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重视崖州香料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10
颗粒名称: 朱元璋重视崖州香料生产
分类号: TQ65
页数: 2
页码: 7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崖州香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明朝朱元璋对香料产销和保护所做出的努力和措施,最终将崖州香料带入了全国和国际市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 朱元璋 崖州 香料生产

内容

海南多阳,一木五香。
  屈大均
  崖州大地,太阳气热,所发的精液被草木汲取后,因而枝、干、根、株,一木五香。
  崖州香料,极为地道名贵。据《崖州志》香类目载:“崖香,气味纯和,历百年而不变,以其得地道之正云。”
  《海南岛史》称:“崖州黎峒是沉香、蓬莱香、鹧鸪斑香、筏香、生香、丁香的主要产区,气香清淑,非常有名,别称“女儿香”“崖香”。相传唐代早为贡品。南宋时朝廷已设有香药院,由官方大量收购崖州香料。但官吏往往不依时价,沉香一两,仅给钱一百三十文,所以香料生产,一蹶不振,因此人民破产的很多。”宋朝末年,已经到了万劫不复的状态。
  时至明代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积极鼓励发展南方香料生产,特别是崖州的香料生产和保护,终使奄奄一息的崖州香料生产,重新又获得了飞速发展。仅香料税收,成为诸州之冠。
  朱元璋在提倡恢复发展南方香料业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产销工作,支持扶助民间的海上贸易,努力发展民间运输事业,采取民间造船官家给本,招募商人大搞海上贩运,得利后官得其七,商得其三。从此,打开了崖州香料运销大陆的门户。
  据《明史·太祖实录》卷五十五载:“洪武三年,崖州海商携带香货,预备到南京去贩卖,不幸中途溺死,有司准备点验数目,命其缴纳什一之税。明太祖知道以后,下令免税,并且命令同行之人,将死者的货物代为贩卖,所得货款,带回死者的家里去。”这便是有史以来香料第一次当作崖州名贵土产,进入了明朝皇都——南京城。
  朱元璋还全面废除了宋代以来由官吏独权买香料的“坑农”做法,实行商民直接贸易,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盘剥,严厉打击地方不法分子压价压级与抢买的非法行为,进一步维持和保护生产香料农人的利益,安定山民生产的信心。地方政府又能加强海上治安管理,派出护航官船巡察海面。官船上常常张列旗帜和金鼓,吹吹打打,以壮阵容,震慑海盗,保护行商来往安全。因此,崖州香料药材,便能顺利通过海路,远销到琉球、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日本和朝鲜等国。一时崖州成为全岛的门户港,帆樯之聚森如立竹,崖州沿海民间贸易一派繁荣,出现了崖州香料远销东南亚沿海诸国的可喜景象。因此,才有先知崖州香料,后知崖州人的社会现象。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