:
K928.3
页数:
4
页码:
127-13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海南“小洞天”胜景的历史和自然风光,以及道家文化在其间的体现。其中,毛奎郡守开发“小洞天”的故事和石刻题名,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古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山水之美的生活情趣的追求。
关键词:
小洞天
名胜古迹
崖州
内容
“小洞天”是崖州八景之一,名曰“洞天幽胜”。崖州古城南去十里许,南山岭巍峨苍郁枕海壁立。钟灵毓秀的“洞天”胜状,就棋布在那山麓海湄。
公元1187年(南宋淳熙丁未年)九九重阳日,崖州郡守周〓寻访到这佳境,即为山水之奇而倾倒,赞之为“海邦之盛纪”。时过一个花甲,即整整六十载,到了公元1247年(南宋淳祐丁未年),山水有灵,又迎来了一位知己,他就是新任郡守毛奎。经过毛公的精心开发经营之后,“洞天”胜迹从此便闻名于世。历代游人前来探奇览胜,络绎不绝;题咏词赋者,不胜枚举。
“小洞天”诸景观,主体皆是石:石室、仙梯、石洞、钓台、石船……千姿百态,各具奇趣。这造化之功,自然天成,勾起人的无限遐思:这莫非是女娲炼石补天时,遗留下的五色石?
“洞天”奇观,前人之述备矣,于此仅举几处灵迹,略点其道家文化之趣。
且说“石室”,居于半山腰上,三面壁立,顶盖呈扇形,镌有“海山奇观”四大字和毛奎《游小洞天记》。其底部平坦宽阔,能坐二十余人。面南极目,但见海色涵山,天光照水,烟霞异状,风月无边。
石室东侧连着石阶数十级,此即“仙梯”。南侧又通一石廊,有壁高七丈许,毛奎的五言排律游山诗,便刻在这石壁上,诗云:“丰登少公事,时得访林泉。凿破蓬丘岛,潜通小有天。岩瞻横北面,钓隐近西偏。飘渺云藏阁,依稀石似船。崖平好磨刻,洞窈足回旋。路贯层巅上,人随曲巷穿。海光常潋滟,山色更清妍。真可消尘俗,何妨中圣贤。烟霞无尽藏,风月不论钱。胜概时收拾,凭谁秉笔椽?”诗后并有叙记,记述诗人“携客泛舟登赏”的游踪及其超尘飘逸的遐想。叙记称:“非敢言诗,姑纪其实云耳”。然而,这正表现了道家崇尚自然,质朴、含蓄、清淡的审美情趣。毛公的仙风道骨于此可见一斑。
石室前濒临海处,有一庞然巨石。巨石上部成一级平台。平台俯瞰着万顷碧波,台上正面有“钓台”石刻。又有石脉状如钓绳,垂入洪波骇浪间。此乃名副其实的垂钓佳台。钓台下部是一石洞,传为神仙居宅。石洞不甚宽敞,呈牛角状,渐入渐窄,很是幽深。古人言:似洞非洞,方为仙洞。言之有理。石洞入口便刻着三个斗方大字:“小洞天”——所谓“洞天”,其意是“洞中别有天地”。道家以之称仙人所居之处。据说全国名山胜境中,有王屋山等十大洞天,有泰山等三十六小洞天,还有七十二福地,合称“洞天福地”。又说“洞天福地”处于大川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为神仙及有道之士栖居之地。可见,此“小洞天”非一般石洞的专名,而是该处胜境的称誉。“洞天”之名,则显示了这一胜迹的道教文化色彩。
转过石洞背后,不远处有一石,长二丈许,阔三尺,宛如一叶扁舟。据前人记述,石中曾有古榕一株,“荫覆如伞,根盘船覆腹,如缀网然”。此即为周使君发现的“石船”。周使君题名的手迹及其《石船记》便刻在旁边的巨石上。这“石船”虽然“空帆不落秋江影,高岸难逢春水浮”,但在超尘脱俗的士人心目中则是:“千古仙航原不朽,登临如泛剡溪游”!
“石船”西侧湾头垒石上,有两块峭石如屏,上面有两个特大的脚印,掌指具备,很是清晰。据方志载:郡守毛奎任满后离去,走到南山便“不知所终”。民间传说毛公是得道升仙了,这石屏上的脚印就是毛公驾临洞天时的足迹。传说归传说,但老庄崇尚自然的思想和神仙道教的信仰,在毛公身上的表现是十分明显的。道家认为,道是虚无的,它又无处不在,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得其道,便可长生不老,变化通神,役使万物,主宰世界,无所不能。神仙就是得道者。毛公性情飘逸放旷,他在其游山诗及叙记中就流露出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恍若身在五云而到三岛之上也”!
“三岛”者,仙境也。即传说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那是道教的理想境地。得道成仙便可以外生死,极虚静、超脱自在,不为物累,在仙境过仙人的生活。而道教的“仙境,”并非尽指渺茫的天国,“洞天福地”便在风光秀美的名山大川中。琼岛南滨的“小洞天”,亦是足以消尘俗、寄诗情的“仙境”了。且不说那异岩怪石,仪态万千,更有林木掩映其间:老树婆娑多情,幼树窈窕有致,幽谷古树则裸露根本,直若遗世仙人,筋骨毕露,清癯苍老。漫步海湄,则见层峦列岫、流泉淙淙、熏风习习,真是幽雅清逸之极。传说“小洞天”所偎依着的南山岭,也是个怀灵抱异之地——“云似苍梧常突起,山疑蓬岛忽飞来。中藏蛟蜃虚无市,时露神仙飘渺台。”毛公开发“小洞天”,可谓心有灵犀,独具慧眼矣。这又说明古代士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总是蕴含着对山水之美的生活情趣的追求,因为虚无的神仙世界的美妙生活,其实是在现实的人间丘壑之美中得到满足的。
“小洞天”诸景观皆有摩崖石刻,其中多系毛奎手笔。“仙掌春晴溪草绿,石船秋雨野青苔”。近八百年过去了,风侵雨蚀之后,惟题名大字尚存,其余小字迹多已漫失。毛公的故事也不再为时人所迷信了。然而,“题书羽客行踪杳,落叶空山得道缘”。况且当代能悟其“道缘”的智者还大有人在,如郭老便是。
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二年春游“小洞天”时曾咏道:“我言洞天小,〓奎亦小仙”。这一语点明了“洞天”胜迹的道教文化色彩。由此可见,“小洞天”不仅是自然风光赏心悦目,作为中原文化在海南岛早期传播的一处人文景观,也是弥足珍贵的。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