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程奉协宪批准永远遵照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468
颗粒名称:
程奉协宪批准永远遵照碑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2
页码:
174-17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尊清道光年间的碑,全高90厘米,宽39厘米,存放在张信安家中。碑额上题有“程奉协宪批准永远遵照碑”,载录了道光年间,清政府针对当地民变而增派的水陆副将、中军都司、水师守备等的文献资料。该碑对于研究当时崖州的历史、兵制、养兵差饷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古代
碑刻
内容
这尊碑是1984年崖县文物普查队在崖城大队张信安家发现,碑宽39厘米,高90厘米,现藏张信安家。额题“程奉协宪批准永远遵照碑”。清朝,驻守地方的绿营兵,最高一级的称“标”,长官为提督或总兵。标下称“协”,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长官是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营下设“汛”,长官是千总,把总。
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十二月,崖州洋琳峒(今羊栏妙山村)黎亚鸡和张红须相继领导大规模起义,起义军与山区的黎族群众联合在一起,声势浩大,势不可挡。当时的两广总督李鸿宾急令琼州地方官加紧对起义军进行镇压。起义军把前来镇压的官军杀得头破血流。官兵大败而逃,死伤甚众,连千总、管官均丧命。此事震怒了清王朝。清政府一方面把雷州道(辖雷州、琼州政府机构)以下的总兵、知府、知州等大小官员通通革职,另一方面责令李鸿宾亲自前往雷州督师,往崖增派水陆副将、中军都司、水师守备,设立协标陆路,协标水师,加强兵备,控制黎族疆土。最后,“俶优三载,糜响亿万”,起义军延续三年战斗,官府花费亿万巨资,才把起义军镇压下去。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崖州大本峒黎族人民又暴发起义。官府又连续镇压,屯兵供饷,巨万之费又难以长久维持。道光十九年后不得不叠裁兵丁。
“程奉协宪批准永远遵照碑”是在镇压起义后的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由崖州陆路合营呈报协批准陆路兵丁的帮银条规,加强对兵丁的差银管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地方史志不见载录。它对研究崖州道光年间的历史、兵制、养兵差饷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碑文]
改名复充俊,或病故,或革伍者,即仿照入伍年限内章程,每年帮银一分。一议定,陆路兵丁,凡遇充伍二十年者,每名帮银二分,注明:一议定,本城各汛陆路兵丁,凡遇充满三十年以上辞退出营者,每名帮银三分,遇有三十一年以上青壮留伍者,然后病故,每名帮朋差银一分,如有改名复充,不得注明;一议定陆路兵丁,奉差带公文往各处,投游途中,仙游相帮,除书办外,自东、西至三亚九所起,至藤桥、北黎汛,帮银六两正。上至陵水、万州、下至儋州、昌化分界,帮银十五两正。上至后蛋,下至临高,起至琼州、海口,帮银二十两正。此项银归入办差内,照马四占三守二之例,匀朋注明。崖州协陆路兵丁,如懒惰差操,不满十年革伍者不帮。陆路兵丁,获解人犯脱逃革伍者不帮。崖州协陆路兵丁,获解饷银,在途失事革伍者不帮。陆路兵丁,如醉酒凶打架,或不守营规革伍者不帮。陆路马占守兵,如有公差,即照于银两多寡,均派以昭平名。一议定陆路稿书,经承贴书自充营起,如有老弱或残疾,不能办公辞退名补者,十年限外准公帮银十两、十年限内准公帮银五两,均归陆路书办开明。一议定陆路稿书,经承充营立营过十年限外,如有病故者,准帮银十两,十年限内病故者,帮银五两,均系陆路书办开明。一议定陆路稿书,经承贴书,如有懒惰办公及作奸犯科,革除名补者不帮。
道光十九年正月 日陆路合营目兵颜稿书
宗礼 陈龙韬 胡景华
黄金端 陈国元等同立
知识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从文博的视角,调查、研究、考证三亚的史迹人文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