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北黎街下雨穿绣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097
颗粒名称: 三亚北黎街下雨穿绣鞋
分类号: I267
页数: 2
页码: 16-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北黎街的历史和北黎女人的绣鞋文化,其中包括北黎女人喜欢绣鞋和编造绣鞋谜语的情况,以及大雨淋过后绣鞋在北黎街上行走的奇幻经历。文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北黎女人的创作天才和文化魅力。
关键词: 三亚 北黎街 绣鞋文化

内容

三亚北黎街,位于三亚港旧码头“吊秤塔”附近,它的南边和旧时的“打铁街”接吻,北边与过去的“蓬莱市场”及国民政府警察局碰头。是一条南通南边海,北抵原崖县第二中学教学区的主道。
  北黎街的居民,过去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从感恩县(今东方市)北黎地区大批迁徙三亚。捷足先登,先入为主,聚居在此,故得其名称:“北黎街”。
  昔日的北黎街,虽然是一条海沙质的土路,但是路基平坦、整洁、笔直。街道两旁,摆摊设店,主要经营一些棉织品、渔产品、小百货、小五金、干果和青蔬之类的货物。生意日见商机,景色亦颇可观。
  北黎女人,喜爱绣鞋不亚于喜欢衣裙。听老三亚道,昔时的北黎妹,大雨刚刚停歇,她们就难禁内心的欢欣雀跃,即飞快地穿上五颜六色的绣鞋,招伴结党,三五成群地浪漫行走穿梭在北黎街上畅享雨游之趣,一时北黎街就变成了别具一格的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
  更为神奇的是,经大雨淋过后的北黎街路面,人穿绣鞋在上面行走,一点儿都不见得鞋底潮湿,而脚下却不时轻轻地发出“沙、沙,沙!”的声响,极富有音乐感,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快乐与愉悦,只有北黎妹子才有资格独享。
  老三亚同时告诉我,北黎女人不但爱穿绣鞋,而且她们更会编造绣鞋的“谜语”(谜底:一双绣鞋),如:
  两只小船,
  来去匆匆。
  十个客官,
  躺在舱中。
  青天白日,
  谈笑生风。
  更深夜静,
  客去船空。
  这首谜语的创作方法:用“绣鞋”喻“小船”,以“客官”比“脚趾”。晚上主人上床睡觉,脚离开了鞋子。床前只摆着一双绣鞋,空荡荡的。这个比喻,是多么的准确、形象和有趣啊!读了这个“谜语”,真的使人敬佩北黎女人的创作天才,对她们的睿智不能不五体投地。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三亚北黎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