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阿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50
颗粒名称: 初识阿成
分类号: I267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朋友聂鑫森先生告知作者他的朋友阿成已到三亚,但是联系阿成时一直未果,阿成后来发表了文章《看上去不太美》,但是一直没有露面。最终,阿成和女儿到达了作者家,并聊起了关于阿成的吸烟、不喝酒以及对异地风土人情等问题。
关键词: 聂鑫森 风土人情 阿成

内容

8月20日,湖南的朋友聂鑫森先生,给我挂个长话说,阿成有事已到三亚,又把阿成最近的手机号码转告了我,让我和他及时联系。因此,我一连三天不断地拨阿成的电话,结果都如“泥牛入海”。8月26日,《海南日报》发表阿成的《看上去不太美》,出语惊人,感天下体操之大慨,然而,只见文章没见人。
  28日,阿成终于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他住在丹州小区,那个地方我没去过,所以,我便请他在小区路标下,让我开车去接他。可他老在电话里执拗着要亲自来看我。结果阿成便和他的女儿若楠,沿着“路线图”,终于到了我的家里。
  那天,阿成手中捏着一把长长的折纸扇,久久不见打开使用,一会儿他便索性搁在茶几上。我问阿成,你觉得三亚热吗?他说,来前听朋友描述三亚阳光灿烂,热气腾腾,所以我带来了三把纸扇防备。我到三亚时,正是农历“七月流火”,但一点都不觉得热,因此带来的纸扇便成“道具”了。
  阿成不吸烟,可他过去烟抽得真酷,整天吞云吐雾,天天生活在“雾深火热”之中,所以,文坛上的朋友就雅称他的写作间为:“雾都”(屋)。一天,女儿若楠一推门,立刻给呛个不止,便说:爸,烟就别吸了,好吗?阿成说:爸听你的,就从今天起做“林公”禁烟吧。阿成真的“一诺千金”,果然,“捐弃前嫌”,一举成名,成了文坛上戒烟的模范。
  东北人具有豪饮的性格,然而阿成却不喝酒,他说一瓶啤酒一家四口人都喝不完。据聂鑫森先生说,一次阿成去山区参加一个笔会,主人热情好客,席间备了“三鞭”名酒酬宾。第一鞭上来,阿成问,这是什么?答曰:“鹿鞭”;再问第二鞭,又曰:“驴鞭”。第三鞭上桌,主人说:阿成这你就不必问了,这是“主编”。阿成此时如梦初醒,便大笑说“尊敬的先生大人,这‘三鞭’我全都情领了,但求先生勿寒碜我这个《小说林》主编吧!”
  阿成每到一个新地方,都想知道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南北情貌与人文精神,关心地方文化事业。因此,我便赠给他一部《崖州志》。几天后问他印象如何,阿成说《崖州志》这部志书写得很好,读后使他获得不少历史知识。东北和古崖州一样,都是历代朝廷流放宦官的地方;所不同的是:一南一北,一热一冷。接着我趁机切入文学方面的话题:
  现在有人说你是文坛上的“前卫”和“后现代”。阿成一听连忙摇头并谦虚地说:“不,不,不!我只是按照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去写作而已,我不喜欢说什么‘流派’和‘风格’。”
  9月9日,阿成离开三亚飞黑龙江。临走前我想送他上路,他则坚决不让。因此,我只好在电话中和他约好,回首三亚相见时,烦他再给我讲东北人大澡堂里裸洗,冰天雪地里狩猎和杀年猪的故事……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聂鑫森
相关人物
阿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