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了沉睡一万年前落笔洞人的大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377
颗粒名称: 叩开了沉睡一万年前落笔洞人的大门
分类号: K879.4
页数: 3
页码: 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南三亚落笔洞遗址是目前海南年代表明较明确,且时代最早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遗址的发掘已经揭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与中石器时代之交的人类活动遗存。其间发现的动物遗骸和化石也为研究三亚动物群的由来及海南岛与大陆古地理、古气候的变迁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落笔洞 遗址 旧石器 时代

内容

海南三亚落笔洞遗址位于本岛最南端,三亚市东北约15公里的一座孤峰落笔峰石灰岩南壁下的落笔洞内。
  1983年初,崖县(今三亚市)开展文物普查,杨式挺(广东省博物馆)在麦穗(海南文化局)、黄怀兴(崖县文化馆)的协助下,考察了落笔洞洞穴遗存,这次考察发现了落笔洞左后壁保存有厚1米多、宽30—50厘米不等的灰色胶结层,在灰色胶结层中,含有少量红烧土、炭屑及较多的呈白色、黄褐色小动物碎骨,化石程度不高,还有咸淡水交界生活的介壳类的河蚌、蚶壳和海南沟蜷螺。杨式挺先生把这种明显的人类居住的生活遗存物的灰色胶结堆积定为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在左侧高190厘米的洞壁上,有一层黄红色的坚硬胶结层,内含有一较大的脊椎动物长骨化石,呈乳白色,石化程度很高,杨式挺先生认为属于更新中、晚期。这次考察落笔洞发现的人类活动遗存,为我们揭开海南岛上何时开始有人类生活、居住的秘密,带来了希望之光。
  1992年3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海南文博班部分学生,在李始文教授带领下,进行田野考古实习,又复查了落笔洞遗址,在洞左地面的黄褐色胶结堆积中,发现人类牙齿化石5枚,其中门齿、犬齿各1枚,臼齿3枚,牙齿化石表面呈浅黄色,纹理清晰,化石程度偏低,保存完好,同时发现少量鹿、麂、豪猪、鸟类等动物化石。落笔洞人牙化石的发现,在海南岛尚属首次。同年5月,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麦穗、王亦平将发现的人牙化石送往北京,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顾玉珉先生鉴定,属晚期智人牙齿。在灰色胶结层堆积中的螺壳标本,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测定为10642±207年。落笔洞遗存是目前海南年代表明较明确,且时代最早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些考古发现,引起了省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进一步弄清和及时保护落笔洞遗址,1992年12月7日至27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海南省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考古发掘队,由海南省博物馆郝思德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担任领队。参加发掘工作的有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博物馆郝思德、王大新,三亚市博物馆孙建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顾玉珉等人。对落笔洞进行了为期3周的考察和发掘,共清理面积约4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骸,其中无脊椎动物近10种,脊椎动物30余种,包括斧足类、鱼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等。除采集包括亚洲象在内的一批动物化石外,重要的发现是再次出土和采集了人类牙齿数枚及石器、角器等生产工具数十件。为进一步搞清亚洲象埋藏条件和探讨洞内堆积层位的发展时序,1993年10月18日至11月10日,又进行第二期发掘,这期发掘,除继续出土人类牙齿、距骨等外,新发现虎、豹等哺乳动物化石,还有较多的石、骨、角制品。
  两次发掘后,1998年2月郝思德、黄万波编著了《三亚落笔洞遗址》一书,该书探明三亚落笔洞动物群属于亚洲东南部——亚热带类型,与广东、广西相同时代的动物群大体一致。因此,落笔洞动物群的地质年代,属于晚更新世(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或全新世(中石器时代)之初。落笔洞的多颗人牙出自中层的灰色胶结层中,同层出土大量螺壳,为“落笔洞人”食用后残留的,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碳十四测定为距今10642±207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与中石器时代之交。发现的全部石制器,以砾石制品为主,单面打击制品居多,也有相当数量的双面打击制品,这说明早在一万年前海南岛就有居民生活,且他们与大陆居民有紧密的联系与文化交流,这些也许是通过冰期时代琼州海峡的路桥进行的。
  “落笔洞人”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分布最南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石器时代考古的内涵。据考古表明,目前已知海南岛的人类历史应从一万年前“落笔洞人”开始。与“落笔洞人”共生的长臂猿和古菱齿象等动物在海南岛上属首次发现,这为研究三亚动物群的由来及海南岛与大陆古地理、古气候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科学依据。
  (《三亚晨报》,1999年7月10日)

知识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三亚史迹叙考》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从文博的视角,调查、研究、考证三亚的史迹人文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