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天淘沙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57
颗粒名称: 小洞天淘沙记
分类号: K928
页数: 3
页码: 224-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在1983年领导崖县文化局干部和民工重新修葺三亚市南山风景区中的著名景点“小洞天”的经历。文章详细描述了清理场地、淘沙任务以及修复石刻等过程,并赞美了最终完成的美丽景点。
关键词: 小洞天 三亚南山 修缮 淘沙任务

内容

小洞天,位于三亚市南山著名风景区。
  据史载,小洞天口有两个,南边洞口面朝大海。它原是一壁巨磊,状如石屋,因南宋时吉阳(今崖州三亚市)军守毛奎题刻“小洞天”并款在其上而闻名。
  1983年,人民政府勤政体民,业绩斐然之一便是重视崖州文化,拨款重新修葺“小洞天”风景区。
  当年我在崖县(今三亚市)文化局主事。八月那一天,我领着崖县文化馆干部林尤壮等人,从三亚乘车到南山上落站下车,徒步八公里后便开始踏着荆棘小径,来到了“小洞天”脚下。
  “小洞天”竟然不见洞。真是“沧海桑田”,洞口早给海潮滚打进来的海沙和山体滑坡的山沙给填满堵死了。洞前沙丘很高,遍地荆棘丛生,目前只见一壁巨磊耸立在沉寂的沙滩上争雄着。
  我们终于找到了洞口的位置,然后确定了淘沙所用的工具。第二天,便组织民工进场,同时又从崖城购买了淘沙用的手推车、铁铲和其他工具。由于山路崎岖难行,6部手推车,从高山村路段,便用人力艰难地推进了“小洞天”工场。
  工棚就搭在“小洞天”附近。外地民工,携妻带儿,孩子一大堆,70多人,人气颇旺。
  我们首先清理场地,披荆斩棘,先把洞前的灌木杂草用刀镰除掉,再把一个个沙丘搬走。沙滩上不能推车,所做的一切皆靠人肩来挑。为了不使海潮“卷土重来”,堆放点我们选择在离“小洞天”西侧较远的“死胡同”——一个湾角里停放迁出来的海沙和杂物。
  为了减轻民工的劳动强度和加快淘沙速度,我们推行了“两次革命”的进程——组织推车队和挑沙队,先用手推车把海沙从洞里推出了洞外,再由挑沙队用竹箕一担担地挑走。由于烈日蒸烤,海风侵蚀,不过几天,淘沙民工,个个真像头发白昏昏的海翁。
  我们和民工们一起“三同”在工地上,晚上大家似蒜头般的,你挤我挨地都睡在工棚里。“小洞天”的傍晚,蚊阵如人赶集。崖州农谚曰:“蝇成市在朝,蚊成市在暮”,它们“摇旗”呐喊着向我们的工棚扑了过来。正当此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老鼠也伸头探脑地爬将过来,掀锅揭盖,大肆作乱。这一情景,使我想起了韦庄《不寐》诗:“蚊吟频到耳,鼠斗竞缘台”的句子。特别是那些长脚蚊,形似蚱蜢,当地人说,南山蚊呀大如升,三只重五斤。它们振翅飞来向我们进攻时,所发出来的巨大声音,真是震撼山谷。前人所谓的“蚊雷”,我过去总以为是一个文学夸张的形容词,如今身历其境,才知道它的确切性。
  “小洞天”的淘沙任务,历时10多天终于完成。经过修葺整装,洞前洞后均梳理得眉清目秀,体态绰约多姿,海风从洞中吹过来,凉爽愉悦,沁人心脾,顿时令人生发出“洞天福地”洞中别有天之感悟来。
  最后我们遵照专家学者“整旧如旧”的建议,落架修葺毛奎所书的“小洞天”石刻时,我们采用去垢保洁剂保持石面光滑后,便小心翼翼地用小铁凿加深原来的字体。接着上漆、油光、压蜡,使石刻鲜明亮丽,更加具有个性感,使其在气质和风度上,更加古朴典雅,隽秀雄伟,令人观后心旷神怡,因此游人常常朝发夕至,鱼贯而行,流连忘返。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