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鹿回头访古纪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383
颗粒名称:
鹿回头访古纪事
分类号:
K878.3
页数:
2
页码:
32-3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三亚市的鹿回头村,包括其自然环境、古代历史遗迹和黎族的文化与艺术遗产。文章还提到了黄道婆在鹿回头地区传授棉纺技术的故事。
关键词:
连珠起义
黎锦
棉纺技术
内容
从三亚市内乘车,绕过南边海岭4公里便到鹿回头。三面是碧波涌荡的大海,鹿回头村和黎族风情园就在平缓的海滩上,椰林浓密,绿丛蔽障,勤劳的仙女和勇敢的猎人姻缘相聚鹿回头的美丽传说,使这个黎村闻名遐迩。背靠突厄枕海的鹿回头岭,连绵的山林,是进可攻退可守的营地。古老的村庄地表和断层,可见到新石器时代的陶残片,夹砂陶罐是鹿回头人得心应手之作,面对如此精致的陶器,你不敢想象它是七百多年前的作品。
宋末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吉阳军(今三亚市)人民响应汉族陈明甫、陈公发兄弟的起义,在鹿回头岭上建连珠寨,大书榜文自号三巴大王,组织一支黎、汉农民、渔民的海陆联合军队,建造双龙战船,占据临川里一带五十余村,同官府对抗,活动范围远及粤、桂、闽三省的漳州、潮洲、恩平、雷州、钦州、广州等沿海地区,又与越南、泰国建立外事关系。由于规模较大,宋王朝大举出兵进行镇压。起义历时八年,时迁至今已七百多年,连珠寨遗址犹存,它展示了连珠起义的壮阔图景,面海岭坡可见大石垒围的观敌台、校场、壕沟,南边有1500平方米曲入的天然海湾,它是双龙战船建造的出海港,也称“连珠港”。临海石壁幽洞乃当年起义联合军队的瞭望哨所。连珠寨遗址已录入《中国文物地图集·海南分册》。
有人认为,三亚地区黎族妇女服饰着色简单,一概黑色,其实不然。据说,当中原还处于传说中的夏禹时代,黎族同胞就曾将棉布作为礼品,赠给中原的头领。到了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在崖州(今三亚市)生活了三十多年,学得并改进了黎族人民加工棉花和纺棉技术,带回了老家松江,使我国中原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得以广泛植棉。在鹿回头,我们发现很多保存下来的古老而又绚丽多姿的黎锦、黎被和桶裙。如“婚礼图”可以说是一幅构思完整的风俗画,第一画面描绘着迎娶的行列,双童彩架在前,新娘彩架在后,第二画面是新郎新娘在行拜婚礼,两童象征繁衍,竹图象征丰衣足食,第三画面是抬送礼物的行列,由直线、折线构成几何图案。丰富多彩的织绣,体现了富有黎族特色的原始美。这些艺术奇葩,曾在北京民族宫展出,国内外参观者赞不绝口,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纷至沓来鹿回头,探讨黄道婆在鹿回头的棉纺活动。
椰林深处鹿回头,古歌悠扬,民舞相承,原始艺术的活化石,闪烁着灿烂之光。还有很多民风民俗遗物如木臼、磨、麻网等,体现了鹿回头是一个美丽、古老的村庄。
(1998年1月)
知识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从文博的视角,调查、研究、考证三亚的史迹人文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