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老三亚第一首诗说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45
颗粒名称: 从郭老三亚第一首诗说起
分类号: I207
页数: 3
页码: 187-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郭沫若在1961年除夕客居三亚鹿回头椰庄的经历,包括榆林海军基地为其举办的文艺晚会,李绍珊同志赠送的礼物以及郭沫若先生的诗作。
关键词: 郭沫若 三亚 诗作

内容

在一阵阵酒香,甜味扑鼻的1961年除夕,郭沫若先生首次客居三亚鹿回头椰庄。
  为了迎接欢乐、喜庆、祥和的新年,同时给郭老祝贺新岁,榆林海军基地安排一台文娱节目,由基地俱乐部主任李绍珊同志带领演员、歌手、舞伴和乐队一行50多人,到郭老寓所椰庄演出。小李同时随身带去了他精心筛选的五光十色的贝壳和鲜艳耀眼的红豆,又以自拟诗三首敬赠郭老,表达水兵对郭沫若先生德高望重的敬慕和爱戴之情。
  郭老性情豪爽,精力过人,文艺晚会结束后回到寓所,马不停蹄,兴致勃勃地握管写就了《答李绍珊同志》五言一首:
  海角逢春节,
  天涯得好音。
  新诗多隽句,
  美贝尽奇琛。
  我是诗行者,
  君真公腹心。
  
  南疆劳捍卫,
  红豆满榆林。
  郭老诗作大气,使所有在场欣赏的人为之振奋不已。从郭沫若先生《答李绍珊同志》诗句“南疆劳捍卫,红豆满榆林”,不难看出郭老把守护祖国海防的重任,托付于英勇水兵那坚强无比的双肩之上。
  郭老的诗,情感深沉,意蕴丰富。赠友人《卜算子》一首:“初见花开前,再见花开后。赠我殷桃摘上枝,颊上红酐透。耳畔舞鸡长,眼底苍蝇斗。半盏新疆甜上心,真是人情厚。”这首词它启发着读者联想和思考,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达到了完满的思想艺术境界,令人叹服郭老惊人的高深才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切情感之深沉,从上述两首诗中可见一斑。
  郭老温柔敦厚,对人坦率无私,凡有朋友慕名前来求诗字者,他总是极其风趣地说:“精神尚好,有何吩咐。”来者如探囊取物,很容易得到郭沫若先生那波澜老成的诗作,和力透纸背的“郭体”书法。
  郭沫若先生自己坦白说:“我是诗行者”(答李绍珊同志句)。这一点诗人并不夸大。仅1961年2月14日—27日,他客居三亚鹿回头椰庄的13天里,其中就有6首是描写三亚题材的诗作。但读吉东方先生《郭沫若在三亚诗注释》,释者坐实1961年2月19日《游天涯海角》“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句,为郭老三亚的第一首诗作。其实不然。郭老在三亚写作的第一首诗,应该是《答李绍珊同志》。郭老有小序曰:“1961年2月14日晚,为农历除夕。时在榆林。李绍珊同志以海贝、红豆等赠,赋此报答。”郭老的遗篇,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因此,我愿意借郭老小序,抄此存照,以为樽前就教,共同分享其精神食粮而已。
  《鹿回头》,是郭老从兴隆农场考察归三亚两天后写的,款识1961年2月17日,为第二首;《游天涯海角》,落款日,1961年2月19日,为第三首;其余《赠冯白驹同志》《登西瑁洲》为第四、五首。这二首仅标识写于二月,第六首是《将离榆林留别》,落款日:1961年2月27日。
  我想这一首应该是郭沫若先生最后依然恋恋不舍而不忍分离时,对三亚的息息相关、挚爱坦然的表白吧!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