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所谓伊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85
颗粒名称:
所谓伊人
分类号:
TS103.1
页数:
7
页码:
85-91
摘要:
本文记述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纺织技术革新家,她革新了棉纺织技术,推广了先进的纺织工具和织物图案,为中国的纺织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陶宗仪的笔记入手,探讨了黄道婆的技术革新和她的影响,同时也对一些关于黄道婆的传闻进行了辨正。
关键词:
崖城
黄道婆
纺织技术
内容
匹妇而为百世德,一技而为天下利——黄道婆当之无愧矣。
伊人事迹始见于陶宗仪的笔记体著作《辍耕录》。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元末明初人。原籍浙江黄岩,工诗文,曾客居松江,躬耕田园。传说他于稼穑间,每见闻时事思有所得,即暂辍耕作,书录下来,贮入一瓦盎中。数年之后,整理成书,名之《辍耕录》。书的内容主要述录元代典章、掌故、文物、舆地、社会事件等。其书卷二十四关于黄道婆的记载,仅二百余字。为了方便阅读,兹译为现代汉语如下:
福建广东多种木棉(棉花),人们把它纺织成布,叫做吉贝。松江府东去五十多里的地方,叫乌泥泾。那里的田地板结而贫瘠,百姓衣食困乏。于是打算种植棉花来谋生,就从福建广东引进了棉种来种植。当初没有轧棉籽的踏车(搅车)和弹棉花的椎弓(绳弦大弓及椎子)之类的工具,加工棉花一概用手剖开棉朵除去棉籽,然后用一种线弦小弓在桌面上把棉絮振弹松匀,卷成小筒以便就纺。这种工作很艰难。国(元)朝初年,有一位名叫黄道婆的妇女从崖州来,才教人们使用轧棉、弹棉、纺纱、织布的新式工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工艺,自有一套技法。所以织成的被、褥、带、帨等种种物品,上面各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图案,色彩鲜明艳丽如画。人们得到她的指教后,纷纷都来种棉纺织,把产品销售到了别的郡县。一年之后,这里的人就富裕起来了。不久,妇人去世。人们莫不感恩戴德,悲泣着共同安葬了她。并且为她建立祠堂,逢年过节祭祀她。过了三十年,祠堂毁坏,乡里人赵愚轩又重新修建。如今祠堂又毁坏了,没有人为之重建,黄道婆的英名渐渐泯灭无闻了。
陶宗仪这则笔记,简明平实地记述了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并推广先进技术造福乡里的业绩。虽然伊人身世及其革新的工具不得其详,但是唯其如此,则更为可信。因为陶作笔记之时,黄道婆已故去至少三十多年,毕竟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作者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正是信史本色。因此后人评述黄道婆,大多征引这则史料作为根据。
陶文中有句“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十余字而已,则为吾乡人所津津乐道。因为此“崖州”即吾乡崖城也。原来一代女杰与吾乡有着这么一段因缘,难怪乡人莫不引以为荣。此乃人之常情,不无雅意。然而,有位老先生根据“自崖州来”一语,即作出黄道婆为崖州人氏的论断,似是而非,殊难服人。更有甚者,有人竟随意编造“传说”“民歌”,胡诌“崖州织女”云云,自是不足为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曾针对诸如此类任意编造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破坏民间文化自然面貌的现象痛加斥责:“这是给我们的民间文化挖掘坟墓!”
攀附之嫌,俗人难免,也无可厚非;而事关史实的虚辞妄说,则不可不辨,以正视听。黄道婆曾经在崖城居留,这已是学界共识,无庸置疑。今人费解的是,关于黄道婆的信息,《崖州志》和《正德琼台志》都只在末卷转载陶宗仪的那则笔记,此外再无别的片言只字。伊人在崖城的行迹,民间也并无传说。其实说来本亦在情理之中:其时伊人不过漂泊天涯的一介村妇,有何值得时人特别关注的呢?至于前些年突然冒出的关于伊人婚姻际遇的“民间故事”,则纯属杜撰;这显然是出于对王逢诗句的荒唐解读。
王逢,江阴人,生于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元至正壬寅年(公元1362年)隐居乌泥泾时值重修黄道婆祠,应征作《黄道婆祠诗(并)序》(载《梧溪集》卷三)。序云:“黄道婆,松之乌泥泾人。少沦落崖州。元贞间,始遇海舶以归。躬纺木棉花,织崖州被自给。教他姓妇,不少倦。未几,更被乌泾,名天下,仰食者千余家……。”非常明显,王逢诗序所述黄道婆身世,比陶宗仪的笔记具体详细许多。而王逢作诗序是在陶宗仪作笔记之后三十余年,这时距“元贞间”也已过了六十七年。王逢是在“元贞间”之后二十四年才出生的。这就令人有点不可思议,是陶宗仪先前笔记失之粗疏,还是王逢后来所序源于齐东野语?是耶非耶,已无从查考,姑且存而不论。在此仅就王逢之诗被曲解而衍生出的荒谬“传说”略作辩正。
王逢《黄道婆祠诗》云:
前闻黄四娘,后称宋五嫂。
道婆异流辈,不肯崖州老。
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归,千柚(轴)乌泾夺天造。
……
所谓崖城“民间传说”便是对此诗首句的穿凿附会,胡说什么黄道婆先是叫黄四娘,后来嫁了崖城宋五爹而改称宋五嫂,云云。殊不知此乃诗的起兴,诗人是借人们以前传闻的黄四娘和后来称道的宋五嫂来衬托黄道婆;黄四娘宋五嫂者,即黄道婆所“异”于的“流辈”。如此而已,语意十分显豁明白,不知何以会产生那么离谱的误解,真是匪夷所思。至于黄四娘宋五嫂何许人也,虽然难于稽考,但他们无疑是那时颇有名气的女流,且是因为有某种特殊的绝妙技艺而为时人称道。例如南宋时杭州就有个宋五嫂以善于烹制鱼羹而闻名。传说宋高宗还曾经慕名前往品尝。据说今之杭州名菜赛蟹羹即当年的宋嫂鱼羹。曾记得今人杨无恙有诗云:“绝似西湖宋五嫂,红鲈揎袖煮鱼羹。”
那么,“道婆异流辈”,所异者何?王逢诗云:“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这就点明了黄道婆不同于彼时颇负盛名的“流辈”之处,在于她无私传授棉纺织技艺以造福乡里,而不是“莫把金针度与人”以垄断营利。七百年来,人们一直纪念黄道婆,最根本的是,因为她无私奉献泽被苍生的人格品质超越了时代而千古不朽。也就是说,黄道婆的伟大,不仅在其能,而且在其德。
当然,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推广棉纺织技术的业绩,在科技发展史上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尽管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黄道婆当年先进的工具技术已经没有实用价值,但其历史作用已永载史册,不可磨灭。至于黄道婆改进的棉纺织工具是不是后来王祯《农书》所载的那些样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黄道婆至少是改进了当地的制棉工具。使之更加完备,并总结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艺技术,使人有章法可循,这则是毫无疑问的。
我国古代的棉纺技术师承于麻纺。麻纺悠久的历史使其机具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先进的麻纺机未必适用于棉纺。因为麻是韧皮纤维,拉力强;所谓纺,主要是加捻而已。而棉花纤维较短,拉力小——古代的棉花品种纤维比今天的棉花纤维更短——所以棉纺的过程中,不仅要加捻,更主要的是要牵伸。这才是由麻纺向棉纺的技术转化之关键所在。
有论者称,黄道婆在棉纺技术方面的贡献之一,是把原来只能纺一根棉纱的单锭手摇纺车,改造成为能够同时纺三根棉纱的三锭式脚踏纺车。这似乎没有确凿的史料依据。为了提高棉纺效率,是必须把纺车由单锭改为多锭,同时还必须改手摇为脚踏,以解放右手,便于帮左手理纱。可是多锭车的操作劳动强度也相应增大,需要壮劳力才能胜任。而中国古代农家一般是男耕女织,且是老幼纺纱,青壮织布。这就是三锭脚踏纺车未能全面推广的一个障碍。有史料表明,三锭脚踏纺车所能提高的工作效率有限,锭数增加二倍,纺纱量却不能按比例增加,因此当年在松江也只是很少人家使用。
而说到13世纪中国的棉织技术,更是直接得益于丝织工艺。我国中原地区的丝织工艺早在汉唐时就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丝织机的构造原理和工艺技术,用于织棉布的投梭机绰绰有余。而且棉织比丝织要容易。丝织用经线一般在5000根以上到17000根,而棉织则最宽幅用经线也不过1200根而已。有人说黄道婆把海南黎族织棉技术传到松江,很是含糊其辞。关于海南黎族之棉织,南宋赵汝适《诸番志》记道:“女工纺织,得中土绮彩,拆取色丝,加木棉,挑织为单幕。又纯织木棉吉贝为布。”其织作工艺技术如何,则不得而知。而目前学界多认为,海南黎族手工织棉布,从古至今一直使用的是如同半坡氏族先民所用的原始腰机。其“织布法”,清人张庆长在《黎歧见闻》一书中写道:“复其经之两端,各用小圆木一条贯之,长出布阔外,一端以绳系圆木,而围于腰间,以双足踏圆木而两旁伸之,于是加纬焉,以渐移其圆木而成匹,其亦自有匠心也。”如此简陋的“围腰踞织式”工具安能与中原的投梭机匹比。
然而,说黄道婆学习黎族织布技艺或许并非尽是耳食之言。原始腰机织布效率虽然很低,但是黎族人却用这种简单的工具,错纱配色,织造出了绚丽多彩的黎锦。翻阅有关史志,便可看到这样的记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织成人物花鸟诗字,浓丽灿烂”。(《广州府志》)“崖州组织锦线如布帛状,绣人物花鸟其上。”(《广东新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还亲眼目睹崖城黎族妇女用原始腰机错纱配色织造筒裙。其技艺之精湛,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知,诚如陶宗仪所记,黄道婆教以乌泥泾乡亲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这般技艺或许便是在吾乡崖城所习得。
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海南黎人以弓为长技。黎弓以木或竹,而弦以藤”。清人屈大钧的《广东新语》也有类似的记载:黎人“男子弓不离手,以藤为之,藤生成如弓,两端有弓梢,可挂弦,弦亦以藤”。“其弓重二百余斤”。“重”者,拉力也。二百余斤的拉力,何其强劲的大弓!黄道婆居留崖城多年,应有机会见过如此大弓。那么,后来她把乌泥泾原先所用的以手拨振弹棉花的“线弦竹弧”小弓,改造成以锤击弹振而弹力强劲的绳弦大弓,其灵感是否即来自曾见过的黎族超级大弓呢?由强大弓矢这一武器的启迪而改造出高效率的弹棉工具,窃以为,这不无可能。王祯《农书》关于14世纪初年出现的四尺大弓这样描述:“以竹为之,长可四尺许,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劲,控以绳弦。用弹棉英,如弹毡毛法,务使结者开,实者虚”。这种大弓应该就是经黄道婆所改造后而流行起来的。
黄道婆在吾乡崖城的足迹,已湮没在茫茫的历史烟尘中。我所能寻觅到的,仅是这依稀可辨的一二印痕。我不敢奢望得到更多了。
人们世代景仰感恩戴德的,与其说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技术专家,不如说是一位品德高尚博爱善良的济世仁者。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的历史贡献不能抹煞也不必虚夸。不要有意无意地把她比附成当今从海外学成带着先进科学技术归来的海归派。有如万里长城虽然并非是宇航员在太空上可以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类建筑工程,但它依然是雄伟盖世的工程。黄道婆的光辉形象早已在人们心目中定格,不须再煞费苦心地编排那些庸俗的戏剧性传奇情节来画蛇添足。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此言之“道”,就是方法技艺。“道”之词义多矣。为何黄道婆之“道”就得强解为道教之道呢?古籍中称“道婆”者多的是,如佛典《五灯会元》就有“金陵俞道婆……市油糍为业”。据一个“道”字,就分派黄道婆入道观当道姑,岂有此理!假作真来真亦假。即使善意的粉饰也会适得其反。对于先贤,还是要心存几分虔诚的敬意,少作一点无稽无聊的戏说。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陶宗仪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城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