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找回南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214
颗粒名称: 巾帼不让须眉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107-11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马来西亚琼籍华人、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周美芬的成长经历和个人生活。周美芬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接受教育,并学习中国武术和日本柔道。她热爱写作,18岁时成为走南闯北的记者,并在中学毕业后担任独中教师。后来,她逐渐转向政治事业,通过参政和社会工作来推动妇女权益和社会平等。文章还介绍了周美芬对于教育、创新和社会民主的看法。
关键词: 周美芬 人物传记 马来西亚

内容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加上教育、资讯的普及,女性在社会参政、贡献才智等方面的机会得以大幅度增加。放眼当今世界各国,女性不断地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突破,她们的成绩越来越亮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马来西亚,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仗义执言,敢做敢当;她睿智、理性、真诚,对国家发展和社会民主有着独立的认知,人们称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这位传奇女性就是马来西亚琼籍华人、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周美芬。
  母亲独立的女性思想在她心中播下了种子
  6月的吉隆坡,骄阳似火,热浪扑面而来,仿佛传递着主客之间的盛情。应约来到周美芬的住宅,主人家中大大小小的奖杯耀人眼目,墙上一幅题着“巾帼不让须眉”的书法作品,尤其让人肃然起敬。虽然是初次见面,主人对来自家乡的客人表现出了亲人般的热情。一番寒暄之后,周美芬在愉快的气氛中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在槟城出生的,3岁时就随着父亲移居到吉隆坡,然后在雪兰莪州一带长大。”周美芬的父亲周怀铣虽然学识不高,对饱学之人却怀有朴素的敬意,老人家对周美芬姐弟的学业始终严格要求,周美芬从小就在华文学校接受启蒙教育。而母亲郑爱霓是一位富有主见和独立要强的女性。不能不说,周美芬的秉性,是她母亲形象的生动投影。
  “虽然我母亲本身读的书不多,但是我觉得她对我个人成长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她很有女性主义,她让我从小就学习中国武术来防身自卫,她说女性必须要能够自我保护。”
  在母亲的管教下,周美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中国武术,进入中学以后又开始学习日本的柔道。柔道最终成为周美芬长期坚持的科目,她曾获得柔道黑带段位,拿摔翻滚,可谓身手不凡。谈起这些,她轻描淡写地表示自己只会一些花拳绣腿。真正让周美芬着迷的,是伏案写作。传统文化的熏陶,青春激情的飞扬,让她笔下生辉,刚刚中学毕业就成为走南闯北的记者,文章屡屡见报。
  “我比较喜欢中文,我以前是报馆的专栏作者。我真正学习写作是中学毕业之后做记者,18岁我就去做记者了,做了大概6个月,然后去读大学,回来再做5个月,然后就去教书,在独中教书教了一年半。”
  走出大学校门的周美芬,意气风发,多次变换社会角色,记者、教师、香港亚洲电视台广告宣传经理,短短几年,她不断刷新自己的履历。5年之后,她在马华公会妇女青年组成立初期担任秘书,过后出任时任马华妇女组主席拿督邓育桓副部长的机要秘书,正式步入政坛。
  1999年和2004年,她两度当选国会议员,并在2004年进入内阁,出任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政务次长。此外,她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包括2004年马来西亚青商会颁发的“十大杰出青年奖”、2005年雪兰莪州苏丹册封的“拿汀巴杜卡勋爵”、2006年台湾政治大学颁发的“马来西亚杰出政大人奖”等。在荣誉面前,她仕途腾达,2009年受委上议员,升任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人们对这位年轻的政坛新星的一片喝彩声中,2010年,周美芬闪电宣布辞职。
  远离政坛,波澜不惊沉浸学术
  “很多人会认为我很傻,因为很少人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够成为副部长,还成了当时马华公会的全国妇女组的主席,还当上议员,这些都是很多人追求而得不到的东西。但是那个时候我只是觉得履行我的承诺辞职而已。”
  周美芬的辞职引发马来西亚社会的一片哗然,有人认为她是在自毁前程;也有人认为她身为一个政治人物,如此举动未免意气用事。但是,对周美芬来说,这些舆论丝毫没有成为她的心理负担或左右她的选择。她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洒脱地投入了新的天地。
  “如果我认为我做了不会有任何的后悔和遗憾,或者我做了不会带来任何的坏处,反而不做会带来遗憾的话,那我就会勇往直前地去做。所以我觉得人生更重要的,在富和贵之间,我觉得贵是最重要的,就是说我不求黄金万两,但求人家对我的人格、对我的贡献有所肯定,那种尊重才是发自内心的。”
  离开政坛后,周美芬从容地选择了在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继续修读研究生。在远离政坛喧闹的3年时间里,她一头扎进了学术的领域,静心翻动书卷,梳理往日的风风火火。在外人眼里,她也许是消极遁世,但周美芬的内心却波澜不惊,安然于恬静中的快乐。
  “读书会让人感到非常地兴奋,同时也很充实。从政的时候,很少有机会能够安下心来,真正地去读书。所以,我暂时离开政坛的那3年,本身在知识方面增进不少。”当外界的困扰纷纷退却,内在的自我徐徐升华的时候,常常也是人生“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眼前的风景会豁然宽广。
  在周美芬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她作为一个曾经的政治人物,以睿智的眼光审视许多历史中的政治现象,她的课题原本是选定“从历史的语境看华人社会在马来西亚的政治倾向”,由于课题太大,加上当时学校正在编撰马来西亚的500位名人传记书籍,导师建议她从中选择女性代表人物之一的林碧颜作为自己的论文主题。当周美芬接受建议,走进林碧颜这位马来西亚历史上著名的律师和外交家的世界时,她们之间似乎心有灵犀,在穿越的历史时空中神交碰撞,激起了周美芬内心深处的思想火花。
  “写她所经历的这个历史的历程,我其实是在重温马来西亚的百年历史,还有那时候的马来西亚社会运动,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整个轨迹,我都在跟随,而且她也刚好是一个真正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她比很多男性都优秀。”
  周美芬从研究中认识到,作为在马海外华人代表人物之一的林碧颜,在促进马来西亚多元种族互谅与融合、共建马来西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着不容抹杀的历史功绩。受到林碧颜事迹的鼓舞,周美芬开始策划编著自己的书,书名为《风华策动》。该书通过访谈的方式集撷了十位女权运动人物的精彩语录。书中人物没有肤色、种族、语言文化的界限,内容脱离狭隘的女权运动,深度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留下了大量富有见地的思考。
  “我一直觉得女性不应该被刻板印象化,我进入政府的部门,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在妇女部,但是我不应该只能够在妇女部,我还可
  以在其他部门。尽管作为女性从政者,我会对女性课题比较敏感一点,也会对它有一定的使命。”三年的书斋沉淀,周美芬以论文《林碧颜与她的时代》为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上了一个段落的句号。
  重回政坛
  2014年,走出象牙塔的周美芬复出竞选马华副总会长成功,再次受委出任上议员,重返马来西亚内阁,二度担任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此时的她,担负着更多的责任,进行着更深的思索。
  “我有点工作狂,在职务上时,会去推动很多的社区服务,到原住民村去服务,去办‘华萃艺术节’,成立马来西亚华社文化艺术咨询委员会……”
  周美芬身兼数职,她是马华的副总会长、社会发展委员会主席、马华中央党校的校长和马来西亚华社文化、艺术咨询委员会主席。强烈的责任感,多角色而多层视角的思维优势,使她对一些工作具有及时的前瞻性认识。在她竞选马华公会副总会长之前,她直率地向总会长提出推动党政教育工作的意见,受到高度重视并予以积极采纳,为她日后的新政举措埋下了有效的伏笔。“回到政坛之前,我就在思考这个党怎么样才能够继续有序经营,怎么样才能够走下去等问题。我希望我未来能够推动党的政治教育工作。”
  以华文教育为根基的周美芬,十分在意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沉醉于传统文化的优雅世界。在她的家中,中文墨宝和传统典籍琳琅满目,置身其中,如沐古风,与圣贤先哲为伍,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周美芬不同寻常的情怀。
  “我去黄帝陵的时候写了一句话叫‘知本源,然后进退有据’。因为我觉得人必须饮水思源,人必须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当我知道我的源头来自哪里,当我尊重历史、了解历史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然后我也知道我应该做怎么样的一个回应,才是最合理合情,同时也能够是最恰当的。”
  横贯欧亚美等各大洲的“一带一路”蓝图,在马来西亚激起了千层浪。据不完全统计,在马来西亚官方注册的、以“一带一路”为主旨而命名的团体,至少有几十个。对此,周美芬从中马两国关系、华人的社会影响、经济规律的因素等方面畅谈自己的看法和满怀的期待。中国和平崛起的复兴之路,海外赤子殷殷的期盼之情,在此汇聚交融,共同诠释着“天下大同”的远古梦想。
  “第一当然是市场经济的力量,第二更重要的就是我们马来西亚华裔和中国的地缘血缘关系和情结使然,所以马来西亚政府最近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这个阶段。在马来西亚华裔的眼中,大家是感到非常欣慰和开心的,所以我们也希望马中两国的关系,能够持续地发展,持续地提升,马来西亚也能够从‘一带一路’的计划当中和中国一起同步地成长。”
  周美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智慧,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发出声音,让人侧耳。她在自己编撰的《风华策动》里这样写道:“女人的美丽来自智慧,来自对生命价值的坚持。”祝福这位美丽的琼籍半边天未来之路一切安好。

知识出处

找回南洋

《找回南洋》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主要以人物口述的形式,从家族的荣辱兴衰反映南洋华人发展历程,拟选具有南洋背景、良好家世传承的名人家族,重现华人在南洋开拓发展的历程与各时期生存状态,以及其奋斗过程中逐步凝结建立起来的家风家训,通过其具体故事、事例来讲述其家风传承给后人成长带来的重要影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马来西亚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