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珍贵的礼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49
颗粒名称: 一份珍贵的礼物
分类号: J292.3
页数: 3
页码: 198-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郭沫若先生的书法艺术及其文化底蕴。从其人生经历和书法实践出发,阐述了其作品苍劲有力、洒脱奔放、气概豪迈、热情倜傥等特点,以及运笔之法在于“回锋转向,逆入平出”八个字,并提到了他创造的个人风格——郭体。通过书法艺术,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和对朋友的真诚,传递出人格精神的感染力。最后,提到了郭老书写的牌匾、楹联在各地名胜古迹中的传承和影响。
关键词: 郭沫若 书法艺术 文化

内容

2003年11月11日,郭平英先生(郭沫若女儿,郭沫若纪念馆馆长)给我寄来了《郭沫若书法艺术》光盘。这一光碟映时40分钟,它是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10周年活动而专门摄制的。
  这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礼物。稍有空闲,便约书法爱好者共同分享郭老书法艺术的真谛。
  1926年,郭沫若投笔从戎,经历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枪林弹雨,后曾旅居日本。他在异常窘迫的环境中,便把目光转回对中国古代社会、甲骨本、钟鼎文的研究。而《甲骨文字研究》和《两周金文辞大系》等传世经典专著,即便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审视,一本本沉甸甸的书稿,就放在你的面前,也堪让学界叹服。从书稿上看,其笔墨之凝重,使素纸生辉,其规模之宏大,非一般人所及。且有不同书体的变化运用,却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
  从《郭沫若书法艺术》里我们了解到,郭老早年接受过非常严格的传统教育,临摹碑帖是当时私塾和旧式学堂的必修课。郭沫若青年时期就喜欢苏东坡的草书,孙过庭的书法。郭老留学日本后不久,就以一个充满浪漫的诗人形象,活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下。
  通过影片画面,我们同时看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郭沫若和傅抱石、关良、李可染等人,相聚一起,商讨救亡大计,在各处题诗作画,举行义卖,利用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鼓舞国人浴血奋战的决心,赋予书画艺术以新的生命。
  郭沫若作为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国文联第一任主席,在他诞辰110周年之际,他曾经直接领导或者有过紧密工作关系的五个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文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在北京举办了郭沫若书法艺术展。这些都是对他的科学和艺术成就一种最好的承认形式。
  郭沫若书法,苍劲有力、洒脱奔放、气概豪迈,热情倜傥。由于人生经历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渊博,为他书法艺术奇葩的绽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通过书法,通过笔墨,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寄托对朋友的真诚,使人从中得到艺术创造的愉悦与享受。
  郭老爱古而不泥于古。他在书法艺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才是他的兴趣所在。在半个多世纪的书法实践中,他消化吸收了历代书体的风韵,总结出运笔之法在于“回锋转向,逆入平出”八个字,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即今天人们乐于称道的郭体。
  创造是艺术的生命之举。1961年,郭沫若曾经在送给夫人于力群的扇面上,书写了一首自题诗,极其深刻地道出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追求。诗曰:
  有笔在手,
  有话在口,
  以手写口,
  龙蛇乱走。
  心无汉唐,
  目无钟王,
  老当益壮,
  兴到如狂。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郭老驾驭笔墨的能力,来自日积月累的书法艺术修养。
  日本朋友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更喜欢郭沫若的书法。1964年7月,日本著名书法家丰道春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展,曾到郭老府上拜访。郭老为他写了一幅字:“日本在隋唐时代,与我国深入接触,采用中文字为其文字之根源,书法亦然,因而汇通,平假名结构,大有二王之意。欣赏天门海翁(丰道春海)书者,可知余言之不谬。”从郭老赠书日本友人的条幅里,充分地证明中日两国文字之渊源与人民感情深厚之基础。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尽管郭沫若先生已经离我们而远去,但当人们信步在各地名胜古迹的红墙绿荫之间,郭老生前书写的牌匾、楹联,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视野。它给人们传递着通达深厚的文化积淀,真实的时代气息,鲜明的个性张扬,并且传递出最为宝贵的东西,那便是郭老人格精神的感染力。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