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归侨箱子,一片爱国丹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找回南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202
颗粒名称: 两只归侨箱子,一片爱国丹心
分类号: K825;D634.2
页数: 6
页码: 029-034
摘要: 本文介绍了自明末清初以来,华南沿海地区的人们为了谋求生存而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形成了早期海外侨胞群体的历史背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华南地区大量人口下南洋,到了民国初期,下南洋的人数达到历史上的高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东南亚国家实行排华政策,使华侨难以在当地生存,不得不返乡。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两只归侨箱子,它们见证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华侨回国的故事。
关键词: 华侨 历史 海南省

内容

明末清初以来,华南沿海地区的先民为躲避战乱或谋求生存,在各种各样因缘驱动下,沿着“海上丝路”漂向了东南亚各国,构成了早期海外侨胞中的一个重要群体。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允许西方国家在华招募工人,华南地区大量人口开始下南洋去往东南亚各国,到了民国初期,由于战乱,下南洋的人数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受西方反华势力的影响,东南亚国家对华侨采取一系列的排华政策,使华侨在当地难以生存,他们不得不踏上了返乡之路。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华侨响应祖国的呼唤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我们发现了两只归侨箱子,它们便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见证。
  铁箱之辱
  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的展览馆里有这样一只箱子,铁皮制,通长71厘米,通宽38厘米,通高25厘米,箱盖上有两条凸出的方棱,箱盖与箱体连接处有凸出的边沿,可见三角形图案纹饰。箱体外无漆,有波浪形条纹,呈自然铁锈色,箱体内涂有一层细腻的红色漆面。此箱品相完好,做工精湛,是兴隆华侨农场职工、马来西亚归侨陈春成捐赠的。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刚刚恢复生产建设,美国便对中国的邻国朝鲜悍然发动了战争,国内外局势相当紧张。这时西方列强更是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反华潮,企图对中国进行打击和经济封锁,东南亚有一些国家也跟随西方列强,采取了一系列的排华措施。1951年,已经在马来西亚扎根安家的大批华侨被驱赶,他们不得不踏上重返祖国之路。有的难侨甚至是两手空空便被撵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
  陈春成祖籍广东揭阳,早年他的祖辈随着下南洋的船只来到了马来亚,经过几辈人的努力,他们在马来亚已属殷实之家,经营农场,种植烟叶、药材等作物。1950年,马来亚政府怀疑陈春成是马来亚共产党,于是一把火把陈春成家点燃,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陈春成因外出办事才得以幸免,他的父亲被当局抓进监狱,一年后因查无实证才得以释放。随后他们一家被马来亚政府驱逐出境。离开马来亚时一家老小仅仅带着这只铁箱就被迫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他们带着屈辱在海上漂泊了7天7夜,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归国难侨进行安置,由于马来亚难侨中海南籍的较多,国家决定把归国的难侨大部分安置在海南,于是在1951年成立了海南兴隆华侨农场。由于当时海南还隶属于广东省,便由广东省委派三名干部带领陈春成等700多名马来亚归侨,分三批抵达兴隆。他们抵达兴隆后便开始了生产自救,自力更生开垦荒田,建设自己的新家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曾先后到兴隆华侨农场看望归侨并给予他们鼓励。兴隆华侨农场经过归侨们数十年的建设,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以其独特的归侨风情、温泉度假和兴隆咖啡闻名海内外,成为中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
  这只铁箱跟随陈春成一路走来,它见证了陈春成所代表的华侨在那一特定时代所受的屈辱,也见证了归侨们从受歧视到成为国家的主人的过程,正如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诗人郭沫若面对兴隆的青山秀水,为赞颂广大归侨不畏困难,创建家园的精神所题写的那首诗中描写的那样:“去国迢迢作客佣,归来重作主人翁。卧薪尝胆同舟乐,自力更生创业雄。”
  木箱之荣
  更令人感叹的则是收藏在海南省农垦博物馆里的另一只箱子。它看上去极其普通,木箱无漆,无纹理,通长76.5厘米,通宽45.5厘米,通高37厘米,呈木本色。然而这只在世人的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木箱,就如同它朴实无华的主人一样,默默地承载着新中国橡胶垦殖史上的奋斗与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军事与经济封锁,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进口更是难上加难,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决定打破国际上的封锁,建立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当时国际上的植物学专家观点是:橡胶树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内,北纬17。以外的地区橡胶树是不可能成活的。海南正处于北纬17。以外。时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叶剑英亲自挂帅对华南地区进行考察调研,得出只有高州、雷州和海南可以发展橡胶种植业的结论。这只木箱正是此时出现,它连接着一段新中国橡胶事业发展的历史。
  这只木箱是爱国华侨雷贤钟的遗物。雷贤钟(1903—1984),福建古田县梅平村人。1923年,20岁的他迫于生计下南洋,来到了马来亚为当地雇主种植橡胶谋生。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和奋斗,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橡胶园和林场,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庄园主,过上了优裕富足的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马来亚,雷贤钟获悉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华侨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消息,特别是听说国家要在海南岛大力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以对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便毅然决定回国效力。1953年,雷贤钟带领18名橡胶工人率先回国,在崖县(今三亚)藤桥一带开垦荒田种植橡胶,并投资设立了“侨福垦殖公司”,决心为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做出贡献。回国后他发现海南岛原有的橡胶树胶水产量极低,于是决定从马来亚引进东南亚天然橡胶的优良品种。
  1955年11月,雷贤钟变卖了在马来西亚的全部家产,领着全家老小11口人,带着18种橡胶良种共200多株胶苗以及一些橡胶芽条和种植橡胶的工具,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英国“海后”号客轮,踏上艰辛的归途。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策,橡胶是战略物资,封锁更加严密,当时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凡将橡胶产品或种苗带出境者将被处以死刑。雷贤钟为了祖国橡胶产业的发展,冒死把橡胶种子、芽条精心包裹好藏到了木箱中带上归途。南海炎热的天气和漫长的海上航行,对种子和芽条的存活和保鲜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雷贤钟最担心芽条受损,白天不敢妄动,夜里他把箱子悄悄拿出来淋上淡水,再悄悄伪装包好放回去。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航行,躲过了海盗、避开了关卡、战胜了风浪,这批寄托着希望的优良品种终于在海南岛上岸。在雷贤钟的精心呵护下,这些种子与芽条的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
  雷贤钟带回橡胶良种的好消息传到北京后,全国侨联主席陈嘉庚特地从北京来到海口看望了他。1956年春,雷贤钟作为优秀华侨代表来到了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称赞他所带回的橡胶良种比金子还贵重。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还专门给雷贤钟发来请柬,在“全聚德”烤鸭店设宴感谢他。国务院还授予他一面“开荒垦殖,热爱祖国”的锦旗。
  魂牵梦萦橡胶林
  雷贤钟引进的橡胶良种,其中一个平均单株年产干胶6至8公斤,比海南本地实生树产量高出4倍多。此后广东、广西和云南的各橡胶农场全面引进雷贤钟带回并培育的橡胶良种。上世纪80年代,仅海南垦区就种植雷贤钟引进的良种200多万亩。雷贤钟为改变中国天然橡胶落后的面貌、为中国的橡胶产业迅猛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橡胶王”。雷贤钟在“文革”中虽然也饱受迫害和折磨,但他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却丝毫不动摇,他坚守在海南的胶园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智和汗水,直至1984年病逝。按照老人的遗愿,他被安葬在胶园中,至今仍然守望着这片让他魂牵梦萦的橡胶林。
  这只被雷贤钟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木箱,装载的不仅是200多株比金子还珍贵的橡胶苗,更载着雷贤钟那一代归侨的赤子之心。在今天看来不起眼的一只木箱,却承载着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两只箱子跟随它们的主人,一起经历了风雨、经历了艰苦岁月、经历了命运的跌宕起伏。虽然归乡的缘由不同,但它们共同见证了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它们所代表的归侨们建设祖国的碧血丹心。

知识出处

找回南洋

《找回南洋》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主要以人物口述的形式,从家族的荣辱兴衰反映南洋华人发展历程,拟选具有南洋背景、良好家世传承的名人家族,重现华人在南洋开拓发展的历程与各时期生存状态,以及其奋斗过程中逐步凝结建立起来的家风家训,通过其具体故事、事例来讲述其家风传承给后人成长带来的重要影响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