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四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76
颗粒名称: 三坊四厢
分类号: K296.63
页数: 4
页码: 38-4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明朝初年崖州的坊厢制度,以及该制度下三坊四厢的名称、位置和人口情况。其中,三坊为遵道坊、日昇坊和起晨坊,四厢为东厢、西厢、南厢、北厢。各坊厢的人文情况也做了介绍,特别是出了许多贡生,说明崖州在当时人才辈出,与治化相因。
关键词: 崖州 三坊 四厢

内容

明朝初年,“因赋定役,丁夫出于田亩”。洪武十四年,诏令天下编制赋役黄册(户籍),“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在乡曰里”。其实,城坊之制由来已久,是隋唐时就形成的一种城市居民街区型制。城治的区域即为坊厢。坊乃城市中街道里巷的通称,厢则是指靠近城镇的郊区。
  据光绪末年重修本《崖州志》载,彼时崖州乡都分为三坊、四厢、十四里。
  三坊就是遵道坊、日昇坊和起晨坊。遵道坊包括城上所有居民区以及西门街。日昇坊在城下,东北城根一带至春泥塘便是。起晨坊俗称马站,就是今之起元村。不是说城里为坊吗?为何日昇坊和起晨坊却在城外?其实有说道。古代筑城为治,“城以盛民”,无论京都或郡邑,四周均须围以城垣。而一般大郡重镇则往往筑垣两重,形成城外有城的双重防卫体系,合称城郭。城者,中心内城也;郭者,外围罗城也。诸如吾乡之蕞尔小城,则只有一重城垣所围之内城。然而,尽管内城外围没有第二重城垣构成罗城,但此间依制还算是罗城,即所谓城郭之“郭”。吾乡日昇坊和起晨坊所在,正是罗城所辖之区,所以二坊还是属于罗城(郭)内。
  按古代城建规制,内城为官府衙署驻地,乃一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吾乡崖城,城上除了本州衙署及中军都司署、协标军装火药局等军事防务机关,还有学宫(孔庙)。坊名遵道,其意就是遵孔子之道。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孔子之道是彼时治国之本,时人当然要遵而行之。城上还有两个仓储极其重要,关乎民生与统治。一个是军储仓。“弘治二年知州林铎改于治东偏。岁贮秋粮,以给官吏旗军公项。”一个是常平仓。所谓常平,就是官府为调济丰歉、平准粮价而设置的仓贮。谷贱时增价籴入,贵则减价粜出。此亦为安民定邦之策也。仓后街便是因二仓所在而得名。当初城上除了卫戍驻军,遵道坊居民应多是官吏及其家属和各类公务人员以及杂役人等。如城上中街东头的轿夫铺,显然就是为官府差役而备。
  日昇坊为本城市民的主要居住区,其东门街、臭油街、打铁街就是当年崖城的商业中心。各家商贾门市、客栈、会馆、作坊均荟萃于此。东南一隅还有座鳌山书院,书声市声相闻。日昇坊之东邻、与打铁街相依的就是起晨坊。日昇起晨,二坊之名适为互文。日昇者,旭日东升也;起晨者,太阳始出之时也。这一“东方时空”,不正是二坊之所处吗?然则,起晨坊俗称马站,又其因何在?原来当初这里曾设置一个驿站,四方辐辏,往来人马皆在此歇宿,乡民以偏概全,便把驿站简称马站,此坊也因之而得此俗名。
  自从南宋末年筑城,水北州署北迁,尤其是明清两朝相继开通琼岛南北的陆路驿道后,起晨坊日渐成了本州往来交通的门户。此间驿站叫州前铺。往东路下一站为南山铺,往西路下一站为酸梅铺。所谓“铺”,就是递送公文的“递铺”,驿站之属也。州城三门,南门为仪门,只在举行重大典礼仪式时启用,平时不开放通行。仿京城之例子,西门为虎门,诸如军队出征,死囚行刑才出于西门;东门为龙门,圣旨驾到、捷报传来、迎宾送往及日常出入则皆从东门,即使西路来者,一般都要转往东门而入。明乎此,就不难理解驿站州前铺为何要设在起晨坊了。既为驿站所在,定然少不了有二三家酒肆三四间茶舍。送别的劝君更尽一杯,重逢的与尔同饮万盏。多少风流蕴藉,都已飘逝在岁月的烟云中。
  三坊以外是四厢,即东厢、西厢、南厢、北厢。东厢只一厢村,在宁远河左岸,故址大致是今之南滨农场场部偏北。此乃光绪年间北厢部分苦于水患的村民移居而成,所以又叫新乡村。西厢包括水南、白蜡根、头塘、坡头园四个村。南厢包括大疍和高山两个村。北厢位于城东北,只有官塘一个村,分上下二方,一曰“上头方”,一曰“底下方”。四厢之外又十四里,其中与崖城相邻者是保平里。其余不及。
  在从前乡土社会,士乃四民之首,一方表率。士人在朝则为官,居乡则为绅。考察三坊四厢之人文,各坊厢自是异彩纷呈。且不说南厢高山的钟芳父子,北厢官塘的王熀、林缵统,西厢水南的卢、黎、裴、容诸公;这些德隆望尊的先贤,人们已经耳熟能详。检索《崖州志》“选举志”,据并不完全的记载,明代吾乡坊厢所出贡生达102人,其中多为西厢、南厢、北厢人士。
  何谓贡生?就是明清时按规定考选府、州、县学生员(秀才)中学行皆优者,升送京师国子监肄业(就读)。“贡”之意为由地方向中央贡献人才。贡生分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五种,皆须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所以被视为正途出身。贡生在国子监肄业期满,经考试合格,便可授任州官、县官。而一些由援例捐纳资财以取得国子监生资格而入仕者,或经人保举之议叙得官者,就被视为非正经之异途出身。正途出身者自然多受重用。如水南王信卿,便“以岁贡判桂林府”,“署全州”。王公“端庄孝弟”,“设帐传经,崖士多出其门”。
  “人才与治化相因,治化隆而后贤才出。”也许正如钟芳所说的缘故,有清一代,吾乡坊厢所出贡生只有26人。当然其中也有德才兼备的俊杰颇堪圈点。如北厢岁贡林祥士,乃举人林缵统的祖父。林公“温雅详慎,接物和煦。州有公事,广集众论,部署咸宜。倡设宾兴,培植膏火,多士嘉赖。乡里有争讼,至出已赀平之”。起晨坊岁贡何仪俊,“敦厚浑朴,不事纷华。启迪后进,多所成就。兼习歧黄,全活者众。乾隆十三年,选授保昌训导,辞不就职。士论高之”。还有起晨坊拔贡何秉礼,“入都廷试,有友付五百金,托赴部查办事件。得如指而金不耗,秉礼如数纳还”。“秉礼为人廉直,处事得体,为上官所倚重,门庭如市。卒以清贫终其身。”何公书法别具一格,有“颜筋柳骨”之誉。传世作品有《还金寮序碑》、《既济亭热水池碑记》等。
  再检索《崖州志》“职官篇”,清代本州出任武职的多是日昇坊和遵道坊人士。如出任中级武职“都司”和“中军守备”的有5人,出任下级武职“营千总”和“把总”的有27人。可见吾乡坊厢既有文教举业独领风骚者,也有干戈卫民大显身手者。大概也可说是允文允武吧!
  又据《正德琼台志》载:崖州四厢、二乡、一都、十四里。可知彼时尚未设置三坊也。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