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91
颗粒名称: 丁谓轶事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123-126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丁谓是苏州人,受到德高望重的寇准称誉之后,在仕途上渐致通达显贵。虽然同列相府,但丁谓对寇准尤为恭敬,但寇准不喜欢人家逢迎奉承,于是笑着对他说:“参知政事,是国家大臣,竟然也为长官拂拭胡须吗?”丁谓因此怀恨在心,不断卑鄙地攻击寇准,甚至乘机进行诬陷,以致寇准贬到雷州。丁谓被放逐后,以“交通宦官”、“与巫师出入,行为涉于妖诞”的罪名,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丁谓北徙而离开崖州时,结识一位商人,就给他数百缗钱,帮助他发展生意。
关键词: 丁谓 崖州 轶事

内容

丁谓是苏州人。宋高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六月,寇准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提携丁谓任副宰相(参知政事)。在此之前,寇准早已很是赏识丁谓的才能,曾向宰相李沆推荐,可李沆不纳用,说:“丁谓确实有才能,但看他的为人,怎么能让他居高位于人之上呢!”寇准说:“如丁谓这样的人才,相公你能永远压制他吗?”李沆笑说:“将来你会想起我今天的话。”寇准不以为然。
  丁谓因为受到德高望重的寇准称誉之后,在仕途上渐致通达显贵。虽然同列相府,但丁谓对寇准尤为恭敬。有一次在中书府聚餐,菜羹污染了寇准的长髯,丁谓便走上前去为他拂拭。寇准是个刚直正派的人,素来不喜欢人家逢迎奉承,于是笑着对他说:“参知政事,是国家大臣,竟然也为长官拂拭胡须吗?”显然,这是善意的批评、委婉的规劝——为人处世应自尊自重,怎么能如此势利而阿谀献媚呢!然而,丁谓居然恼羞而从此怀恨在心,不断卑鄙地攻击寇准,甚至乘机进行诬陷,以致寇准贬到雷州(见《宋史纪事本末》)。受人扶植之恩而不思图报,不纳善言,反而凶恶地反噬一口。丁谓可说是一个负义的小人了。
  寇准罢相后,丁谓取而代之为宰相,随后又封晋国公,一时飞黄腾达。朝中人多趋附投靠,但有一位叫李垂的朝臣就是避而远之,不去拜谒丁谓。有人问为何如此,李说,丁谓担任宰相,“不以公道副天下望,而乃恃权怙势。观其所为,必游珠崖(定遭贬谪)。我不会和他结为奸党。”丁谓得知,怒而把李垂“罢知亳州”。到了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丁谓便以“交通宦官”、“与巫师出入,行为涉于妖诞”的罪名,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丁谓被放逐后,京城纷纷传说:“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人心向背,由此可见。
  丁谓赴崖州途经雷州,欲借民房寄宿。房主人说:“当年我把房子借给寇公住,你还治了我罪呢!”结果不许。时人有语讥之:“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这就是“树木得荫,树棘得刺”吧。
  听说丁谓将要路过,寇准便派人拿一只蒸羊去迎接招待他。丁谓想见寇准,寇准拒绝不愿见。得知家里僮仆准备找丁谓报仇,寇准马上劝阻,并关上门不准家人出去,等丁谓走远了,才让开门。寇公如此以德报怨,度量何其宽宏!丁谓若良知未泯,也该有所歉咎的吧?
  丁谓刚到崖城,朝廷又传旨,命拘之于荒僻远人烟之处。郡守就在南山铺之东建茅屋几间来安置他,后人名之相公亭。
  初到崖州,丁谓曾赋诗一首:
  今到崖州事可嗟,
  梦中常得在京华。
  程途何啻一万里,
  户口都无二百家。
  夜听孤猿啼远树,
  晓看潮浪瘴烟斜。
  吏人不见中朝礼,
  麋鹿时时到县衙。
  这当然是彼时崖州开发之始荒凉萧条状况的纪实,亦是作者其时落寞凄苦心境的写照。去国离家,往昔的尊宠荣华,与时下的满目苍凉是极大的反差。身陷此境,一个情操卑下的人是不可能随遇而安泰然处之的。其“可嗟”,是可以理解的。
  一次闲聊,丁谓忽问客人:“天下州郡,哪个最大?”客人说:“当然是京城最大了。”丁谓说:“不对。朝廷宰相来任崖州司户,可见崖州最大才是。”客人听了,为丁谓的机敏婉妙叫绝。其实,这一近乎荒谬的“黑色幽默”,表达的却是谐戏者心头难言的怨艾和酸楚。
  丁谓毕竟没有淡化重作丹墀客的欲念,也深晓伏蠖屈伸之妙。他在崖州城东南三里处,修筑一座亭子,叫“怀远亭”。亭基高丈许,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平台。亭前有塘数亩,林峦环秀。丁谓每次夜游,总要在台上瞻拜星斗,占候星象云气,观测吉凶的预兆。此塘因之得名“望天塘”。
  据说“丁谓在崖州三年,教人读书为文,营造屋宇。自为一楼,焚香读书其上,专心浮屠因果之说”。这有可能。丁谓虽急于超脱苦海,无奈尘缘未了,不能真正的皈依佛门,也许只是读读佛经聊以自娱罢了。不过,对于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的因果报应之说,他该是有切身体会的。“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梦幻泡影,知既往之本无;地水火风,悟本来之不有。”看他这些诗词文句,倒是颇有点禅机佛理的味道了。
  史志皆说,丁谓很机敏有智谋,善诗,是通晓图画博弈音律的才子。如他从琼北往琼南时作的《途中盛暑》,就颇为真切自然:“山木无阴驿路长,海风吹热透蕉裳。渴思西汉金茎露,困忆南朝石步廊。江上纶竿输散诞,林间冠鶡负清凉。下程欲选披襟处,满眼赭桐兼佛桑。”时人诗话称许他的文字“虽老不衰”。丁谓的知识水准确实很高,然而知识水准不等于智慧水准,更不等于灵性水准。说到底,还是小聪明多,大智慧少。不过,丁谓最终还是凭他的小聪明得以北徙而离开崖州的。
  据说丁谓谪居崖城时,结识一位商人,就给他数百缗钱,帮助他发展生意。过了很久,丁谓也不查问营利的事。商人疑惑不解,想报答恩人,就对丁谓说,相公若用得着我,我即使冒死也愿为您效劳。丁谓预计南京春宴时,与他有交情的一位中使定为座上宾。于是写了一篇向皇上求情免罪乞返京城的奏章,封作书信。指使商人必须在开宴之日赶到,把内装奏章的书信投送上去。商人依计而行。奏章果然送达中使。经中使呈递,丁谓之计终于成功,得以量移光州。《宋史纪事本末》说他,“憸狡过人”,诚不诬也。
  也有稗史如是说:“南海有飞鸟,自空中遗粪于舟,秽不可闻。丁晋公之贬崖,鸟虽翔而粪不污。至崖,尽纵所乘牛马于山林间数年。一夕皆集,无遗者。”如此这般,丁谓则又成了一个神异之人了。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丁谓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