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名将王熀行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07
颗粒名称: 崖州名将王熀行状
分类号: K825.2
页数: 7
页码: 57-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朝军事将领王熀的抗清经历,以及他在西南地区与清军作战、收复失地的壮举。然而,在三王内讧和南明灭亡之际,王熀忠贞不渝,寻船回到故乡崖州,继续反清复明的梦想。
关键词: 王熀 抗清事迹 人物

内容

作战西南收复失地
  王熀,崖州北厢(今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人。明季诸生。胸中甲兵,作战西南,杀敌致果,收复失地,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后以军功被桂王朱由榔授总兵,掌管南明武装力量。一门忠烈,他是抗清英雄王应桃(被清军杀害)的将门虎子。
  1646年,得其父抗清死讯后,集国恨家仇于一身,满腔忠诚,便毅然投笔从戎,只身北上广东肇庆,投效桂王——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从军入伍,鏖战沙场,常以汉代马援的马革裹尸还乡的精神而自勉,奋勇恐后,身先士卒,统领兵马,与强大的清军在大西南迂回作战,以泰山倾于前,脸不变色心不跳的敢死精神,转战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湖南十多年,收复了清军占领的大片失地,才使朱由榔得从广西南宁还都肇庆。
  1648年2月,王熀在西南各方的有力支援下,打了许多漂亮仗,重新夺回重镇,因此便震惊了清两广提督李成栋、广西提抚耿献忠,反清复明,改变了朱由榔旧部前日草木随风,一败如水,东躲西藏的动荡局面,从此,桂王政权得到了十六年较长时间的稳定。
  1655年,三王内讧。三年后,孙可望反明降清,因此,清兵分三路攻陷云南、贵州,西南大后方被清军占领。此时王熀援兵救主受阻,李定国在惊慌中保护朱由榔从云南逃入缅甸,为老国王莽达收留。多少回梦里挑灯看剑,然而南明大厦将倾……
  1662年,吴三桂带清兵攻入缅甸,缅新国王莽白,将朱由榔当作礼物交给吴三桂带回昆明勒死,从此,南明皇统彻底灭亡。
  王熀忠贞节烈,正气冲天,誓死复明。因此便在同年7月领着残部,离开大路,向荒野开跋,始从云南经贵州,入湖南抵广西钦州,再到广东雷州沿海,效死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民族英雄正气,以大明兴亡为己任,率领三百名士兵,寻船过琼州海峡,最后终于回到了他自己的故乡——崖州,跋前踬后,心余力绌,去做他的反清复明旧梦……
  扎兵黎寨烧旗曲沟
  越三亚市往西行,约五十华里,便是当今风靡世界的“天涯海角”著名风景旅游区。潮起汐落,到这里的国内外观光游子们,可谓莘莘、济济、芸芸。然而,曾有几个能够想象得到:同是这个人间胜境,溯源三百多年前的风云变幻,另辟一个沧桑。此处还是泱泱华夏的“贬贤逐囚”之地,“天涯海角”还是古崖州最偏僻、荒凉、生度鬼门关的代名词。
  清朝康熙二年(1663)岁末的一天,一支仍打着明朝旗号,近三百名身穿汉饰的队伍,踏着满目疮痍的土地,披着呼啸的海风,顶着拂晓前的黑暗,兵不喧、马不嘶,悄悄地开进了这个黎村安营扎寨。这支队伍,几经浴血奋战,士兵十分疲惫,知己知彼。王熀面对百倍、千倍于己的敌众来势,而领这支民族精英兵士去苦苦拼搏,只能是以卵击石,甚至起不了杯水车薪的用处,因此,他只得一面神出鬼没地悄悄驻扎下来,一面准备继续与全国反清力量取得战况联系,再度举义起事。
  这支队伍在“扎兵村”潜居期间,纪律严明,兵士从不骚扰黎民。王熀亲率部下垦荒种田,解决衣食日需。然而,眼前大势已去,明室天下断非这二百多名散兵游勇所能挽回,只得一番哭祭之后,忍痛解散部下士兵,规劝其各自归里耕作生息。而自己更对天可表耿耿忠心至死不渝。解甲归田后,仍“生为大明人、死作大明鬼”誓不复为清民。
  据说,他当时抱着明朝的旗帜、印信、官服、绶带,一边仰天长啸、痛哭,一边沿着角岭小溪,来到“天涯海角”东侧,在一条深山沟里,将旗、印等明代遗物一一焚烧,而这条亘古无名的野山沟,便是今天人们争相观光的“烧旗沟”。因为王熀曾在这里驻兵,这个小小黎寨同时也改称为“扎兵村”,这就是今天的三亚市天涯区扎兵村委会。
  进山终身不入城市
  《崖州志》载:“桂王亡,怀印归里,遁迹黎岐。筑室水北,终身不入城市。”
  《崖州志》·艺文志三载王熀诗,现录如下:
  回崖弃家入山隐居作
  寻幽学懒结山庵,
  得避红尘哪怕岚?
  满目云山青带白,
  一湾溪水绿拖蓝。
  林花香细堪供领,
  野鸟声奇好赠谈。
  寒谷阳春应有脚,
  操觞自酌又何惭?
  “烧旗”之后,王熀再三谢绝了当地黎胞的挚情挽留,毅然投入丛山峻岭的怀抱,在重冈迭峦间寻寻觅觅,这个大自然骄子,终于发现一片山高林幽溪流长的危崖,峭岩狰狞,怪石如虎,确是个离群索居的绝佳之地。于是,他便就地伐竹、砍茅、搭寮结庐,名曰:水竹居。在嶙峋怪石间垦荒操作,过起了“刀耕火种”的孤寂生活。岁月悠悠,情怀依旧。激愤时长歌当哭,兴到时冷月弄影,经常以身为明代遗民而自豪。据《崖州志》载,中秋晚上,长空乌云,他却登上一株巨树,横卧在树杈上,仰天咏诵
  阴霾久障中天月,
  此夕中秋月复盈;
  皎洁一轮天下照,
  从今不改万年明。
  对光复明朝大业,耿耿于怀,表达了遗臣的一片孤忠。
  清康熙三年(1664)国势大定,曾使崖州知州李应谦先后两次派员,执诏进山,招抚王熀出山勤王,且许以高官厚禄,均遭王熀一一拒绝。最后对清使者当面立誓:明臣王熀,此生有口不食满清统治土地生长之粟,此生有足不踏满清辖置阡陌之路。从而,彻底、干净地将满王朝的“招抚计划”抨击个粉粹。
  王熀不仅铁骨铮铮,而且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刚烈志士。驱逐清使之后,在耕劳之余,他几乎风雨无阻,朝夕不辍地出现在往返垦耘的必由之路上,或用石块、或用岩片铺近垫远,一一重新筑砌起来。从此,他便以“种自己的田,食自己的粮,走自己的路”去维护一个明朝遗老的尊严,来保持自己高尚的民族情操与气节,直至溘然长逝。这里再引王熀一首《山居述怀》,也不难想到当年的景况:
  “手扶筇杖踏棕鞋,
  回首沧桑命亦乖。
  有饭时餐啖蕨菜,
  无油夜点照松柴。
  随缘白发身期健,
  到处青山骨可埋。
  淹没无闻嗟老矣,
  淡然寂寞旷我怀。”
  王熀的后半生,虽然逃避了清室明野的羁绊,甚至未踏近崖城一步,但一直置根于当地人民的心田之中,他从未与“穷山僻壤野人家”间断过友谊。王熀的品格、学问、道德深为当地人民所钦佩。王熀死时,撒手荒山。当地人民为了让他们心目中顶天立地的英雄继续完成未竟的遗愿,也许更重要的是,为了忘却的怀念,为了后来人的景仰,便将王熀遗体装殓入大木棺中,并且高高悬在他生前最常登临的一棵大榕树上。危崖峭岩凌空欲飞,使这位崖州史上的一代奇人,永远、永远地脱离他所厌恶的清朝统治的天下!
  吊棺岭 吊棺树
  古崖州崖城的宁远河北岸,有一个山高林深溪流长的幽静佳境,其间峭壁奇岩仞立,凌空波翅欲飞,踞威临险,鸟瞰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
  三百多年来,当地乡里百姓称它为“吊棺岭”。岭上有一株鸦噪三匝夕阳落的大榕树,人们呼之为“吊棺树”。究其岭奇,树奇,名亦奇的根本缘由,原来是当时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个名叫王熀的奇人,而他的脚印,至今仍在这一方岭石、溪、树上闪烁着神话般引人入胜的光辉,踏出一连串扑朔迷离而又发人深省的坎坷道路,遁迹深山,自种自给,死后棺吊树上。
  口传耳闻,崖州名将王熀昔日的“吊棺岭”就是今天三亚市育才乡驻地,而“吊棺树”则在乡政府西边的地角上。
  这棵大榕树,是清初“吊棺树”枯死后生长出来的“传人”。沧海桑田,地老天荒,根往下扎,枝往上长,汲取大地的营养,积蓄向上的力量,才慢慢地老根纵横满地爬,干上生干一树攀,铺天盖地地撑起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因此它被乡民称羡为“育才榕厦”。
  听前育才公社老书记简兆祥说,从20世纪60年代起,“育才榕厦”便真正意义地成为公社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公社的文艺演出,都是借用这间自然“榕厦”去完成的。
  我深深地记着,1982年10月,曾偕时任共青团崖县(今三亚市)县委书记孙治福,率领县文工团,到育才公社宣传农村中心工作时,我曾借助“育才榕厦”,在这里学走台步。(见影照)。
  “育才榕厦”,是崖州名将王熀荷恩乡里留下来的一身大义凛然的志向,和一份崇高的精神境界,所有这些高贵品质,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与发扬的。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