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哲:清风善政知崖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15
颗粒名称: 程哲:清风善政知崖州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84-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程哲任崖州知州期间,积极抚恤民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开官仓平粜,赈济饥民,兴学育才,废除儒学、岁贡花红酒席,省下经费,惠政于民。他还留心社会的美德公德教育,亲自立碑劝戒客民。此外,程哲酷爱崖州的山川,携僚属同游其间,在“天涯海角”处挥毫泼墨,为崖州的人文景观画卷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姿的色彩。
关键词: 程哲 崖州知州 农业生产

内容

清朝雍正三年(1725),安徽歙县人程哲在崖州任知州。《崖州志》载:“雍正三年五月,崖州地震。七月又震。”震后天旱,兼蝗虫食禾,米价腾贵,“斗米一金,民多饿死”。
  程哲他一到任,便着手抚黎安民,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了掌握震情旱象,他自备夫马,亲自到州西一百多里的九所、龙鼻、红墓、木棉头、翁公头、老新庄村落和诸黎峒,实地考察,了解民生,所到之处,村民扶老携幼,夹道哀告灾情苦状。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他详文禀请上宪:由海船运谷三百二十担,直接发往旱区,以救饿户;又开官仓,拨出大米二百五十担,专派震区,以恤困民。据《崖州志》载:“雍正五年,米贵。知州程哲,详情开仓平粜,民得聊生,州人勒碑称颂。”
  程哲是一位热心办学的州守。他以兴学育才为己任,尝用他的俸金买田,以赡学校。如九所社区的“乐罗社学”,是用他的俸薪百金首创的。从选校址至破土兴建,凡此种种,事必躬亲。
  他爱贤重才。闻州人颜其亮(今九所镇乐罗村)少负文名,程州守便聘为乐罗社学第一任教习。州人闻讯,便纷纷送子入学。一时执经者满帐下。
  程哲为官,善政清风。在任上时,废除儒学、岁贡花红酒席,和岁考生员、童生合用果饼费用。不修补衙门。省下经费,惠政于民。曰:官斯士者,民瘼疾苦为要。清约自持,清苦如僧。廉明方正,禁革衙门陋规。以物敬之,皆不受。
  程知州又常常留心社会的美德公德教育。雍正四年,他在藤桥市视事,就在那里亲自书写并立下了《藤桥市劝戒客民碑》,词曰:
  勿嗜酒而沉醉,勿见色而贪淫。
  勿因风而晚坐,勿披露而夜行。
  勿因饥而饱食,勿因渴而多饮。
  勿因垢而晨沐,勿因倦而昼寝。
  落款为:“雍正四年知州程哲立。”反映出他人格的高洁,心灵的正直和深沉而博大的忧患意识。
  程哲十分酷爱崖州的山川,在公务劳顿之余,携僚属同游其间。一天,他们来到了“天涯海角”。穷目烟波,海阔天空,心旷神怡,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之感。程哲兴致勃勃,挥毫泼墨,作“天涯”二字,命人刻在海边巨磊上。表现人在天涯,爱土守疆的宏大气魄,位卑也未敢忘忧国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为崖州的人文景观画卷,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姿的色彩,成为今天难得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著名景区。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哲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