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官勒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477
颗粒名称: 奉官勒碑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2
页码: 189-190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一座奉官勒碑,现存于河西港门村。该碑高90厘米,宽38厘米,厚4.3厘米,碑额正书“奉官勒碑”四字。碑文记录了皇帝钦赏崖州署理以四品衔级之奉碑,并准许临川里合村村民陈登藩、林寿高等开垦土地、纳粮和禁令。
关键词: 近代 碑匾 石刻 奉官勒碑

内容

1984年文物普查时出土,碑存河西港门村。碑高90厘米、宽38厘米、厚4.3厘米。碑额正书“奉官勒碑”四字,字大6厘米。“奉官勒碑”是皇帝钦赏崖州署理以四品衔级之奉碑。准给临川里合村村民陈登藩、林寿高等经已开地、纳粮和禁令,别人不得侵占而奉官勒碑,临川里即为今港门村、月川、榕根一带。
  [碑文]
  钦加四品衔,赏戴花翎署理崖州事,即补县正堂王。
  准给,执照以凭开。开升纳粮米,庶免影占事。现据临川里合村衿耆陈登藩、林寿高、周凤林、洪士英等,联名呈称:口等前蒙批准在案。容留岭地,一区归于村内,自知分别开纳粮。民计相安,永保坟茔。此乃口口民如赤之至意也。继蒙在谕:邱大老爷,王驾,勘验,众绅闻知齐候请诣。东鞍岭处勘验,实乃临门村之后,靠保障山也。此岭地,一区蛮石,崎不能耕种。惟有岭中间港水边,荒坡一块,因村中一二穷民,无地可耕,就近于水边,开成莳园一块。内隔坵段大小十八坵,此地海石相渗,不能永耕,所获无多。又及文武庙后一带,至榕根村边,乃沙漠之地,坟茔苔布。动辄防碍难,因有坟边空处,略种莳薏二十饮坵,沙漠无毛之地,亦得无多。勘验确实,禀明伏叩。青天为民,父母泽及,庶民恩周,僻垠准给。谕承垦东鞍岭,乃港门村一带,荒米壹斗,实米五升,归文武圣宫。名下合村,递年完纳。俾众民得以相安,永保坟茔。鸿恩顶祝,公侯于万代矣。等情到州,据此除批揭示,并饬印发告示,与误村居民,刊石勒碑。永远自门并饬房书,核明是否相符,禀复察夺在案。外合行给照,为此照。给刻村垦户藩等,即便遵照。立将案内所请,承垦东鞍岭港门村一带,荒米壹斗,实米伍升,归入文武圣官。名下到房升科,立庄注册分明,永远管业递年输纳,毋许拖欠。倘有土豪,地棍、奸贪觊觎藉影谋占,阻垦事情者,许即呈报拘究。该村众亦不得藉照越占他人有之业,致于便毋违须至执照者。
  计开四至界地:东至岭顶为界,南至大火岭码头石王家地为界,西至港门村前港水为界,北至榕根村为界。
  右照给该村众陈登藩洪士英等准此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给勒碑

知识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三亚史迹叙考》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从文博的视角,调查、研究、考证三亚的史迹人文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