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家乡 兴教育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找回南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234
颗粒名称: 心系家乡 兴教育才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230-2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叶保山是一位年过七旬的新加坡琼籍侨胞,经营波波鱼丸生意,并长期资助家乡海南的公益事业,特别是在教育方面。他的牵挂让他年年都要返回家乡,这项行程他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二十几年。他的身上处处表现出了华侨辛勤朴素的优良传统。他被授予“爱琼赤子”称号,成为海南的一位杰出华侨。
关键词: 叶保山 人物传记 海南

内容

2018年4月初,侨乡文昌迎来了第七届海南南洋文化节,为侨乡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在南洋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美味侨乡”特色美食展销品尝会上,一位年过七旬的和蔼老人,兴趣盎然地流连其中。近年来,他热情地把新加坡的特色美食引到海南,为“魅力侨乡”增光添彩。不仅如此,他对于家乡的公益尤其是教育事业的长期资助历经22年从不间断,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赢得了地方民众的高度称赞。他就是琼籍新加坡侨胞——叶保山。
  牵挂家乡的“爱琼赤子”
  这里是“美味侨乡”特色美食展销会现场,井然有序的摊位,琳琅满目的美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展。在人头攒动的展销会现场,我们见到了慈眉善目的叶保山老人。他是新加坡第二代琼籍侨胞,虽然已逾古稀,有一份牵挂让他年年都要返回家乡,这项行程他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二十几年。几年前,他敏锐地发现了新加坡鱼丸在海南市场的商机,便开始涉足餐饮业。
  “这次回来是推销这些波波鱼丸,我们这些鱼丸和中国的其他鱼丸有点儿不一样,只要吃一次就一定会记住的。”波波鱼丸口感细致柔滑,在新加坡特别是在青少年和儿童群体中备受欢迎。波波鱼丸独特的制作方法,使它成为家居和宴席菜谱中的美味,受到新加坡民众的青睐。“波波鱼丸在新加坡很有名。鱼丸的馅,可以煮汤、煮菜、炒饭。”
  波波鱼丸是叶保山从事美食生意在海南的一次大胆尝试,在本该安享天年的岁数,他还在商场上奔忙着,他的身上处处表现出老一辈华侨辛勤朴素的优良传统。因为是家中的长子,叶保山早早就背负起长兄为父的角色,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他从小喜欢制造业,从机械专业毕业后,他成为机械行业的工人,在工作中积累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是新加坡的快速发展时期,步入而立之年的叶保山也正值创业的黄金岁月,他瞅准机会,联合几位好友,创建了人生中的第一家私人公司——亚洲机械私人有限公司。“我们是做冷气的,水泵,还有太阳能,这些东西就卖给船工厂、房地产,新加坡的飞机场也是我们做的,新加坡的地铁十之八九是我们做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从最初的4个人发展到如今拥有150人参加工业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历经近半个世纪,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一带乃至中国、日本等世界各地。事业稳定以后,随着游历的增加,叶保山对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远方的故乡海南产生了与日俱增的牵挂。“我很想海南,因为我的父亲是从海南岛过去的,想回来海南做一点公益。”
  他生于新加坡,却挥不去故乡的云。父辈的摇篮,牵动着他寻找的脚步,在那个僻静的山村,他捐资助学22年从未间断,被授予“爱琼赤子”称号。
  慷慨捐资建学校
  故乡,是华夏儿女心中永远的港湾。叶保山尽管生长于新加坡,也同样继承了长辈们不忘根本的家国情怀,每年都会带着家人回到文昌老家。在寻根探亲之余,他和家乡的一所山村小学结下了难解难分的情缘。1996年,叶保山回乡探亲,目睹了联成小学几近凄寒的现状:校舍陈旧,到处是断砖破瓦,有的门窗早已不复存在,露出了凌乱的灰浆和砖头,满目的瓦砾仿佛野外荒地。此情此景,令叶保山坐立不安,他觉得自己不能坐视不管,没多久,一座新建的校舍拔地而起。
  “一下雨,学校就漏雨,所以我帮忙盖了这个学校,我会常常回来看这个学校,看他们小孩子读书进步不进步,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忙的。”从1996年起,联成小学成为叶保山的牵挂,他年年返乡,给学校以慷慨的资助。此外,他还组织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前来联成小学进行支教,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发展部负责人林伟豪说:“这是我第三次带学生来到这间学校,我们的目的就是服务、学习,带新加坡的学生来到海南,和中国的小学生们做一些互动、支教,搞一些活动,可以互相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包哲礼也是支教的一员,“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青少年能体验在国外的生活。”
  在长期的助学过程中,也曾面临困境。2011年初,由于学生数量少,联成小学已经被政府教育部门列入计划撤并的名单。叶保山得知情况后,立即慷慨斥资30万元,用于完善学校食堂和其他校舍的建设,还追加资金用以购置图书、定制校服、为学生们提供免费午餐等各项资助。由于一系列优惠条件的吸引,到了秋季招生的时候,入学人数猛然回升到了180多人。在叶保山的帮助下,联成小学的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附近的孩子们再也不用摸黑起床,赶十几里路前往异地求学了。那些贫困家庭的子女们,脸上重新荡漾出了快乐的笑容,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憧憬着生活的未来。
  经过长期的建设,如今的联成小学,是一所配置完备的乡村美好校园。学校中央的叶保山教学楼,以宽敞舒适的环境,展示着一位老人慈善而博大的胸怀。在老人的厚爱下,近年来,学校用笃实的教育,浇灌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也逐渐培养出优秀的学子,给了叶保山真诚的回报,令他万分欣慰。“2017年,联成小学有一个学生考到文昌中学,我真的很高兴。”
  从联成小学考上海南重点中学文昌中学的学生,名为伍书冠,他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给学校和叶老先生带来了喜讯,成为2017年夏季联成小学的热点事件。
  助教奖教,是叶保山对联成小学实行的教育奖励制度。2017年7月,为了更好地鼓励师生,叶保山给考上重点中学的伍书冠予以1万多元的现金奖励,此外,他还盛情邀请全体教师、学校董事、学生伍书冠等十余人前往新加坡观光旅游,成为当地乡里热议的新闻。“给他们加油,希望多一点孩子可以考进文昌中学。”
  寄希望于家乡学子
  作为第二代侨胞,叶保山对祖籍文昌市昌洒镇联成村委会可谓用情至深。从1996年到2018年,他累计资助联成小学共185万余元,年均将近10万元。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今天的联成小学,学校食堂设施优良,师生宿舍宽敞舒适,新添置的教学用具先进齐全,校园实现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对于学校的未来,叶保山寄以殷切的期望。
  “现在联成小学有一百多个学生,我希望有多一点学生进去文昌中学。我也希望小孩子长大了以后不要忘记联成小学,做个好人。”
  在联成小学两侧的图书室和宿舍区,每扇门上都有以人名命名的牌匾,上面刻下的都是曾经资助过学校的恩人的名字,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华侨身份。联成小学的校董会和师生们以这样一种醒目的方式,感恩着每一位帮助过学校的人。“我心里面是喜欢做这个的。”
  秉承着老一辈华侨的传统,“为家乡做点事”是叶保山多年来的良好愿望。除了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在医疗卫生事业和餐饮行业的投资兴业等方面,都留下了他热心回馈的身影。由于在捐款赠物兴办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造福家乡等方面的突出贡献,2006年,叶保山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爱琼赤子”称号。
  在荣誉面前,叶保山对家乡的发展和公益事业更加倾心尽力。他22年的坚守,不是一句轻松的承诺,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当,托起了一座乡村小学希望的阶梯,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迎接明天的光辉。这么多年来,回家的路,他已数不清走了多少趟,每次的归途,常常刷新的变化让他欣喜和骄傲。不久前,他特意带上孩子和孙子回乡探亲,寻根问祖,他要把这股浓烈的乡情融进子孙后代的血脉,代代相传!
  在侨乡文昌,尊师重教的传统由来已久,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这一优良传统的形成,离不开当地华侨的大力倡导。教儿读书,谦恭执礼,是华侨们数百年来的共识。文昌遍布城乡的中小学,几乎每所学校都镌刻着捐资助学的华侨的芳名。从百年名校文昌中学早期的募资创建,到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来大规模、全方位的侨资助学,文昌人知道,教育有难处,只管找华侨,家乡的教育事业,是当地政府的百年大计,也是华侨们回报家乡永远的情结。美好的校园,宽敞的学堂,到处凝结着华侨们火热的赤子深情。

知识出处

找回南洋

《找回南洋》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主要以人物口述的形式,从家族的荣辱兴衰反映南洋华人发展历程,拟选具有南洋背景、良好家世传承的名人家族,重现华人在南洋开拓发展的历程与各时期生存状态,以及其奋斗过程中逐步凝结建立起来的家风家训,通过其具体故事、事例来讲述其家风传承给后人成长带来的重要影响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叶保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