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大小洞天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386
颗粒名称: 南山大小洞天考
分类号: K878.3
页数: 5
页码: 40-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海南南山的大小洞天,探讨了其历史和文物史迹史料等方面的内容。吉阳知军周、毛奎等人是大小洞天名扬四方的重要人物,他们刻下的《大小洞天记》和其他石刻壁画等文物都展示了南山大小洞天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关键词: 南山 大小洞天 历史 文物史迹

内容

南山大小洞天,是海南古迹名胜之一,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近来讨论大洞天的文章颇多,本文试图从文物史迹史料的视角,予之研究。
  南宋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九九重阳日,吉阳(今三亚市)知军周〓,酷爱吉阳山水,重九登山,寻幽摩崖。在石船之北石室摩崖,刻《洞口记》二百零三字,在石船之东巨石上刻“石船”二大字,又刻《石船记》一百五十七字。于是南山名扬四方。
  几十年后,吉阳知军毛奎,继前君之志,于淳祐丁未(公元1247年)九月,搜寻胜概,现存小洞天多处石壁题刻均出于他的手泽。
  在南山半山之中的石室“海山奇观”石刻壁下,刻的“大小洞天记”三百一十二个字(笔者注:实为三百一十二个字,《崖州志》误作二百三十一个字)。1962年1月24日始,郭沫若同志在点订和循文标点《崖州志》(清光绪庚子张〓修本)过程中,曾前往海山奇观石室,查对石壁题刻。八十年代初,崖县(今三亚市)开展文物普查,笔者时任文物普查队队长,1983年12月间,带领普查队前往大小洞天,作拓片调查,又发现郭沫若同志查对不尽然,疏忽之处尚多。现将郭沫若同志的查对和笔者的拓片调查注释如下,供研究者参考。
  吉阳,形势甲乎海外(郭沫若注:原志作“海南”)。南山盘踞,气象雄伟。意其中必有深(郭沫若注:原志作“殊”)岩〔笔者注:石刻“岩”,《崖州志》(以下均指郭沫若点订本),作“崖”〕幽洞之奇,而屡加访问,未获也。一日,属权尉黎民志搜寻,始于周史(笔者注:石刻“史”,《崖州志》作“使”)君石船摩崖后山巅,得一石(笔者注:石刻“石”,《崖州志》作“石室”),前瞰大海,后环曲巷,峭壁在南。小洞附北,实为海山之奇观(笔者注:石刻“观”,《崖州志》作“观也”),继(郭沫若注:原志缺)而,(郭沫若注:原志此处加“有”字)僧善庆,又于山麓石峰之阴,近石船,得一岩,由西北委蛇数十丈,以通后洞。岩之外临海,有平石可(郭沫若注:原志加“坐而”二字)钓,因为(郭沫若注:原志作“曰”)钓台。对岩之前,有石奇怪,其下可坐十客。仰望八景,皆在目中。以其与岩相望,名以岩瞻。是皆小有(郭沫若注:原志改作“大小”二字)洞天之佳致也。昔周史(笔者注:石刻“史”,《崖州志》作“使”)君以淳熙丙午(郭沫若注:原志作“丙午”,并加“来观石船,摩崖石刻”句。笔者注:《正德琼台志》记,周〓题刻作“淳熙丙午”,明代王佐咏石船诗亦云:“老我来看石船,……犹记淳熙丙午年。”应以原志为正)。屡以(笔者注:石刻“以”,《崖州志》作“于”)石船登赏,摩崖(笔者注:石刻“崖”,《崖州志》作“岩”)题名,以为胜绝。(郭沫若注:此句原志夺去)。今予亦以淳祐(郭沫若注:原志作“熙”)丁未,经营此胜概,适与石船同一处,遂成八景。由今视昔,似或胜之。岂非天实(郭沫若注:原志此处加“有以”二字)相之耶。因叙其本末,以识(郭沫若注:原志此处加“洞天”二字)之奇观石崖。(郭沫若注:原志夺漏“石岩”二字及下文。笔者注:石刻“崖”,《崖州志》作“岩”)七客者黎植挺之、陈同祖显宗、黎正宗大、陈继先显翁、卢斗南少梁、黎民志少良、王怀惠嫏(笔者注:石刻“嫏”,《崖州志》作“卿”)。二僧谓(笔者注:石刻“谓”《崖州志》作“谓谁?”字)富川秀峰清凉山住持善庆冷溪寺(笔者注:石刻“寺”,《崖州志》作“与”),维那祖果也。是年十月郡守(郭沫若注:原志作“吉阳知军”)富川毛奎书(郭沫若注:原志作“毛奎为之记”)。
  1992年,喜悉友人游师良在小洞天寻得周〓石刻,余便往目验。历尽沧桑,风化斑驳,然题刻可辨。周〓题刻全文是:“海陵周〓其乂(乂,有才能的人叫做俊乂)与郡僚(此字依稀,州志定为僚字)王霈然泽之,都领周丕承师武,淳熙丙午重九日来观石船,因览山水之奇。(以上字迹清晰可见,标点为笔者所加)可为海邦之胜绝也。”“胜绝”二字刻迹明显,崖州志等志书作“胜纪”或“盛纪”因以改还。周〓题刻是“淳熙丙午”,而毛奎在“大小洞天记”提及周〓来观石船事时,却写作“淳熙丁未”。余以为,周〓的“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至毛奎的“淳祐丁未(1247年)相距六十一年,毛奎是一位讲数术论道方的郡守,他有意写作“淳熙丁未”(公元1187年)刚好相距六十年(一个甲子年),他认为甲子九月重阳来寻访洞天,“岂非天实相之耶。”(周〓句),这在时间上合乎天道轮回的理想境界。郭沫若同志在点订《崖州志》时,没有查考明《正德琼台志》清道光《琼州府志》等前人典籍记载,而只凭毛奎的题刻,将《崖州志》(张〓修本)所记的“淳熙丙午”改为“淳熙丁未”,这未免是粗疏了。
  毛奎在《大小洞天记》里,有“小有洞天”句,《诗并序》里有“潜通小有天”句。“小有天”,在山西阳城县西南王屋山洞。名为天下第一洞天,世传轩辕访道处,周围甚广,道家号为小有清虚之天,为所十六洞之一,简小有天。“潜通小有天”句出自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十五秦州之十四:“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宋赵师侠阳华严也有诗:“萦回栈道泉湍响,疑是仙家小有天。”(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一〇六》)参阅《云笈七二七洞天福地》。后也用对泛喻名胜的地方。毛奎认为王屋山有“小有天”,吉阳南山也有“小有天”,异地同境,实为天地造化。
  《寰宇记》曰:(王屋)“山有仙宫洞天,号曰小有清虚洞天,三十六洞,小有(天)为群洞之尊。”毛奎寻访南山洞天之洞,目实海山奇观乃洞中之尊,因而他把《大小洞天记》刻在其石壁之上,体现古人的“天人合一”境界。洞中别有天地之意,也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道家以此称仙人所居处有王屋山等十大洞天,泰山等三十六洞天之说,毛奎在石船云南建大洞天亭,又刻“洞门”,体现一则天造,一则人造。南山大小洞天也缘而得名。
  自毛奎淳祐年,经二百多年后的明代景泰年间,裴崇礼作《游大小洞天记》,这是《正德琼台志》记载的年代最早的一篇游记。读裴公的游记,我们可了解当时的有关风物美景,他分别指出小洞天之佳境和大洞天之佳境。与裴崇礼同一时期的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王佐,也分别写了《小洞天》《大洞天》两首诗,其《大洞天》诗云:“大洞天连小洞天,洞天今在南海边。游人剩有摩崖什,闲佛苍苔看几篇。”明《正德琼台志》亦记“小洞天在州西南十里海滨”。“大洞天在小洞天之东”与上述大洞天的位置是一致的。
  明代后期,有人在小洞岩毛奎作的“小洞天”额款左旁刻小字“明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崖州太守同判官会稽顾一秉莞钟”(下余文湮没),引起人们的种种猜疑:今见的小洞岩“小洞天”“钓台”题刻,是否因为毛奎当年的题刻已被湮没,而明代万历人据毛奎的《大小洞天记》、《诗序》所述的膺刻品?从毛奎“小洞天”三字的额刻位置来看,在“小洞天”三字额上,直排每行三字共九行,且位置正中,而明万历人的刻字较小,直排数字无序,位置高出,明显看出是后来者附刻在偏旁。再从毛奎的《大小洞天记》、《诗序》刻石里的字句,如“小洞附北”的“小洞”字、“小有洞天”的“小洞天”字,“钓台”以及落款“郡守毛奎”等,经拓片查对,目验,书法结体,笔势骨劲秀伟,均出于毛奎之手,是毛奎的真品。
  距裴崇礼四百年后的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孙元度作《鳌山探胜记》。其时,代远年湮,陵谷变迁,胜迹异物,磨灭埋没而不可知。大洞天亭废了,“洞门”题刻也泯灭了,诸子竞相辨认大洞天处所。于是为了浓化南山大小洞天的道家文化色彩,孙氏猜测了一个道家神仙梦,云“灵境自在人间,人自不识耳”。道家认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天堂世界,一个是人类所居的风尘世界。神仙居住的天界有三十六重天,每一重天都有得道的天神掌管。这神仙梦得泰山三十六洞天,根据道教,臆造出南山大小洞天“统而计之,三十六所。入其中,晶莹洁净,无纤尘垢。仙物毕具,不可一二数。洞各异构,有神房、阿阁、月馆、凌霄诸名”。
  孙元度鳌山探胜,从另一个意义来说,丰富了南山大小洞天的道教文化,为南山大小洞天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南山道教文化遗产。
  (2002年5月)

知识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三亚史迹叙考》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从文博的视角,调查、研究、考证三亚的史迹人文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