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镜沅:无量功德有口皆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14
颗粒名称: 唐镜沅:无量功德有口皆碑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80-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朝崖州知州唐镜沅在任期间所做的贡献,包括排洪护城、救灾安民、修建旅游胜地、道德规范教育等方面。他以政廉风清、关心民瘼、呵护生产为宗旨,所做的善政至今仍载于州人口碑。
关键词: 唐镜沅 灾害救助 灾害救助

内容

唐镜沅,广西灌阳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任崖州知州。当年九月,宁远河山洪瀑发,地处下游的崖州城,顿时一片汪洋,城池危在旦夕。唐知州当即拨出官粮安定民心,并迅速使人排洪护城。由于河床下游淤塞,洪水一时排不出海,他自告奋勇,领着河工,到城南五里的大蛋港,开挖海口,引洪排出大海。经过两昼夜的排洪抢险,终于战胜了特大洪水,使崖州城池转危为安。
  光绪十五年(1889)八月,崖州大地,轰雷一声巨响,如天崩地坼,暴雨大作,狂风骤起,拔树卷人。相传城里一位大户太太,坐轿下乡催租,被风吹走,不知去处。特别是州西的九所(我的家乡)、望楼、黄流,被“洗劫”一空,状如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里描述的情景:“河水沸腾,百兽死去,这真是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死者尸体,不复成形。”
  当年崖州,饿殍遍野,灾民纷纷离乡背井,仅九所甲五里即逃亡42户。
  《崖州志》载唐镜沅的风灾情详文曰:“卑职自备夫马,于九月初二日,亲到九所住宿,初三日,随勘一带农田,冲成塘者,深七八尺,其成坡者,废沙堆积,并不可种稻麦。初四、初五两日,卑职独自遍历乐罗、望楼、黄流等处,地平则泛无涯,不能复开为田。九所、乐罗、望楼、黄流等地,灾民扶老携幼,男女壅道哀乞。查点户口,逃亡不少,即存者,亦褴褛不堪。”
  唐镜沅当年就住进九所民居。亲自领着这里的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灾后生产。又及时打开衙门谷仓,发放官粮,救济灾区,安定民心。
  从唐镜沅的灾情详文里可以想得出来,九所一带是个重灾区。他在这里一方面指挥排洪下海,一方面又搬沙造田。农民不知堆沙的方法,搬沙造田时他们使用“人”字形堆沙。分两排行走,从左边上,从右边下。因而人群壅塞,行走不便。且“人”形堆沙坡度大,容积小,堆上去的田沙又滑了下来,进度较慢。唐镜沅现场发现后,就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方法对灾民说,你们家里都养过鸡和鹅吧,大家尽管按“鸡”和“鹅”的样子去堆;田里埋沙薄的,可以堆成“鸡”形,埋沙厚的,就堆成“鹅”形。因鸡和鹅,体积较大,四面八方都可以同时堆沙,所以搬沙造田的进度较快。灾民们按照唐镜沅知州的方法堆沙,果然不用多久时间,宽广的田间就堆成了“鸡”形坡和“鹅”形的一座座大小不等的坡子。灾民的脑子也好使,因此他们便把像鸡形的田地称为“鸡坡子田”,似鹅状的田丘便叫作“大鹅田”。
  “鸡坡子田”,在我老家大门口附近,“大鹅田”,在我们村不足半里的东边。时经128年,今天这些田埇和田洋,仍然依旧叫“鸡坡子田”和“大鹅田”,古老的名字,丝毫从未改变。
  唐知州极为重视名胜亭阁建设。他任州事时,多次访查崖州胜迹,以建亭阁,供人游览。《崖州志》载:“光绪十五年(1889)春正月,唐镜沅闻城北四里许有热水喷泉,他马上出城视察,不久便建筑起了“既济亭”。
  在兴建“既济亭”时,唐知守废寝忘食,亲自绘图规划,几易方案,也不觉其事烦。工竣,州人请他勒石,他当即书写了“既济亭”碑记,详述建亭经过,并榜楹曰:
  风浴春怀贤士撰,
  咏筋情叙永和年。
  借王羲之永和年兰亭修禊雅集的情景,来抒发他对“既济亭”兴建盛世之情怀。
  唐镜沅还在“既济亭”的石壁上,镌自书句曰:
  谁怜崖州怀汤沐,
  空说华清赐浴池。
  从这里不难看出唐知州对崖州山水的酷爱,原是情有独钟的。华清池又怎么样?能拿来和“既济池”相比吗?
  唐镜沅,苦心经营“既济亭”,使亭里山明水秀,池中水面如镜清澈,可以捞月,为州人营造了一方寄迹在山水之间的游憩胜地。如今,亭子已废,但古味犹存。
  唐州守同时更关心对人民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为了这个目的,他在城南一里处,建立了“还金寮”,以表彰岭海大儒——钟芳之祖父——钟明,拾金不昧的美德。《崖州志》曰:“钟明,高山所人,家贫,以卖浆为业。成化间,有士舍陈姓者,持数百金止于舍旁,仓卒忘携去,为明所得。及夕,陈擗号至。明询其数,合,即尽出还之。陈感拜,愿剖分以谢。明曰:‘吾不私其全,而利其半乎?’亟投柜,吾卖浆足自给也。”
  年深日久时越五百多年的“还金寮”,它是拾金不昧的号角,它的佳语仍流传甚广,特别是唐镜沅撰镌在“还金寮”里的一副楹联:
  独留后世儿孙路,
  此是前贤义利关。
  这副对联,是崖州人的电钮,士、农、工、商,一按就着。这与唐镜沅的表彰揄扬不无关系。
  唐镜沅,主事崖州,他关心民瘼,怀忧于心,不论教育、治安诸方面,政廉风清。《崖州志·宦绩志一》载:“始下车,兴学士课,息讼安民。凡胥役士讹诈民黎者,治之不遗余力。……豁免农田荒米。凡诸善政,至今载之州人口碑。去之日,士民爱戴,袝祀鳌山书院。”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唐镜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