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老屋存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79
颗粒名称:
老屋存照
分类号:
K928.7166
页数:
5
页码:
54-58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家乡的老屋建筑风格和特点,包括老屋的构造、材料、设计等方面。文章介绍了州志中关于老屋的描述以及作者自己的印象和察访,并提到了老屋的两种制式:叠梁式和穿斗式。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老屋的采光、通风和安全问题。
关键词:
崖城
老屋
建筑
内容
吾乡崖城的老屋,我所见者据说多是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民国中期。光绪末年重修的《崖州志》在风俗篇中写道:“崖处滨海,时有飓风之虞。故公私宫室,不为高敞。贫民庐舍编柴为壁,涂之以泥,盖以茅茨,常为飓风所卷。富家营一室两房,栋柱四行。中两行嵌以薄板,余甃以砖。所构材料,选用格木,坚重细腻,最为耐久。其制,中为正室,左右为旁室,两相对向。有三合、四合之名。不尚楼阁,惟取完固而已。”当然,州志所云已是前朝情形。而据我早年的印象及后来的察访,吾乡从前的老屋虽有损毁者,但大多旧时风貌犹存。
遗存不多的“一室两房,栋柱四行”,最是别具一格,值得一说。此乃我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木构式。其构筑方法是筑台为基,台上安础立柱,柱上横置梁纵联枋,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构成梁柱系统骨架,以承重屋顶。一般横向并联的三开间,当中的明间其柱距往往较大,而左右两边的次间柱距则多递减。这种建筑立面具有两凸一凹的曲折轮廓,实用而美观。
崖城老屋的木构架有两种制式。高堂大宅多是“叠梁式”,即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置梁,梁两边并承檩,如此这般层叠加上,最后在顶层平梁中央放置脊瓜柱以承脊檩。这种制式的柱梁粗大,富丽堂皇,有如《琼州府志》所云:“柱圆径尺”,“其纹细腻,光润如拭,爇之作沉檀香气”。而一般殷实人家则多是“穿斗式”,即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只用若干穿枋相联接,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简朴的制式,省料省工也实用。去年在川北松潘城外,我还看到在建的“穿斗式”木构架民居。
至于州志所谓明间两行柱间“嵌以薄板”为壁,据我所见崖城老屋拆卸的部件,其壁板并不算薄,至少厚有1公分以上,并且“俱系格木,质坚重,钉不可入”。州志称:“俗谓木心为格,木肤为漫。漫蛀虫,格不蛀虫。”“格坚实而漫松浮,格细结润泽而漫粗疏燥涩。”可知,“格”为木之良材,不可多得也。而能够有得大量的格木以供应民居建筑之用,那当是很久很久以前物阜人稀时代的故事,20世纪之后不会多有。所以其后所建的老屋,基本上都是砖墙直接承重的结构。承重和围护的结构功能合二而一于砖墙,这无疑是一个技术进步。
记得早年吾乡的一些会馆老屋和庙宇多有高耸卓立的镬耳形封火墙。一般建筑的山墙均在坡顶的覆盖之下,唯硬山顶有伸出屋面的。吾乡民国后建的砖石结构老屋多是硬山顶。硬山顶的特点是两侧山墙将顶部的檩头全部封住,俗称封桁头。而吾乡建于前清的木构架老屋则多为悬山顶。悬山顶与硬山顶的不同之处是,屋顶各檩挑出两边山墙,上面覆盖着瓦,而在檩头上钉有搏风板,以保护脊檩和山墙体免受风雨侵蚀。这种结构尤适宜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
风水卜宅推崇“负阴抱阳”的格局。其实这是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这一宏观地理环境,屋宇建筑坐北朝南的布局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日照和通风。吾乡老屋就多是坐北朝南。但风水也得因地制宜,所以便有部分老屋因地形地势所囿而朝北或朝东者。这也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依风水之说,坐北朝南之宅叫“坎宅”,而“坎宅”以“巽门”为最吉。这就是为什么吾乡坐北朝南的老屋,几乎都开大门于宅地东南隅(巽方)的缘故。
州志称崖城民居,“有三合、四合之名”。的确,吾乡几乎有宅必有院。家家户户以房屋和围墙围绕出中庭空间,从而构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闭合单位。四合院就是在北、东、西、南四方,按一正两侧一倒座的房屋布局围成的向心内院。如此世家豪宅,吾乡从前可能也不多,所以我辈已难得一见。据说城上舒家,原先就是个四合院,可惜无缘亲睹,不得其详。三合院在吾乡则还遗存不少。一般是正屋坐北朝南,两侧厢房东西相对,其主次规则同四合院一样,体现了古代宗法制度的人伦关系。吾乡老屋较普遍的是三楹一座、一厅两室的格局。而同四合、三合院一样,也围着高高的“拦马墙”,且按照“坎宅巽户”之制,都在东南隅筑门楼。照壁则立于正南,与主屋大厅迎面遥遥相对,有的背面贴着围墙,或者干脆就“镶嵌”在围墙中,只前凸出坛座而高耸出顶部,并没有所谓作为大门内外屏障的作用,倒是成了四时节序家祭祖宗时,并祀天地神灵进荐香烛之坛位。除此一点有悖常规,吾乡老屋宅院大体上是合乎传统对人工环境私密性的要求的。其既有挡风、遮阳、隔声之功能,又不完全隔绝人与天地自然的联系。关上门楼成一统,管他东西南北风。其自给自足,凝聚归属、安全稳定之感,悠然而得。
风水还有所谓“阴阳边”的讲究,说是屋顶两坡,前面要比后面长。因此吾乡老屋多为折檐式。就是屋顶分为上脊下檐两部分,脊部屋顶坡度大于檐部屋盖坡度,形成檐部上反的折面,此即所谓折檐。如此由主屋顶与前披檐构成一个复合屋盖顶,从而延伸并提高前檐以扩大空间,也有利于排水、采光和通风。不用讳言,吾乡老屋采光、通风甚差。或许是为了安全防盗,老屋的槛窗、棂窗、支摘窗都太小,而且有的开设位置很高。
崖城民居“不尚楼阁,惟取完固而已”。州志所说的这种状况,在1927年(夏历丁卯年)那场特大洪水之后有所改变。据《三亚古今纪事》,丁卯大水后,1928年,“崖城出现第一座居民楼房”,而之前此地民居都是平房,只是公共建筑才有楼阁。1930年,“崖城东关市商家集资筑成”百米长的水泥大街道。如果记载无误则可断定,东关市大街道两边的骑楼,便是在丁卯年后才陆续修建起来的。这些骑楼前面临街的楼下,一律都留出2米多宽的走廊作为公共人行道。让行人免受日晒雨淋。这是一种极具人性化的现代文明的设计。此类颇有南洋风情的骑楼,我们在海口、广州、厦门、泉州,乃至香港的一些民国老街,还随处可见。那些大都市的老街骑楼,如今仍然多是用作商业门市。而崖城东关市的骑楼先前也是大多用于商务。银行、邮电所、税务所、照相馆、缝纫社、药材铺、百货店、副食店、五金店、小书店、消费社(饭馆、茶楼)、理发店、牙医诊所通街排列,一应俱全。有的是“前铺后居”或“下铺上居”,今始多为居住所用。
吾乡民居老屋现存状况大抵如此。那些颇具特色的老屋宅院,既迥异于北方的厚檐深院、西北的层台窑洞、西南的穿斗廊楼,也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河街架筑临水敞轩或皖赣湘闽的青瓦素墙窄巷高垣。
当然,以上所述至多只及清中叶,之前唐宋几代吾乡的民居建筑究竟如何?不得而知。曾有学者据《清明上河图》指出,宋代的建筑特征是“白墙瓦顶,露梁露柱,透开窗户”。吾乡其时若有瓦屋,或许也会大致如是。
正如州志所说,从前吾乡贫民所居多为茅屋。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崖城的茅屋才日渐消失。吾乡汉族所居茅屋为横向式金字屋,从正面檐墙开门,不同于黎族从山墙立面开门的纵向式圆拱形屋顶的船形屋。谨记以备考。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城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