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疍故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城从前》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573
颗粒名称: 大疍故港
分类号: K296.63
页数: 5
页码: 17-21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海南的大疍港的历史记载和港口的发展历程。大疍港位于宁远河入海口处,是几个世纪里亚欧非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航线。在宋朝时期,大疍港已经形成,并且有商人、官员等在此停留。元明时期,大量移民、商人等来到这里,使得大疍港日渐昌盛。大疍港附近有天妃庙和五邑会馆等建筑,反映了当地商业的繁荣和市舶的兴旺。
关键词: 大疍故港 港口 历史

内容

“郡治之南有海口驿,商人舣舟其下,前有小亭,为迎送之所。”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如是说。此处讲的“郡治”,便是吾乡崖城,其时为吉阳军治所。这是我所见到的有关大疍港的最早的历史记载。
  赵汝适于南宋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以散朝大夫提举福建市舶兼泉州市舶。其掌管泉州“海关”,负责管理往来舶商,征收舶税等民间内外贸易事务。当时的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樯帆林立,十分繁荣。赵汝适居其要津,自然见多识广,所著《诸蕃志》中有关海南岛的地理交通、社会经济状况的记载颇为详细。他虽然未曾到过海南,只是间接得知,但关于吾乡“海口驿”的记述如此具体,很是可信。
  所谓“海口驿”,当是位于宁远河入海口处的驿站。此间设置专供传递公文、转运官物的驿使和往来官员途中歇宿的驿站,说明那时这里是一方出入的门户、交通的要道。《诸蕃志》上还写道:吉阳军与“琼管(岛北琼州府,彼时改为琼管安抚都监)虽有陆路可通,然隔越生黎之峒”,往来者多“再涉海而后至”。此上下文可互为印证。至于“商人舣舟其下”(“舣”者,停船靠岸之谓也),则反映了此港当年商贸活动繁荣的情况。那个时期,来来往往的商船究竟都装运了些什么东西,《诸蕃志》也有记述:此“地多荒田,所种粳糯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故俗以贸香为业。土产沉香、蓬莱香、鹧鸪香、笺香、丁香、槟榔、椰子、吉贝、苎麻、楮皮、赤白藤、花缦、黎幙、青桂木、花梨木、海梅脂、桂枝菜、海漆、荜拔、高良姜、鱼鳔、黄蜡、石蟹之属。其货多出于黎峒,省民以铁、盐、鱼、米转博,与商贾贸易。泉舶以酒、米、面粉、纱、绢、漆器、瓷器等为货。岁杪或正月发舟,五六月间回舶,若载鲜槟榔搀先,则四月至。”赵汝适虽然只是泛说琼岛概况,但所述及者,吾乡崖城最具有典型性。
  其实早在唐朝天宝初年,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而漂流到宁远河口泊岸时,就有“其经纪人”到郡里报告。表明这里已有商人(经纪人)居住,只是不知是否已形成港口的规模?而公元1080年,琼管体量安抚朱初平给朝廷的《奏议》中就曾说到“海北客舟载米”来此间的事。(详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由此可知,至少在公元11世纪,此港已经形成。
  “崖居南陲,远接诸蕃”。大疍港正位于连通亚欧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有宋一代以至元明,几个世纪里,不知有多少远航的船舶由此过往,他们或许曾经在此停泊以补给淡水食品,或许曾经在此“寄碇”以避台风。虽然在史籍上没有看到明文的记载,但想来是不无可能的。
  宋末元初,东南沿海以至中原移民,或谋生计,或避战祸,纷至沓来。人流物流一时大增,港口自然日渐昌盛。来自闽广的水上居民疍家人聚居海滨,自成一大一小两个疍村。而大疍村紧傍港湾,其港因此得名。疍家人以渔为业,港口于是又成了渔港。元人王仕熙有诗为证:“客来疍浦寻蓑笠,黄篾穿鱼酒正浓。”河流入海处谓之“浦”,“疍浦”云云,可知疍人居之。疍村左邻是番坊。番人则是穆斯林,据说从海外番国漂泊而来。八方来者,教俗殊异,却均能相安无事,且各得其所。久而久之,皆定居下来,反客为主。这个港湾真有能容之量,可谓一方“乐郊”。
  时至明朝,朱元璋开国之初实行“海禁”之策,“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敢有私下出番互市者必施之重法”,以图肃清在沿海岛屿活动的方国珍、张士诚残部,并防御倭寇的侵扰。此举用心良苦,亦殃及了池鱼。然而,“番舶以禁严而不来”,“私舶以禁弛而转多”,海南市舶实际上禁而不止。编修于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的《正德琼台志》载:“琼昔于四州,陆路少通,多由海达。”如今“虽东西俱有驿铺,昼夜通行,然商贩安于便捷,未免由舟”。“大疍店滨海,舟集货卖。”“入抵大疍港,利用客坊,泊船于此。”其时大疍港商旅辐辏的盛况由此可略见一斑。
  而更值得一说的是,当年坐落在港湾附近的两座“地标”建筑,一座是天妃庙,一座是五邑会馆。天妃庙又叫天后宫,奉祀的天后娘娘是海上护航女神,俗称“妈祖”。人们对航海保护神的崇祀,反映了此地市舶的兴旺。据说天妃庙始建于明初,后来广东南海、番禺、东莞、顺德、台山五县寓崖商人又联合重修。尤其重要的是,这五县客商还合资建造了一座会馆,是为“五邑会馆”。会馆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以地缘关系而设立的公共性建筑,多建于商业发达、流动人口众多的城埠。人客居异乡,无论士人、商贾、工匠,难免会有同乡共济之求。会馆之设,则可满足各路同乡同行的不时之需。或聚会议事,或喜丧礼仪,或暂时借宿,尽可藉各邑会馆以达其成。羁旅他乡而得敦乡亲之谊,叙桑梓之情,会馆之大功矣。正规的会馆,规模颇大,仿传统礼制建筑,在中轴线上依次布置戏楼、客厅、正厅,配以东西两边厢房。正房东南角常建有魁星楼。除了以上馆内主要建筑外,有的还附设东西两个跨院,内建附属用房,数十百间不等。有些大会馆甚至在前后院的空间里筑山引水,营造园林雅趣。“五邑会馆”的格局如何,州志没有记载;但作为财大势众的广东五县商人在崖城合作的公共场所,其规模想必不会小。“五邑会馆”之建,应是大疍港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日本学者小叶田淳著《海南岛史》引明万历《琼州府志》所载的海南岛主要港口,崖州大疍港赫然名列其中。大疍港在明中叶的发展繁荣,史载详实可稽,毋庸置疑。
  大疍港不仅是琼南商贸海运大港,也曾经是一方军事海防要塞。据《崖州志·海防志》载,明万历四十五年,“设水寨前司”于此防守。之前则有“备倭艚船”巡卫。清康熙三十九年,有贼船三只,掳掠妇女十余口,流窜至大疍港,“游击黄本遣兵迎拒,贼不敢敌”。雍正六年,装备“外海拖风哨船”一只“分防大疍港”。乾隆年间,增设大疍港讯,置大炮台,配备大小红衣铁炮,驻扎千总一名,防兵二十名。
  大疍港的历史,其兴于宋,盛于元明,追溯至此已大体清楚。而其衰于何时,何以而衰,则尚不得其详。光绪年间重修的《崖州志》“海防”一节“增辑”写道:“大疍港水浅,不能泊船。港外暂可寄碇。前时海寇常从此出登岸”,乃“最关要隘,皆有炮台防守”。“今大疍港已塞,炮台亦废”。据此推断,大疍港湾的衰败,应在乾隆一朝之后。至于完全“淤废”,则可能是在同治之时了。
  大疍港之淤废,据说原因有二:其一是崖州湾“夏多西南风,秋多西风”,狂风掀起巨浪,浪涛卷挟泥沙,直涌进朝向西南的港口,潮水退去而泥沙沉下,年年月月堆积起来,最终便形成一道道沙梁,将港口封堵住了。其二是宁远河上中游的刀耕火种和下游的无度开垦,使两岸土地失去了植被保护,雨季山洪暴发,河岸便频频坍塌,大量泥沙冲下来,填塞住河口,河流便改道往西出海了。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淤废”便不无道理。但是有一点还须补充。司徒尚纪教授的研究表明,中古以前,海南岛“沿海河口、港湾布满红树林,北部东部沿海应为高大红树乔木林;西部和南部沿海比较干燥,也应为矮小红树灌木林;沙滩上为有刺灌木丛或海岸林。”(详见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然而,崖州湾上的红树林,不知在什么年代就已经消失了。失去作为港湾保护屏障的红树林,难道与大疍港的淤废没有关系吗?
  大疍港的命运终结于沧海桑田,这不是泛泛的形容比喻,而是真正的事实。三百年前那个方圆七八里,水深几丈,烟波浩淼的港湾,如今变成了水稻田、槟榔地、芭蕉园和农家宅院。你若有心仔细察访,往昔故港水域的大致轮廓,则还是有迹可寻依稀可辨的。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汝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