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节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81
颗粒名称: 旧时节日
分类号: K892.15
页数: 9
页码: 63-71
摘要: 本文记述节日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时间符号,凝结着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系列源于农时节令、祭祀、神话以及社群娱乐等民间习俗的传统节日。吾乡崖城虽然僻处琼岛南端,其先民则多来自闽粤及中原各地,当然与中华主流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但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吾乡民俗与大陆各地或许大同而有小异。吾乡旧时节日很多流传至今,也有一些风俗则已嬗变或迷失。
关键词: 传统节日 崖城 历史文化

内容

节日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时间符号,凝结着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系列源于农时节令、祭祀、神话以及社群娱乐等民间习俗的传统节日。吾乡崖城虽然僻处琼岛南端,其先民则多来自闽粤及中原各地,当然与中华主流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但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吾乡民俗与大陆各地或许大同而有小异。吾乡旧时节日很多流传至今,也有一些风俗则已嬗变或迷失。
  一
  元旦以爆竹开年,内外称贺,酌酒相庆。初三日,书帖,钉赤口于门,谓之禁口。八日,城中迎神赛会,谓之妆军。远近男妇,入城聚观。三日方止。(《崖州志》)
  古代所称“元旦”,即今之春节。春节是一岁之首。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当其时也,春气萌动,万象更新。在这一年复始的时节,自耕小农们称贺什么?无非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元旦所酌,则是屠苏酒,据说饮之可以除疬疫,而且这屠苏之饮还特有讲究。平时阖家聚饮,尊卑有序,先老后少,但初一饮屠苏酒,却反其道而行之,先少后老。其说道是,新春开元,少年得岁老年失岁,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少年身上,所以老者让少年为先。苏东坡有诗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而所谓“钉赤口”,乃一种古老的巫术,与《正德琼台志》所记相同。元人《岁时广记》云:“今日端五日多写赤口字贴壁上,以竹钉钉其口中,云断口舌。不知起于何代。”此举显然意在禁绝口舌是非,免除流言祸害。古人未必知道“病从口入”,但确实已注意到“祸从口出”并严厉治之,以求在新的一年中和谐吉利。所谓“迎神赛会”,就是用仪仗、萧鼓、杂戏迎神,给神还愿,酬谢神灵的护佑。赛者,酬也。白居易有诗云:“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赛神活动多是由军士来妆扮表演,所以“谓之妆军”。
  二
  元宵前后,都里迎神张灯,扮演故事,谓之迎灯。自元日至此,昼打秋千,夜放天灯。或扮狮子麒麟为戏。(《崖州志》)
  正月十五元宵节,《正德琼台志》的记述很是丰富多彩。元宵花灯,更是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如“鳌山灯”矗立在大街上,以“松竹叶结蓬,缀灯于上”;“走马灯”就是“剪纸为人马,树于灯内团走”;猜谜灯则是“题写诸经书典故、鸟兽花木类,暗蓄事义,作为诗词,粘于方纸灯笼中,唱采揭之”;还有各种纱灯、篾丝灯、梅花灯、媳妇莲花灯等等。打秋千也颇有讲究。“城乡俱作秋千,用四木两分相叉为架,高而下垂者为女秋;二木如柱,两孔横架,短而翻转者为男秋。”好吃的是,“以糯米搓丸,小者煮浸糖水,大者裹以蔗糖,名元宵丸。”最热闹的要数舞狮。古人相信狮子有驱邪镇恶之功、吉祥安康之意,每逢喜庆多要舞狮。一般是两人合扮一大狮子,一人独扮小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持绣球作引导,表演开拳踢打,引逗狮子伴随鼓乐节奏俯仰翻腾。据老辈人说,吾乡早先多演南派文狮,后来也演北派武狮。文者重在表情,突出狮子的温顺可爱,动作诙谐细腻,多为搔痒、打滚、舐毛、相偎相依等。武者动作勇猛,幅度大,力度强,多作跳跃、跌扑、腾转等,突出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劲。
  莫名其妙的是,不知始于何时,吾乡崖城乃至海南各地,竟把正月十五当作“小年”,而真正的“小年”却已迷失。“小年”自有其节,何劳元宵代之!
  三
  三月清明,诣先人茔墓,剪除荆棘,设祭,焚挂纸钱,谓之拜扫。(《崖州志》)
  春分过后是清明,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因此得名。清明上坟,就是给祖先亲人坟茔添土上供,以示怀念。在古人心目中,墓乃祖宗体魄所藏,子孙思祖不可见,见所藏之处,即如见到祖宗一般。所以清明墓祭,也是爱亲、思亲、孝亲伦理意识的延伸,是慎终追远观念的表现。《正德琼台志》还有“清明插柳,妇人簪榴花”之说。古人清明扫墓归来,常折柳栽插,采花簪发。据说此俗最初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后来演变成为纪年祈寿或预报天气的一种仪式。有谚语:“戴个花,活百八;插个柳,活百九。”
  四
  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祖先,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门观竞渡。儿童放各种纸鸢,角高下。(《崖州志》)
  端午即月之初五日,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便谓之端午。古时五月多雨潮湿,瘟疫滋蔓。谚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为防疫避毒,先民采取种种措施。如把“五毒”图象贴到门口以示抗御。又如“五月到,戴艾蒿”,即把艾草做成人形戴在身上。或者把艾草直接和菖蒲一同悬挂在大门上。古人相信艾草能祛百毒,称之为“艾虎”,而菖蒲形状似剑,俗称蒲剑,可镇妖邪。南朝人《荆楚岁时记》云:“端午节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避瘟气。”《正德琼台志》所记更详细:“男妇系香袋,儿女彩绦缠臂;涂雄黄,饮菖阳,带艾悬门;采百般花草相斗以较输赢。”“菖阳”是菖蒲的别称。大人饮菖蒲酒,儿童则用雄黄浸酒来涂抹在前额和鼻子耳朵上。又有用红布缝扎成小巧玲珑的香袋,内装雄黄、苍术、香药等,让儿童佩在身上以驱毒虫散浊气。小时候,我们就曾佩带过这种“护身符”。稍长大了些,就早早跑到宁远河边去抢先洗龙头水,然后回家吃粽裹,再到港门龙公庙前酸豆树下看跑龙船。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是古代信仰龙图腾的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则是后人附会上去的次生意义。不知是否如此。现如今,划龙舟似乎已是一种纯粹的体育竞技了。
  (其间七月十四寒衣节等,已专文述及,于此不赘。)
  五
  中秋、冬至,不以为重。九月九日亦有携酒登高者。(《崖州志》)
  或许是世易时移清季动荡的缘故吧,其时节庆如此冷清。明朝时候的情形则是:“中秋玩月,城市以面为饼,名团圆饼。城落俱煮天南星(一种芋头)剥食,曰剥鬼皮。小儿于时引蜻蜓。重阳,士夫携酒登高。”“冬至,亦相拜贺。”(《正德琼台志》)八月十五月圆如镜,民间吃月饼以祈团圆吉利。赏月与祭月习俗自古已然。冬至,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史记·律书》)冬天到了,春天即将随之而来。杜甫诗句“冬至阳生春又来”说的就是。冬至祭祖庆贺必不可少,只是近代已淡化了。崖城民谚云:“饿年不饿冬,饿冬米缸空。”“人穷不穷公,买个猪头祭阿公(祖宗)。”可知吾乡对冬至节庆之看重。
  六
  腊月廿三夜,以茶酒纸马送灶神。除日迎神如之。(《崖州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起,即古俗所谓“小年”。南宋文天祥诗云:“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可知古时候小年在大年前,吾乡则误传而失落到了大年后。旧俗,小年先祭灶。据说,祭供灶神的习俗由古代先民敬重火种、祭拜火神、纪念教人司火熟食的司灶者传承而来。传说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每至腊月廿三夜,就要上天禀报人世功过,除日(大年三十)晚,再奉旨返回人间赐福或降灾。民间祭供是为了讨好灶王爷,祈求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供奉以贿赂灶王爷的祭品,主要有香烛、酒肉、灶糖、灶马等。吾乡的“灶马”为木刻版印的神马图,贴在灶头上。小时候,在下曾与家藏马版的小伙伴合作印制过灶马。小32开纸,用藤菜籽汁作印刷颜料,紫红色。印好了就挨家叫卖:“卖马喽——”2分钱一幅。记得我曾挣到一大笔钱——整整5角!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中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上天欲言事。云居车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移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看古人煞有介事地奉承灶王爷,你当然觉得可笑;但你天天在什么爷的鼻息下战战兢兢,岂不更可怜?
  七
  是日(腊月三十),以竹枝扫室尘,换炉灰,送之门外,谓之送穷。日夕,置酒祀祖,辞岁。夜分,贴春联,易门神,以迎新岁。(《崖州志》)
  还是《正德琼台志》所记具体:“除日午后祀先,谓之分岁。子妇儿女辈盛陈酒馔为父母。围炉至夜,各燃火于门外(俗称烧生盒),焚辟瘟丹。放纸炮爆竹。一鼓,复设酒果迎灶君。扫污秽,以败苞破箩载之,燃灯于内,将扫尘竹帚携掷之,谓之送穷。厅房廊室俱点灯,合家共坐守,不寐,谓之守岁。夜分,挂楮币(利市钱)于门,易门神桃符春帖。画灰于道,象弓矢以射祟。”你看正德年间,如此古风盎然。“除”,乃除旧迎新的意思。一年最后一日叫“岁除”,除日晚上即“除夕”。民间“过年”,实际上就是从除日即大年三十开始,而一直延续到翌日即正月初一春节之后。“过年”包括了这么个辞旧迎新的全过程。尽管有关“年兽”的远古神话传说曾经流传,但其实“年”只是时间概念。据学者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年的字形由“禾”与“人”组成,象人在禾下收割或头顶稻禾的形状。《尔雅》云: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这说明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实用性的季节时间提示意义。当然节日祭祀还体现了祖先崇拜的神性意义。虽然这些意义在现代已日渐淡化,但时至今日,过年仍然是华人普天同庆的团圆吉祥的盛大节日。
  八
  吾乡旧时“节序所尚”,据清光绪末年重修的《崖州志》“风俗”篇中记载,均已引述于上。如此简略,让人生疑。也许一些传统节日习俗是在近代时局动乱中迷失了,以致旧志原载的好些内容已被重修者以为繁芜而删去。明朝正德年间修的《琼台志》,关于“一岁风土好尚”的记述就颇为丰富而详细。虽然所记主要是岛北府城之事,但窃以为琼岛一区,咫尺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习俗当然也会大致相同,所以间或亦引述之。
  《正德琼台志》所记“节序”,开头竟不是岁首元旦,而是“迎春日”:“府衙官盛服至于东郊迎春馆,武弁各竞办杂剧故事,会聚逞炫。俟祭艺神毕,前导城市内外老稚集于通衢,各携负幼男女,竞看土牛自河口街从西门入府。”《崖州志》在“节序”中则一字不提“迎春日”。那么吾乡崖城是否真的没有迎春之俗呢?不是。在《崖州志》“经政志一”的“节省均平各款”篇中,明确列有一项:“迎春土牛,支银二两五钱二分一厘九毫”。附注:“道光二十四年裁”。这一专项经费开支的事实,证明吾乡在道光二十四年前,是曾经有过迎春活动的。
  迎春是立春时节迎接春之神的一种古老习俗。意在警策以农为本的先民,值此春回大地之际,须及时耕作,不违农时。迎春仪式主要是祭祀“芒神”和“鞭春牛”。芒神全称“勾芒神”。在古代神话体系中,勾芒神既是主司万物萌生的春神,也是掌管一年吉凶的值岁神。历朝对迎春仪式都十分重视。清初曾由钦天监(中央天文台)每年六月按照年建干支推算测定次年春牛芒神的颜色形象,绘出标准“春牛芒神图”,颁发到各省州县,各地再按图样制作春牛与芒神的偶像。制作土牛“必备五方之色”,即牛身须按天干、地支、纳音配色。立春前一天,由大小官员将勾芒神像和土牛迎到官府准备好的彩棚里。而“鞭春牛”仪式,就是用名为“彩杖”的鞭子,象征性地驱策那头五彩斑斓的“土牛”。朝廷规定,迎春祭典一律由各级官府第一把手亲自主持。
  那么,如此郑重其事的盛典,为何在道光二十四年一下子就“裁”掉了呢?鸦片战争惨败后,清廷于1842年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次年又签《虎门条约》;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又签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西方列强就这样开始瓜分中国。明乎此,就已不言而喻:国之将亡,还有何春可迎?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城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