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和尚东渡漂流海南岛行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379
颗粒名称: 鉴真和尚东渡漂流海南岛行记
分类号: K825;B929.3
页数: 4
页码: 17-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代和尚鉴真第五次东渡漂流至海南岛的历程,以及在海南岛、崖州、扬州等地的所见所闻。鉴真和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渡日,将唐朝的文化带到日本,并留居日本活动十年。他的崇高精神一直激励着为中日友好而奋斗的后来人。
关键词: 鉴真和尚 东渡日本 海南岛

内容

在中日两国人民悠久的友好交往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活动家和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鉴真和尚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关于鉴真和尚的文字资料,史籍很少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化政策的指引下,才关切地注意了这一工作。由于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日益扩大增强,对鉴真和尚史料的发掘,遗址的探索工作要求更迫切,为使读者了解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漂流至海南岛上的史实,本文取资《唐大和上东征传》予以介绍。
  鉴真(公元688—763年)是扬州大明寺律学高僧,他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受日本留学僧荣睿和普照的请求,毅然发愿东渡日本。由于当时中日交通困难,以及社会上有各种阻力,在前后十一年间,六次起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出生入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和随行弟子一起,成功渡日。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鉴真和尚等作第五次东渡日本的准备工作。擘画制造船只,备办粮食香药、经典、佛像、法器、艺术品等,这次同行的僧侣有祥彦、神仓、光演、顿悟、道祖、如高、德清、日悟、思托,加上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等连同水手十八人及其他同行人员共三十五人,于六月二十七日启程。在大海上,风急浪峻,水黑如墨,舟如竹叶,没有淡水,嚼着生米充饥,要咽咽不下,要吐吐不出来,喝了海水肚子发胀,有时得天雨,才得以接少量淡水取饮,所谓艰苦备尝。但漂行半个多月,并未到日本,却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的振州江口(今三亚市崖城宁远河大蛋港出海口)。船到海岸停靠后,当地官差到船上进行检查。第二天起了船货,把经箱搬到阳光强烈的沙滩上晒。
  第四天,振州别驾(刺史或太守的属官)冯崇债(冯宝、冼夫人的后裔)听到报告说是鉴真大和尚的船只停靠在海岸,便亲自率领四百多名兵丁,到船上迎接鉴真等人到州城中。他们进入城中,看见所有商店、住宿和官衙的房子,为了彷御台风,都造得又低矮又坚固,四周长满了从未见过的南方植物。空气很干燥,人在太阳下浑身流汗,一到树荫下就非常凉快。
  冯崇债把鉴真等人邀请到衙内住宿,设斋供养。他还在太守的花厅内举行了一次法会,由鉴真给官员们授戒。冯崇债对鉴真如此殷勤相待,除了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名声的大和尚外,还有一个意外的巧合。冯崇债说在得到鉴真等人的船在海岸停靠的前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人自称是他生前的舅父,现在转生为一个姓丰田的和尚,恰巧第二天一早,他就听说有一位大和尚来了。因为做了这个梦,认为生前的舅父来看自己了。他问和尚中有没有姓丰田的?大家说没有。于是,他把鉴真当作自己生前的舅父。这个梦境与鉴真的恰巧到来,使冯崇债更加盛情接待他们。
  以后,又正式把他们三十余人安置在大云寺。鉴真看到这个寺院年久失修,破坏不堪,便着手组织资金和材料,建造佛殿,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佛殿才修造好。鉴真把原来准备带到日本去的佛具、佛像、经典和其他物品,全部捐给了大云寺。荣睿和普照商谈之后,也把同行托带的两箱经卷,赠送给这个寺院。为了准备渡海返回本土扬州,向岛东南部的万安州(今万宁县)进发,冯崇债亲自带领八百甲兵,一路护送。在路上走了四十多天,才到万安州。当地大头人冯若芳隆重接待了鉴真一行,并把他们安排在家里,接受供养三天。后来才知道冯若芳的营生,若芳每年常劫取波斯船舶三二艘,取物为己货,掠人为奴婢。其奴婢居处,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总是若芳奴婢之住处也。若芳会客,常用名贵的乳头香为灯烛,一烧一百余斤。其宅后有抢来的红色、白色、黑色、紫色的檀木,堆积如山。出了万安州,冯崇债考虑到这里很少有盗贼,比较安全,就辞别鉴真回去了。
  鉴真一行从振州出发时,是分两条路走的,一路是陆路,一路是海路,鉴真走的是陆路,荣睿身体虚弱,听从鉴真的劝告,由普照陪同走海道绕行,约定在崖州(今琼山)会齐。荣睿和普照到了崖州不久,从陆路出发的鉴真等人也到了。鉴真和荣睿、普照等人,受到崖州游弈大使张云隆重欢迎,而后安排住在开元寺,设斋供养,当地土特产送得满满一屋。这里盛产益知子、槟榔子、荔枝子、龙眼、甘蔗。枸莛楼头大如钵盂,甘甜如蜜,花如七宝色。胆唐香树丛生成林,清风吹来,香闻五里之外。又有波罗捺树,其果大如冬瓜,树似花梨,叶如水葱,其根味似柿饼。此地十月种田,正月收稻,盛产蚕丝,每年饲蚕八次,收稻二次。男著木笠,女子织布。
  留居中,自大使张云以下的官员,轮流来访,张云还亲自安排为鉴真等人做饭,以优昙钵树的叶子做菜,又将优昙子供养众僧。他对鉴真说:“你知道吗?这种树只结子,不开花,其叶,圆形,径一尺余,红色,果子呈紫丹色,味甘美。我今天能遇见大和尚,也是一种‘奇遇的因缘’。”
  住进开元寺的第三天,城里突然失了火,开元寺也遭了殃。应大使的请求,鉴真担任重修佛寺的工事。振州别驾冯崇债听说鉴真修建开元寺的消息,立即派大批奴婢,每人扛木头一根,送到崖州,三天之内,所需的木材全部运送到了。这样,寺院的佛殿、经堂、砖塔很快就建起来。鉴真还用存余的木材造了一座一丈六尺的释迦像。新寺院落成后,鉴真登坛授戒,讲律度僧。
  鉴真要离开崖州了。大使张云对大和尚恋恋不舍,亲自送出城外,而后又令澄迈县的县令把鉴真和尚一行送到船上。船行三日三夜,过了雷州海峡,就到了雷州,又一次踏上了久别的大陆。经雷州(今广东海康)、罗州(今广东廉江县北)、辨州(今广东化县东北)、白州(今广东博北)、绣州(今广东桂平县)、藤州(今广西藤县)、梧州(今广西苍梧)、象州(今广西象县)、桂州(今广西桂县)、端州(今广东高要)、广州(今广东广州)、韶州(今广东曲江)、〓州(今江西贡县)、吉州(今江西吉安)、江州(今江西九江)到扬州。第五次东渡,就这样由扬州出发,兜了一个大圈子,大海茫茫,暗礁怪石,历尽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又回到了扬州。
  鉴真和尚为了把当时最成熟的唐代文化传播到日本,尽管当时中日交通困难,以及社会上有各种阻力,在前后十一年间,六次起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最后终于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实现了他的宏愿,后虽双目失明,年岁已长,仍留居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动十年。鉴真和尚的历史功绩,一直为中日两国人民所铭记不忘,他这种为中日文化交流事业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一直激励着为中日友好而奋斗的后来人。
  (《广东农民报》,1984年5月20日)
  (1992年3月6日赴扬州考察鉴真和尚纪念馆归后第二稿)

知识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三亚史迹叙考》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从文博的视角,调查、研究、考证三亚的史迹人文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鉴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