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疍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384
颗粒名称: 崖州疍民
分类号: K878.3
页数: 2
页码: 34-3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海南三亚市的疍民,包括他们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船屋住宅。文章还提到了疍民的捕捞方式、语言特点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疍民 三亚 船屋 广州话 渔业

内容

三亚市的南海、榆港、藤海居住着4000多水上居民。建国前,由于深受封建势力的迫害和歧视,他们丧失政治权利,家无片瓦,地无分寸,以海为村,舟船为家,四海漂流。建国初期,由于他们的语言,生活习惯,住居等特点,曾定过疍族,后再为汉族。
  史籍记载,海南岛疍民,以崖州最多,儋州次之。据《正德琼台志》载,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崖州疍民为349户,占全县人口2435户的14.3%;儋州疍民333户,占全县人口3967户的8.3%;文昌疍民230户,占全县人口5205户的4.4%;临高疍民221户,占全县人口6231户的3.5%;琼山疍民183户,占全县人口16907户的1.06%;澄迈疍民为152户,占全县人口7264户的2.09%;乐会疍民为112户,占全县人口1768户的6.4%;陵水疍民为100户,占全县人口1071户的9.3%;会同疍民88户,占全县人口1062户的8.3%;万州疍民为77户,占全县人口3809户的2%;感恩疍民为56户,占全县人口709户的7.9%;昌化疍民为12户,占全县人口672户的1.9%。
  《隋书·南蛮传》:“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古先所谓百越是也。”疍,就是疍之先民,由于近水而居,逐步由越分化而成,疍民,即“水上住民”,是东南沿海一种“水上居民”,越源于依水为生的生活类型,也有称为“灶疍”,是灶饭于船之意,为百越一种。《崖州志》载:“疍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楼港濒海诸处。男女罕事农桑,惟缉麻为网罟,以渔为生。子孙世守其业,税办渔课。间亦有置产耕种者。妇女则兼织纺为业。”近年,出土于羊栏回族村镌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正堂禁碑》,也记述了崖州“沿海东至赤岭与陵水交界,西至黄流莺歌与感恩接壤,各里疍户,向来按照各埠采捕输纳”。崖州海岸线曲长三百多公里,大小港湾二十多个,最低水温21℃—24℃,最高水温28℃—30℃,有大小河流十四条入海,大海宜于各种鱼、虾、藻类的繁殖生长,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疍民先民们住居采捕,是崖州历来成为海南岛疍民最多的主要原因。
  宋徽宗时,名诗僧惠洪配流崖州所作的《过陵水》诗有“犁人趁牛日,疍户聚渔村”句,可以说明,三亚疍民自北宋中期始有移来。他们来源地区是珠江三角洲,那里的标准语言是“白话”,从史料考证,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百越人居住的一个重要中心区。三亚疍民,操的是“白话”,即广府话,今称“广州话”,与海南各县的疍民一样,虽居各处,但保持语言的一致性,所用的木板并接的小舟,吃水不深,小而宽的住房式的小艇,保留着珠江三角洲的船艇形态。
  三亚疍民的先民们,在沿海岸上迁徙采捕,而今聚居南海、榆港、藤海、后海,依据这几处优良港湾作为他们的据点。他们居住的水棚,是在海边水上,插桩柱子,铺板,盖茅草或蒲葵叶,四周用椰叶编围或竹片编围,人称为“浮脚屋”,也称“疍家棚”。这种水棚,近似于崖州侾黎“依树积木,以活其上”的“干阑”,百越民族水上生活的住宅结构特征非常明显。
  进入新时期后,三亚疍民渔家欣欣向荣,一幢幢楼房代替了那简陋的“疍家棚”,疍民的生产捕捞方式以机拖为主,灯光、杠罾业为副,年捕量达十多万担。同时,疍民还兴办修造船厂、渔网加工厂、冷冻厂、海水养殖场等,已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富民”了。
  [《三亚》(中共三亚市委宣传部刊)1991年总第6、7期]

知识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三亚史迹叙考》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从文博的视角,调查、研究、考证三亚的史迹人文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