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崖城孔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75
颗粒名称:
崖城孔庙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8
页码:
30-3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崖城孔庙的历史和建筑格局,以及在清朝时期的尊荣和封建道统的等级森严。孔庙是祭祀孔子而立,自公元619年开始,唐朝开国伊始,高祖李渊便开始在京师国子监立孔庙,以此昭显儒学在王朝教化中的独尊地位。崖城孔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其大成殿是孔庙正殿,殿内正中南向奉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东西配位分别从祀颜回、子思和曾子、孟子。
关键词:
崖城
孔庙
古建筑
内容
崖城孔庙历数百年频频迁徙,忽东忽西;自公元1823年(清道光三年)迁到今址,终得“居高居阳,据有形胜”,从此安定不移。
孔庙乃为祭祀孔子而立,春秋鲁哀公十七年始建于孔子故里曲阜。公元619年,唐朝开国伊始,高祖李渊便开始在京师国子监立孔庙,以此昭显儒学在王朝教化中的独尊地位。公元739年,唐玄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改孔子庙为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诏令天下儒学都要祭祀孔子,于是从京师太学到各府、州县之学,皆一律建起文庙,即使僻处南服尽境的崖州,也概莫能外。崖城孔庙便始建于其时,自此,肇兴于南宋的崖州儒学与新立的孔庙合二而一。庙学合一,便称学宫。学宫之制有“左庙右学”或“前庙后学”。崖城学宫明伦堂伴居庙右,是为“左庙右学”。庙主学从的格局,体现了礼制的等级秩序。
崖城孔庙几度迁建,其“盛况”时人皆有所记。如明成化年间丘浚记:“今而释奠之宫,弦诵之所,与中州等。”“凡学宫规制所当有者,咸一新之。”“规模宏敞,藻绘绚耀。”清乾隆年间陈腾泗记:“重屋飞檐,轩庑列戟。泮池星门,一准中州之制。”清道光年间张岳崧记:“华而不侈,质而有文,高敞深邃,咸式于制。”凡此诸记均表明:尽管世易时移,而孔庙之修则无不遵规守制。
作为一种典型的礼制建筑,孔庙规制严明。其基本格局是以大成殿和大成门为主体建筑,东西两侧辅以庑廊配殿,与门殿共成一封闭大院。如曲阜孔庙,占地三百余亩,院落就九进,纵深千余米,其规模之宏大壮观,各州孔庙当然不可匹比,而基本格局则是大致相同的。崖州孔庙现存大成殿大成门东西庑廊等,已是浩劫之后的残骸,但昔日风貌仍可略见一斑。
大成殿是孔庙正殿,殿内正中南向奉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东西配位分别从祀颜回、子思和曾子、孟子。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意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因此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而祭祀孔子的殿堂则名之“大成殿”。大成殿里,曾悬挂有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先后为孔子庙御题的匾额。康熙所题曰“万世师表”。语出旧题葛洪《神仙传》:“老子岂非乾坤所定,万世之师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康熙借以尊崇孔子为在道德学问上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雍正所题曰“生民未有”。语出《孟子》:“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雍正以此歌颂孔子仁者无敌。乾隆所题曰“与天地参”。语出《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乾隆此即赞美孔子是可以与天地鼎立为三的圣人。
大成殿在孔庙建筑中等级最高,屋顶为重檐歇山式。歇山式建筑的山墙先垂直向下,然后向外倾斜,中间有所停歇,故名。其主要特点是除正脊和垂脊外,另有四条戗脊,俗称九脊殿。正脊前后坡是整坡,左右两坡为半坡,腰檐与庑殿顶相同。按清朝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列举,重檐歇山式等级位居第二,仅次于故宫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再看大成门,其两扇大门上的门钉数目纵横都是九。据《周易》术数之则,九为阳极之数,居于最高位,为人君所宜有。“乾卦”所谓“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即喻指“九五”为人君象征。孔庙大成门上之“九”数,便显示了孔子几乎与帝王同享有“九五之尊”。而两侧从祀其余“先贤先儒”的东庑西庑,可就相形见陋了。于此可知孔子在那个时代的尊荣显贵和封建道统的等级森严。
大成殿前是佾台,青砖铺就,百多平方。祭祀孔子时须载歌载舞,这便是佾舞之台。佾为乐舞的行列。原先文庙祭祀孔子为中祀,按王侯待遇规格用六佾。六佾是六行,六人为一行,六六三十六人。光绪三十三年,祭祀孔子升格为大祀,改用八佾,八八六十四人。这种规格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待遇。
佾舞所用乐器,有楹鼓、应鼓、编钟、编磬、琴、瑟、萧、笛、笙、埙等,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奏演乐舞的人员叫佾舞生,由童生担任。文舞生执羽旌舞蹈,武舞生执干戚舞蹈。“随歌声逐字而舞。其行立拜跪,辞受取与,左萦右拂,进退朝揖,俱欲肃雍俨恪,动容周旋,无不中礼焉。”
据《大清会典》,文庙每年分别在仲春二月和仲秋初四日举行祭祀,是为“春秋丁祭”。主祭官由知州担任。
开祭前一天,主祭祀官率领各位陪祭官员,一齐来到庙前阶下,行一跪三叩首礼。然后教官负责检查祭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是“省牲”,即察看将用作祭品的牛、羊、猪。再是“涤器”,即督察祭器的洗涤。祭器皆遵依古制。酒器有青铜爵、青铜云雷尊、青铜象尊、青铜牺尊。还有盛荐各种祭品的笾、豆、俎等。
开祭之日,凡参加祭祀的各位官员,身着朝服,于黎明时分集中,一起进入两旁庙门,依序列队肃立。辅助施行礼仪的赞引官领主祭官去盥洗,再领他到大成殿前台阶下肃立。典礼司仪唱诵:“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陪祭官、分献官各就位。”赞引官引导各色人等各就其位。主祭官就祭拜位,肃立。分献各官跟随其后肃立。
祭祀开始,司仪唱诵:“迎神,奏迎神乐。”乐队奏乐。乐曲为《咸平之章》,乐生和曲而歌:“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赞引官引导主祭官及陪祭、分献各官员循序行三跪九叩首礼。礼毕起立。奏乐休止。司仪唱诵:“奠帛,行初献礼,举初献乐。”乐队奏乐。乐曲为《宁平之章》,乐生和曲而歌:“予怀明德,玉振金声。生民未有,展也大成。……”舞生演羽龠之舞。接下“亚献”、“终献”,仪式如前。
以上为“前奏”,下面进入“主题”。赞引官宣诵“升坛”,引导诸承祭官由东阶而上经左门进入大成殿。赞引官宣诵“诣至圣先师孔子位前。”主祭官就位肃立。赞引官引导主祭官行一跪一叩首礼。赞引官宣诵“献帛”,执帛官捧帛跪进,主祭官接帛,拱手肃立,献毕。赞引官宣诵“献爵”,执爵官捧爵跪进,主祭官接爵,拱手肃立,献毕。行一跪一叩首礼。肃立。
随后是致祈祷之辞。赞引官宣诵“诣读祝位”,主祭官就位肃立。读祝官到祝案前,一跪三叩首,然后捧祝版立于案桌左侧。奏乐休止。赞引官引导主祭陪祭各官和读祝官下跪。读祝官宣读祝文。读毕,捧祝版到正位前案上,跪礼,安祝版到帛匣内,然后三叩首,退下。赞引官引导主祭、陪祭各官行三叩首礼。礼毕肃立。先师孔子之祭,到此为止。之后是从祭东西配、东西哲、东西庑的“先贤先儒”。礼仪规格依次而降。礼节繁冗,恕不赘述。
现代人确实难于理解,古人祭祀孔子的礼乐仪文为何那么不厌其烦。其实那些细致繁琐的程序、动作,那些规范刻板的音乐、舞蹈,都是为了强化对一个神圣偶像的崇拜情感。社会学研究表明,人是一种社会记忆的存在。循礼就是以纪念仪式来保持社会记忆。纪念仪式有意识形态功能,具有传递性和心理渗透性。仪式在社会记忆中的作用,就在于它为现实社会提供正当性和社群认同,使社会进入倡导者所需的规范之中。孔子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圣人”,正如祭文所称:“先师孔子,教范古今,德弥宇宙”。如此“万世师表”,其备受尊崇的意义及祭孔的仪式的社会功能自是不言而喻。
当然,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政治思想、伦理文化,仅凭孔庙的祭祀以彰显独尊远是不够,还得靠儒学的教化以倡导推行。所以,在礼制上“庙”“学”有别,而在社会功能上二者则是相辅相成的。
崖城学宫,现存者多为“庙”之所属,而“学”的设施已毁灭殆尽。仅存的有个泮池,过大成门即是。泮池只是古代学校一种象征性的装饰小品,无所实用。据《诗经·鲁颂》“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说是周朝诸侯学校前有半圆形池,名曰泮水,学校因此称泮宫。后代各地学校为示崇古尚贤,便沿用其制,于是学校也多称泮宫。明清科举制度,凡童生经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就读为生员,须入学宫礼拜孔子,拜见教官,入学也便称为入泮、游泮、采芹。以“遨游于泮水之上,去采摘那里的水芹”之诗意,来形容读书人跨进了学术的殿堂。
儒学的主要设施是明伦堂,位于孔庙右侧,20世纪60~70年代曾作崖城大队队部,今已无存。明伦堂犹如今之教室、讲堂。孟子曾说,儒学的功能,“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是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指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便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明伦堂之名,揭橥儒家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阐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以及相关的行为准则。
明伦堂左侧原置有一卧碑,上刊朝廷颁布的在学生员必须遵守的训令条文,俗称“学规”。卧碑今已无存,碑文则见于《崖州志》,为“顺治九年钦定”。条文内容大致有两方面:一是钳制思想自由的告诫,如“不许生员上书陈言”,“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不许妄行刊刻所作文字”等。一是修身进取的劝勉,如“当学为忠臣清官”,“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为学当尊敬先生”等。还有条文训导:“生员不可干求官长,结交势要,希图进身”。“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做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显而易见,儒学也讲“德育”,也注重“素质教育”,不尽是科举的“应试教育”。孔子并非只是鼓励人去追求功名利禄。
在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历史文化高级研修班”上,北大历史学教授楼宇烈先生举例说到,通常把“学而优则仕”理解为“学习好了就能做官”,这是荒谬的。《论语》中原文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照此解释,上句就可以译为“官做好了就能学习”。显然不通。古汉语中,“优”,也解作“有余”,“仕”也与“事”通,解作“做事”。所以,子夏说的这句话,本意应该是“做事有空闲就学习,学习有空闲就做事”。而我们却一直斥之为“读书做官论”,真是莫大的误解。我们对传统文化诸如此类的误解,何其多也!
崖城学宫还值得一说且有遗址可考的是尊经阁。据《崖州志》,此阁道光三年始建于大成殿背后,同治十一年移到文明门上,后又因其“高耸”“不宜”而“拆卸”。大殿后面的阁址,改建崇圣祠。高高的台基,约有三尺。20世纪60年代末,崖城小学用作教师宿舍。记得一位姓郑的老师曾在那祠里住过。
尊经阁是旧时学宫藏书的地方,也就是儒学的图书馆。儒家以“经”为重,故称尊经。据州志记载,尊经阁里的确曾经贮书颇丰,除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还有《国语》、《国策》、《左传》等史书以及《唐宋文醇》、《唐宋诗醇》、《琼州府志》、《文庙乐谱》等。十分遗憾,这些藏书早就佚失无影。
《崖州志》关于学宫的记载还提及棂星门、魁星楼等,但语焉不详,其故址有待查考。棂星门本多筑于祭天的坛庙等地方,象征上天的入口处,移用于孔庙,即以示尊天者尊孔。魁星楼则为奉祀主持文运科名的魁星而设,内供魁星牌位。魁星即奎星的俗称,乃天文学上二十八宿之一。其排列屈曲相钩,似文字的笔画,故有“奎主文章”的说法。魁星被奉为文章之府,其神像为一鬼立于鳌头之上,向后举一足,一手捧斗,一手执笔,象征着圈点金榜题名的士子的姓名。民间以“奎星点斗,独占鳌头”来比喻科场顺利,榜上有名。筑楼奉祀只为祈求魁星保佑赶考学子获得科举功名。然则,“涵濡圣化”的“夫子之堂”也未能免俗了。
公元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廷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遂废。而祭孔依然,且升格大祀,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砸烂孔家店”,方才休止。据何擎国先生调查报告,民国初年,崖城学宫曾改设“民众教育馆”,孔庙的祭器乐器等文物保存馆内。日寇侵崖时,为避免敌机轰炸,孔庙文物又转运到乐东抱温村,所有铜器铁器全被熔化,用于制造子弹炸弹,其他文物后来下落不明。20世纪60年代中,“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崖城也未能幸免,于是孔庙首当其冲,又遭一劫。
在五四运动中,当孔子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李大钊先生曾这样写道:“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时代之道德。”“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王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自然的伦理与孔子》)李大钊先生对孔子的这番评价,时过近百年,今天看来还是比较公允的。孔子的确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孔庙作为一种历史文物,也应该得到妥善的保护。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城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