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古代史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情怀》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069
颗粒名称: 第五部分 古代史实
分类号: K928.4
页数: 34
页码: 127-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情怀第五部分古代史实的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古代史实

内容

一、古崖州史略
  古崖州,地处南荒尽境。汉武帝时,驱驾英杰,纵横拓地万里。元封元年,幅员辽阔,帝量地以制邑,度地以民居,建郡守土,以固川厄塞。因此,他始置这个南陲异域为珠崖郡(古时行政区域的名称)。建武十九年改设珠崖县,属合浦隶。梁代时,置崖州于儋耳(今儋县)之义伦村。隋朝大业三年,又复汉时珠崖郡。六年改为临振郡,领五县。其中延德、宁远二县,即令崖州
  之地。越唐代,武德五年,改临振郡为振州,同时增置临川县。贞观二年折延德县,置吉阳县。天宝元年改为延德郡,增置落屯县。至德元年改宁远郡。乾元元年,又复为振州,领县五:宁远、延德、临川、吉阳、落屯。经隋历唐,一增一改,崖州区域越来越大。五代时,沿用唐制。宋朝开宝五年,始改振州为崖州,隶琼州。熙宁六年,降为珠崖军,废吉阳县为藤桥镇,宁远县为临川镇。政和七年,又改珠崖军为吉阳军。绍兴六年,复置宁远、吉阳两县。
  查阅州志,考其图籍,据郝《通志》载:宋之崖州即今为崖州,非古之珠崖,亦非隋唐之崖州。又《旧府志》曰:崖州为州为郡,迁转凡四。汉武初治今琼山之石陵村。梁治儋耳(今儋县)之义伦村。唐治琼山之颜城。即今张吴之颜村。宋以振州为崖州,乃今之崖州。
  元朝时,又改振州为吉阳军,后省吉阳县。明朝洪武元年再改为崖州。属琼州府、隶广西。三年改隶广东。清代沿袭明制。至光绪三十一年,升崖州为直隶州,归中央直辖,下领四县:万县(今万宁县)、陵水、昌化(今昌江县)、感恩(今东方县)。
  民国元年,国民政府废直隶州复崖州。九年,因海崖之滨盛产珍珠,官府取珠崖和古崖州之义,始将崖州改名叫崖县。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崖县改设三亚市。
  二、鉴真和尚在三亚
  《崖州志》列为古迹之一的开元寺原是唐代天宝七年(公元748年)鉴真和尚在振州主持修造的大云寺。大云寺是海南岛内规模宏大、造型精美的佛寺。唐代三亚称为振州,州治在宁远县
  (今三亚市崖城区水南村),大云寺就座落在离州治不远的宁远河畔。后来,大云寺改名为开元寺。宋后,三亚改称崖州,州治拓迁新址,开元寺因偏远州治而经久失修,至明代废绝。开元寺自天宝七年始建,历经唐、宋、元、明诸朝代,约有六百多年历史。
  鉴真,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本姓淳于,扬州江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四岁出家,二十二岁受具足戒,寻游两京,遍研三藏。后住扬州大明寺,专宏戒律。因在讲授戒律,建造佛寺,抄写经书,塑造佛像等方面学识深博,才能卓越,被尊为淮南“独秀无偏,道俗归心”的佛教首领,蜚声海外。日本当时佛教始兴,欲求传授戒律的禅师。唐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日本天皇遣派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专程来到扬州,邀请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戒律。为了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鉴真欣然应请,因受当时海上交通条件的限制,一连四次赴日渡海都没有成功。唐天宝七年七月,鉴真偕日僧再次从浙江绍兴开航作第五次赴日渡海。途中不幸被狂风刮向南海,经过十四天的漂流始抵海南岛振州鳌山湾。鉴真一行脱险后,在海边遇上了四位汉族商人。商人引导改航至振州门户——宁远河口大蛋港着陆。经商人报告州衙后,振州别驾冯崇德即带领四百甲丁出城廓相迎,精心安置,盛情款待。
  羁留振州期间,鉴真和尚并不因海难而消沉,也不因置身天涯而愁苦,而是处之泰然,热心于佛教文化的传播。随从鉴真东渡的共有水手十八人,弟子十四人。这些弟子既是佛门精英,又是具有建筑、雕刻、绘画等高超技艺的能工巧匠。在振州,他们为纯朴的民风所感动,主动提出了在州内修造大云寺的建议,深得州民的支持。在鉴真和尚、荣睿和尚、普照及弟子的精心设计下,不出半年,在州衙附近的宁远河畔便耸立起了一座具有中州
  风格的、雄伟壮观的大云寺。佛寺落成后,鉴真弟子又在寺内修造了一座堂塔佛殿,雕刻了一座释加牟尼佛像,还为寺内抄写了一批佛教经典。之后,鉴真以大云寺为讲坛,亲自主讲了律、戒、度等佛经,并传授了有关建筑、医学、工艺美术、书法等知识,传播了中原文化,培养了一批人才。
  中日僧人在振州不但结下了患难之谊,而且还为挖掘振州物产资源作出了努力。鉴真、荣睿、普照在振州期间,广泛调查了宁远县的风土人情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植物和药材种子,准备带到日本去。这些活动及采访过程,均由鉴真首徒思托一一作了详细记录,写入追述赴日渡海传教过程的《东征记》一书。后来,日本淡海真人元开以此为蓝本,撰写了《唐大和尚东征记》,从而使鉴真和尚一行在振州的活动得以载入史册,传扬中外。
  鉴真和尚在振州逗留了一年多,砥砺了再次东渡的决心。天宝八年深冬,鉴真一行惜别了振州。别驾冯崇德亲自率领八百甲兵护送,经万州(万宁)、崖州(琼山)至汀迈渡海取道雷州半岛返扬州。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鉴真和尚终获得第六次赴日渡海成功,成了日本律宗的创始者,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鉴真和尚是一千二百多年前海南岛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也是开拓海南岛文化教育的先驱,在海南岛开发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难能可贵的是,凝结着中日僧人智慧的结晶——大云寺,曾数百年间壮扬了海南山水之威,留下了千古难忘的印记。
  徐日霖
  三、文峰塔与迎旺塔
  文峰塔,在崖州城东南十公里处的深沟营岭顶上,清代乾隆四十三戊戌年(公元1778年)建,文峰塔为三级砖木结构的风水塔,因为矗立于南海边的古崖州东路第一要隘的山顶上,后来又成为军事上的烽火台和航海标志。它的造型,在我国古塔中是别具一格的。
  文峰塔是当时崖州知县陈新槐(福建漳平贡生)迁建学宫时,作为新学宫的拱向而兴建的。这次迁建学宫并造文峰塔时,陈新槐率先捐银两,“士民争先恐后,共捐银六千有余。”州人余绳武(起元村人)、孙光祖、萧来泰、林琼等人“庀材鸠工”,鼎力相助。文峰塔于乾隆四十三年春动工,是年十月落成。它具有“中州规模”,“工竣,观者如堵,莫不手额相庆。”(《崖州志》)
  文峰塔是封建文化的产物,反映了落后的封建思想观念。它旨在升旺崖州风水,振兴崖州文化。新学宫和文峰塔建成后,“崖疆四百余里,藤桥以西,礼让之俗可风;黄流以东,弦诵之声不辍,祁祁济济,具有入道之姿”。大有“神雾蒸而豹文炳,海风发而鹏翼振。桐荣而凤栖,草茂而鹿喜”之气象。(《崖州志》)
  然而,多少年来,文峰塔蒙受种种误传。什么“外地人为镇压崖州风水而建”,什么“请戏班上山顶演戏以带砖上山”等,这些带有神秘传奇色彩的传说,并非史实。“文革”时因山高路险,文峰塔幸免一毁。可是,一九八一年,竟有人借口“此塔压制崖州人才”,而用炸药炸毁,实在令人痛惜!
  迎旺塔,位于崖州镇城西小学西侧,是砖木结构的七级八角式宝塔。塔身高约20米,塔底周长13.2米(始露地面处每面宽
  1.65米),塔壁厚0.52米。每级之间均有迭涩外挑砖檐。塔第一级和第二级正面各开一券门。八面塔身上开有四个小券窗和九个小圆窗。塔刹呈椭圆形,塔身已向南倾斜。
  塔正面第一级券门顶上,有一长方形灰砌匾额。因年久剥落,上面题刻只存部分。可见右边竖写小楷字为“咸丰元年口口元口”。中间三个横写大字,只存下最后一字的左偏旁隶体“木”字,其余难辨。左旁落款小楷字只见:“……南昌徐……”。塔的正面第二级券门上端,有一灰砌扇形匾额,在三个大字位置上,只存下中间一个“旺”字,墨书正楷体。券门两侧刻写一对门联,上联见:“蜃气凌霄口口口”,右边小字落款是:“道光三十年岁口口口……”。下联见:“龙光射斗口口口”,左边小字落款是:“口崖州口南昌口口口”。最后印戳遗痕可见,字难认。
  清光绪本《崖州志》载:“迎旺塔,在城西门外广度寺左,咸丰元年,知州徐咏韶同州人捐建”。徐咏韶系江西南昌拔贡,清道光三十年任崖州知州,是年倡捐兴建此塔。塔身上现存的两款年代文字说明,迎旺塔的兴建,跨越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和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比文峰塔迟建二十七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九年。
  塔,也叫浮屠,源于印度的宰堵坡,层数多为单数,用以收藏舍利(梵文音译,意为“身骨”,指佛教徒死后火葬的残余骨烬)和佛教经卷等。塔一般分为塔基、塔身、塔刹(即塔顶)。塔基地下设“地宫”,是收藏文物最多的地方。塔,最初传入我国的都是佛塔,明清以后多为风水塔。迎旺塔的作用,即是风水塔,又是佛塔,两者兼而有之。从迎旺塔的命名及第二级上的联语看,应是兴扬风水的风水塔,但从十多年前在塔基周围出土的多只碗盖舍利陶罐判断以及刻塔建在广度寺旁考虑,该塔也有佛塔之功用。
  日伪时期,日本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先后在广度寺扎营设卡。迎旺塔被凿穿多处做枪眼,塔刹顶端也被枪击破缺。解放后,由于塔前开渠引水,南边垦作田园,塔身逐渐向南倾斜。
  迎旺塔是遗存至今古崖州的唯一古塔了,它对崖州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历史考古以及旅游参观,都有一定的意义。
  何擎国
  四、驸马坟
  《崖州志》仅说有驸马坟,却不述其事。据说郭沫若先生点校《崖州志》时曾提出要看驸马坟,以究其来历,因无识途者而罢。今据驸马后裔提供的资料及其墓志简述其事迹。
  驸马姓陈名福仔,字梦龙,原籍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福塘里人。兄弟四人,福仔行二。尚宋理宗女而封为驸马都慰。长兄福存赐进士及第,特授琼州府琼山县尹。理宗赐福仔衣锦还乡,旋遭国难,元兵大举南下。福仔身为皇亲,义当勤王,乃携眷随军迁广东,继续抗元。
  1279年元军攻陷涯山(新会县),左丞相陆秀夫背幼帝赵昺投海自杀,南宋至此灭亡。元兵大肆搜杀宋臣,公主羸弱,不堪折磨而病死,福仔乃携长子取道南安潜渡琼州投奔长兄福存。福存亦自危,为久安之计亦弃官与福仔远遁崖州,埋名隐姓,含垢忍辱,匿居为民。兄弟先后逝,合葬于崖州城北马鞍岭后的香山。物换星移,至今已逾七百年,其后代繁衍发达,枝叶繁茂,分布三亚市之崖城、保港、港西、长山、角头及乐东县之乐罗、抱岁、抱旺、冲坡、赤塘、秦标等村镇,成为琼南一旺族,福存福仔便是
  移崖始祖。
  咸丰八年,其后裔修筑祖坟,树碑立坟,历经涤荡,坟墓已毁,其族人又于一九八九年重修,并增其田制,驸马坟又巍然屹立于香山之麓。
  陈锡礼
  五、广济桥
  广济桥,俗称和尚桥,是州城东南二里南沟(今崖城糖厂正南半里)上的一座单孔砖石拱桥。桥长十五米,宽五米,高十三米。崖州广度寺和尚性俊募建于清代康熙九年己酉仲冬(1669年11月)。这座桥梁经历了三百二十年历史风雨的侵袭,至今依然坚固完好。
  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年),水南村民组织起来开挖南沟,引宁远河水灌溉水南一带的田园。南沟又称南乙沟、官沟,深五丈余,宽二丈余。它开成后,切断了州城东上三亚藤桥的要道。水南村民即的南沟上建造一座木桥,沟通了两岸官道。清代顺治乙丑年间(1649年),这座年久失修的木桥朽废了。此后二十年间,沟横桥无,无人问津,交通涸阻。“每值霖潦,奔流湍急,人惟临河浩叹,淹日待时。即水涸生尘,而坑堑深峻,难于措趾转毂。行旅咸视孔道为畏途矣。”
  清康熙七年(1667年),江南通州人张擢士任崖州知州。不久,天顺大兴人张德远赴任崖州游击。张擢士是位有抱负的官吏,振武修文、济人利物之事,不甘心逊让前议。他俩经过商议,决定同捐自己年俸造南沟桥梁,为崖州人民做点好事。
  崖州广度寺有位叫性俊的和尚,乐善好施,行义四方。他眼见南沟横梗,行旅畏途,早就遍历崖州村乡,走家串户募筹银两,一俟足额即行建造南沟桥梁。他听说崖州两位文武大人捐俸建桥的消息,立刻前往州府请求说:“我早有建桥的愿望,这事当由我竭尽全力募足银两兴建,你们的俸钱就别破费了。”两位张公见他心诚志坚,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各自捐献了俸薪资助他。
  性俊筹足资金,自己规划设计,自己筹备砖石灰浆等工料,自己一人砌石构筑。风雨寒暑,胼手胝足,日夜劳苦,经过乙酉仲冬至庚戌孟秋(1670年9月)整整一年时间,终于建成了这座具有我国传统风格的砖石拱桥。从此,崖州东路畅通无阻。“昔患出门多阻,今则昼迈宵征。昔苦崖岸阽危,今且并骑方轨,坦坦周行,毋须望洋,毋须褰裳。髦发稚齿,往来其间,色动眉扬,喜可知也。”
  康熙九年冬季(1670年12月),张擢士和张德远同撰《广济桥碑记》,为性俊树碑立传,记其劳苦功高,褒扬这位佛门弟子济世利人、普渡众生的善行。《广济桥碑记》载于《崖州志·杂志一·金石》,碑石今已不可寻访。
  黎海珍
  六、崖州古城“吉”书砖
  崖州古城墙,历经宋、元、明、清四代还基本完好,后渐毁废。循沿的城基,在“文革”后期群众挖墙砖筑猪栏牛舍,墙基破坏殆尽。据调查,目前发现的崖州古城砖有六种,其中1号吉书砖长4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宽端厚面范制阴文
  “吉”字,字大6厘米。
  海南省内目前发现古代的书砖十分匮乏,因而崖州古城出土的宋代吉书砖,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对于研究古崖州的历史、海南岛砖瓦制作等科学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琼州府志》、《崖州志》载:崖州作为固定的地名始于北宋。北宋神宗熙宁六年癸丑(1073年)崖州为琼崖军。北宋政和七年丁酉(1117年)改琼崖军为吉阳军。崖“州城,宋以前系土城。庆元戊午,始砌砖,创女墙”。从崖州地名沿革和崖州古城始砌砖创女墙的时间来考证,崖州古城吉书砖的“吉”字源出于吉阳军的“吉”字,这就为我们把吉书砖定为吉阳军的地名砖提供了依据。
  《崖州志》关于元、明、清对古城的增建、拓址、加砖石、重修等记载达十一次之多。六种古城砖中,其吉书砖体积最大。按照建筑学的观点,后代加高城墙的砖不会比开基始砌时的砖大,因而,我们把吉字砖定为庆元戊午(南宋1198年)的始砌砖是无疑的。砖古称“甓”,我国战国时期发明,当时出现的空心砖长达一米多,宽三、四十厘米,其上印各种花纹图案。古人筑墙用“版筑”技术,用砖来砌墙建房,是比较后起的事。崖州古城往迹久湮,但至今尚保留着宋以前夯土修筑和高台建筑,有城壕、护城河等典型的古城廓遗址。随着制砖技术和建筑业的发展,砖也是从笨重的大块向小块演变,崖州古城砖也是循其演进规律。
  近年考古发现,崖城地区宋代窑址有三处。儒学塘窑址:在崖城城西儒学塘北岸边水下,三座,砖砌,形如馒头,长期被水淹没,为宋、元、明、清烧制城砖用窑。窑塘窑址,位置于崖城北楼后,距崖城粮所北500米的窑塘西岸水下,为烧制城砖窑址,水淹、久废。官沟窑址:在崖城砖瓦厂东边的官沟旁,已改造为今使用。1984年在此出土宋代人面塑雕砖和明代联珠砖,以及少
  量小陶碟。凡此可见,当时崖州窑制业是比较发达的。
  黄怀兴
  七、崖州“懋迁集”
  明朝天顺年间,崖州知州王铎在州城外修房屋、搭设竹棚,作为民间贸易集市,并题写匾额,号称“懋迁集”。
  所谓“懋迁集”,也就是“贸易集”。“懋迁”一辞,出自《尚书》《盖稷》篇。“懋”通“贸”,同音通假。“迁”,作“变易”解,即“易”。王铎开设的“懋迁集”,也许是崖州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称的贸易集市了。然而,《崖州志》只记下了这位知州曾拓基重建州署之事,对于他开设“懋迁集”的这一重要创举,却竟无一笔记述。
  这一疏忽,似乎是无意的。其实却可能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本抑末”的传统思想在作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当然以耕织相结合的农业为“本”,而以工商业为“末”。历代封建统治者无不实行“劝民农桑”与“禁民趋末”的政策。所以,轻商思想的影响极其深广,以至僻处重溟绝岛的崖州也概莫能外。于是乎,古崖州人“安土重迁,不事远贩,惟货土产”的风俗,便成了人们引以为荣的美谈。于是乎,“鱼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的自给自足,也使士大夫自得其乐而津津乐道。然而,无论如何,商业贸易是国计民生须叟不可没有的。“濒海郡县所以能鸠民、置吏、养兵聚财者,恃商人耳”。如果贸易一旦停止,官府立即便会陷入“关市之征,岁入不足”,“兵吏廪赐,无所从出”,“衣食不足,饥寒从之”的困境(苏过《斜川集》)。因
  而,有识之士莫不明智策对。
  据史籍记载,在宋代,崖州“境内止三百八户,无市井,每遇五七日,一区黎峒贸易,倾刻即散。”(周辉《清波杂志》)“黎人处不毛之地,盐醋谷帛斤斧器用,悉资之华人持以沉香、吉贝易之耳。”(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淳熙年间,崖州州守周(康阝)曾招抚黎人五十余峒,每遇寅酉日,结队出城贸易,做完买卖之后,便吹号角集合归去。到了明代,崖州商业日趋繁荣。贸易集市大有发展,“每三日早晚二次,会集物货,四境妇女担负接踵于路”(顾(山介注:此为一个字)《海样余录》)。在王铎设“懋迁集”之前,知州彭宁也曾于景泰二年开办集市,方便黎汉交易。王铎之后,还有知州徐琦于成化年间设立店铺供商人营业。此后,弘治年间,又有知州林铎建筑店铺房舍为集场,也持匾额,曰“和市集”——设在城东二里三汊河边,“每日晨发”。此外,城东南大蛋港湾滨,还经常有船只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至于城东门外的东关市和城西门外的西关市,则是清代开始的吧。
  上述明清诸位崖州知州设集开市办贸易的史迹,均见于《正德琼台志》。各“集市”遗址如今皆已无从查考。
  黄家华
  八、珍贵文物——慈禧太后御笔“寿”碑
  位于三亚市西南的崖城镇,是古崖州治所在地,也是古代海南岛南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文物古迹非常丰富。近年随着文物工作的开展,一批存在地下的历史文物重见天日,其中不乏价值重大的历史珍品。慈禧皇太后御笔“寿”碑,就是这
  些珍品中的一件。
  慈禧“寿”碑高二点七六米,宽一点一米,厚零点三米,重约二千公斤。“寿”字阴刻于石碑阳面正中,字高一点四五米,宽零点六八米。“寿”字顶额正中阴刻五寸见方的慈禧玺印,文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寿”字右边阴刻上款,文曰:“光绪二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皇太后六旬万寿御笔”,其右有一“赐”字。“寿”字下方有阴刻碑记,全文曰:“亘世居湘楚粗娴绘事光绪甲午恭逢皇太后万寿亘充当内廷差遣蒙皇上谬爱亘技命代绘寿屏进祝亘复绘恭画幅册页纨扇进呈均蒙皇太后皇上嘉许赏收御赐用宝寿字金绣蟒衣并如意袍褂图章笔墨等件辛丑冬奉摄崖州篆务敬镌寿字拾石以志天恩之难云耳臣王亘”。“寿”字的左下边阴刻落款,文曰:“臣王亘”。石碑四围为卷草维花边。全碑完整无损,字体笔画清楚。
  慈禧“寿”字为草书,笔画潇洒遒劲,字形挺拔浑厚,气势雄伟磅礴。慈禧玺印为篆书,款文碑记均为楷书。四周卷草花边清丽雅观。全碑雕工精细,技法纯熟,颇具匠心。
  据《崖州志》和此碑文记载,“寿”碑刻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立碑人王亘,湖南湘乡人,擅长绘,慈禧六旬寿日时,王亘充当内廷差遣。光绪皇帝赏识他的画技,命他绘制寿屏。王亘设计绘制的画幅、册页、纨扇均得慈禧和光绪皇帝的赞赏,并收下来。慈禧又将她的亲笔“寿”字和金锈蟒衣,以及如意、袍褂、图章、笔墨等物件赐予王亘。光绪辛丑(1901年),王亘载恩出任崖州知州,是年冬,王亘将慈禧御笔“寿”字交给崖州篆务(相当于现在的工艺社)负责按原样镌刻于碑上。为安置“寿”字碑,王亘还创建了同善堂,内筑御书亭、鉴心亭、回春斋和康王庙,派州绅尹如鹏监造,“寿”碑就竖立在“御书亭”里。这些建
  筑,名为“鉴心”、“回春”、“益寿”、“康王”,都是用来表示对慈禧忠心耿耿和祝祷慈禧万寿无疆之意。
  这块慈禧御笔“寿”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为研究清代宫廷史和慈禧生活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慈禧为了她的一个寿日,不惜人力物力,连绘制寿屏这样的小事,也要调集能工巧匠,认真筛选,可想而见其庆典之隆重,规模之宏大,挥耗之惊人。王亘是内廷的一个小小的差遣,仅有绘画雕虫小技,并非大用之才,慈禧因得到他的几幅寿屏,就把他破例提拔为一个统管四县的知州。王亘在崖州五年,除了为慈禧树碑立传,表现其一副奴才相外,并无任何政声。可见慈禧用人,只凭自己的私人感情。如此吏治,难怪清廷混乱,国运不昌。除此之外,奇怪的是慈禧如此宠爱王亘,为什么不安排他在京城内外任官,而偏偏把他派到“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崖州出任知州呢?事有蹊跷,这不能不使人想到:慈禧生前生活荒淫而又善于掩人耳目。这,又是一桩令人费解的清宫秘史了。
  这块慈禧御笔“寿”碑,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慈禧亲笔书写的这一“寿”字,字体结构严谨,笔法圆熟练达,风格洒脱奔放,可见慈禧书法艺术具有高深的造诣。此碑采用白花岗岩制作,质地坚硬,纹理复杂,不易磨砺,工雕难度较大,在通常情况下,不为作碑所用。而此“寿”碑阳面十分平滑,阴文每字刀法一致,深浅适度;笔画的达沿线条流畅,没有外斜内扭之处;花边线条粗细有致,婉转自然;“寿”字笔画的横竖勾提,都被镌刻得丝分缕明,清清楚楚地现于碑上,似见当年慈禧运笔的虚实疏密。一碑足于说明,崖州石工、碑工、篆工的艺术水平,在清代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叹服的高度;崖州古代灿烂的文化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此碑中得到了体现。
  安置慈禧“寿”字碑的同善堂御书亭,故址在今文明门东侧。原建筑的堂亭斋庙早毁,“寿”碑弃于原野,倒卧于瓦砾中。解放后,遗址先后建起了影剧场和供销社,“寿”碑被当作障碍物撬到围墙一角,任凭尘封水淹,行人践踏,因其厚重才免于一毁。一九八一年,崖城区文化站发现后,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物,曾用滑轮铁链吊钩和汽车等工具吊装搬运,未获成功。一九八四年春节前,三亚市文物普查队将“寿”碑拓片和拍照存档,但此碑仍得不到安置和保护。一九八四年三月,市委书记朱家仁同志在崖城区参观文物展览时,发现此“寿”碑价值重大,当即建议市文化局、崖城区委、区公所以及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这一珍贵文物,并亲自前往部队联系,要求人力物力方面予以援助。朱家仁同志还亲临崖城坐阵指挥搬运安置工作。在安由潜艇三十二支队和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寿”碑终于安稳地竖放于崖城乡政府的场地里。至此长期被遗弃的这一珍贵文物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现在,人们纷纷前往崖城镇参观和研究这块富有价值的金石。
  王隆伟 游师良
  九、大蛋港小史
  大蛋港又叫崖州港,是古代海南岛南端崖州湾的一个大海港,位处于海南岛第四大河流——宁远河流入南海的出口。它北距崖州城八里,南距鳌山及其风景名胜小洞天四里,西距保平港四里,正东二里是水南大蛋村,故名之。大蛋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为古崖州的文明建树了辉煌的业绩。由于人为和大自然的原因,大蛋港在清代中叶完全淤废而终其重大的历史使命。
  历史上的大蛋港是个优良海港。它港面宏阔,港势如箕,水深五丈,能同时从容地停泊数百艘大小船舶;港口外还可以寄碇;港口左右两翼有五个与它流水相通的附属小港可供泊船。大蛋港及其附港伸出的十几条河涌纵横交叉,缭绕在州城之南,直抵州城之东,把州城南面、东南面的土地切割成条条块块的沙洲坡原。其中两主要的河涌长达二十余里,宽三十余丈,深二丈余;它们沟连自城东流经城南的宁远河而成为支流,并成为海港通往州城和深入黎峒的又一航运水路。水路经过城南的大蛋港、小蛋村、头塘村、番坊、白蜡根村、中坊、上坊、高山所和厢村等处,自成泊船内港。大蛋港与其附港、内港和河涌,形成了港口的母子系列和连环之势,构结成错综繁复的海河水利网络。这不但给人民以舟楫灌溉之便,造化了宁远河南岸诸村鱼米之乡,还造化了蜚声遐迩的古崖州八景之一——“珠崖风景水南村”。
  大蛋港是一个通商口岸,它的历史作用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唐时,海南岛环海的一些港湾已经开发利用;大蛋港这时也沟通它们的航线,开展岛内经济贸易,逐渐成为海南岛南部主要的物资集散地。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唐代也已高度发达了。海南岛已成为我国南方对外贸易主要商路的必经之地,往返于广州、扬州、泉州和波斯。阿拉伯等国的中外商船,为了避风和取水,经常在大蛋港及海南诸港停泊。后来随着海南岛经济的发展,中外商贾频繁出入海南,贩卖土特产,大蛋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海外交通的中转站,成为海南岛与大陆、东南亚国家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岸。那时,樯帆乘汛出入,商贾浮海来往,外地的米面、纱绢、漆器、瓷器等物质在这里进口,崖州的金银、珍珠、玳瑁、香料、槟榔、益智等土特产从这里远销国内外各地。与此同时,崖州与大陆的文化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交流。日本淡海真人在《唐大和尚东
  征记》中记载:唐玄宗天宝七年戊子(748年)七月,高僧鉴真与日本僧人等七十多人,第五次东渡日本传教,海途遭遇风浪,航船漂流到海南岛振州(唐时称崖州为振州)海面,幸遇四位汉族商人,引导他们改航到宁远河口大蛋港。振州别驾冯崇德亲率四百兵丁迎接他们进城。鉴真在振州停留期间,帮助修整大云寺。为官员传律授戒,并留下了从中原带来的一批科学文化书籍。他们还调查记录了振州的地理、气候、物产、生产、风俗等情况。大蛋港至少在唐代已为崖州与大陆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发挥作用了。
  宋代,海南岛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大陆和东南亚的商贾频繁来往海南,更大规模地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大蛋港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它设置了司舶市,管理来往船只,征收船税,收买舶货。为了加强崖州与外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大蛋港还设置了驿站,以便迎送官员、商贾、文士和接待公差。“郡治之南有海口驿,前有小亭,为迎送之所”。宋人赵汝适在《诸番志》中对吉阳军这一情况的记载,说明了大蛋港日益重要的历史作用。
  元代的大蛋港也是繁忙的,商船往返不断。宋末元初我国伟大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就是从大蛋港启程上海,传授纺织技术。“……万古战酣风动岸,一航来急客扬帆。占城日出鱼龙静,儋耳人来草树腥。……”元代谪崖诗人王仕熙在以《鲸海西风》为题描绘崖州八景之一——崖州湾及大蛋港的海景时,反映了外地船舶入崖的情景,说明了大蛋港与东南亚各国和岛内诸港的交通事实。
  明代,崖州官吏比较重视发展经济贸易。好几任知州先后在州城内外设置贸易市场,进一步剌激了崖州的黎汉产品交换和崖州与外地的经济交流。大蛋港吞吐输纳,繁荣兴旺。《正德琼台
  志》载:“大蛋店滨渡舟集货卖”,外地商船“入抵大蛋港,利用客坊,泊船在此”。1925年,港西渔民在宁远河口捞取到一个大铁锚,上铸明代“洪武四年造”五字。197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同志,在大蛋港通向州城的河涌分支尽处——水南白蜡根村前的葱田探挖,丈余之下港泥河沙中,发现了一条粗长的藤制船缆,定为明代之物。明代大蛋港的航迹遍及海外各地,深入崖州内地了。
  清代崖州对外贸易空前发展,特别是与广州等地的贸易更加广泛。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台山等县不但在州城分别建立会馆,还合资在大蛋港近处建筑一座“五邑会馆”(又称天妃庙),作为五县商人寓所安歇、议商贸易和祀祭南海女神天祀娘娘之所。明清以来,大蛋港周围修建了水师衙门、税务机关、祠庙等。其中的“龙庙”、“天后庙”和“镇海庙”(俗称“八角庙”)在五十年代还保存完好。
  大蛋港又是我国大陆和东南亚国家移民的居民点。唐宋以来,闽、广、赣等地的大陆移民,自大蛋港投入崖州怀抱。这些移民,有“唐宋以来仕宦谪寓”的迈人(《崖州志》);有“仕宦从军来崖”的军人(《崖州志》);有仕宦从商而来的客人和以渔为业泛海而来的蛋民。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共同开拓崖州文明。《崖州志》载:“蛋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楼港濒海诸处。男女罕事农桑,惟绩麻为网罟,以渔为生。子孙世守其业,税办渔课。间亦有置产耕种者。妇女则兼织纺为业”。现大蛋村、小蛋园,即是蛋民早期的居民点之一。东南亚的移民也迁徙落籍在此。“番民,本占城(今越南平定省)回教人,宋元间因乱挈家泛舟而来,散居大蛋港、酸梅铺海岸。后聚居所三亚里村”。他们“捕鱼办课,广植生产”,开发古崖州。大蛋港近处的番坊园、番人坟场,即是古代番民散居大蛋港的遗址之一。1986年,笔者在大蛋村发现两
  块宋代伊斯兰教徒墓碑,当为此史料之佐证。1981年4月,广东省博物馆古运泉同志在番坊遗址发现水波纹、弦纹相间的西汉陶片。大蛋港的历史,似乎仍可上溯到汉代以前。
  大蛋港还是古崖州重要的海防门户。宋代以后,倭寇不断从大蛋港侵犯州境,为了抵御抗击倭寇,明万历四十五年曾设水寨前司,派驻六百多名官兵防守以大蛋港为重点的崖州诸港;清初添设水师,设置炮台。“大蛋港设大炮台,防兵四十四名”(《正德琼台志》)。“大蛋港炮台,驻扎千总一员,防兵二十名”(《崖州志》)。炮台的军器有大小红衣铁炮、威远炮、铁砂炮、一千二百(斛)洋炮等军器,炮台由水师统领。炮台遗址今不详,当年崖州水师驻地,即在大蛋村西的“衙门园”,今仍见瓦砾残砖堆积其间。大蛋港在古崖州的军事地位和军事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大蛋港还是古崖州的优良渔港。大蛋港外的崖州湾及其外海是优良渔场,盛产马鱿鱼、鱿鱼、红鱼、斋鱼、海参、玳瑁等海产品,居住在这里的客民、番民、蛋民,世代以渔为业。古崖州的捕捞业非常发达。
  陵谷迁变,沧海桑田,大蛋港已经淤废了,大多数河涌已经变为良田。从《崖州志》的有关记载考证,大蛋港大约淤废于清代道光年间。
  明代以后,崖州的开发性农业生产空前发展。宁远河中、上游山区伐岭为园,下游流域拓荒垦田,原始植被受破坏,自然生态逐渐失去平衡,水土不断向宁远河流失。崖州“夏多西南风,秋多西风”,崖州湾浪盛潮壮,浪涛卷起海沙倒涌入面西的大蛋港及其附港,潮汐又顶托宁远河及其支流带来的泥沙,沉淀在河床、涌道和港口。如今横锁港口的一道沙梁,便是潮水的恶迹之一。夏秋雨季,洪水泛滥,河岸崩坍,大量泥沙漫入涌道,流入港口。随
  着河道移位,支流涌道和主流接口逐渐堵封,泥沙不出海,不断积淀,天长日久而抬高河床,填埋港涌和港口。大蛋港,这个具有广阔、灿烂的开发前景的历史名港,到清代终于“水浅”,“不能泊船”了;全部河涌至后来也变成了万亩良田。大蛋港淤废后,其西四里的保平港才发挥代偿作用和功能,开始开发利用起来。
  人类和大自然的默契配合,在崖州导演了一出悲剧和喜剧。人们从大蛋港的变迁中,读活了一部自然辩证法。然而,造物主在不同时期的回收和恩典,同样说明了它的雍容大度。
  王隆伟
  十、宁远河出海处的港门村的港口考
  宁远河从海南中部的高山上迂迥奔流,来到崖城城东的过坡,便“抱郭双流”。向南的一条是主流,它绕过南门,流经水南村直奔而下;向西的一条是支流,它绕过城北,流经保平村西北,再掉头南奔,汇合了主流入大海。这汇合处便是港门村。
  宁远河千古直流。每年秋雨季节,往往暴发几次山洪,把高山上大量的泥沙向下游出海处堆积,年代久了,沉沙面积逐渐增大,大海慢慢地向后退去,于是形成一块肥沃的冲积三角洲。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宁远河给港门村带来的基业。港门村人在这块肥沃的三角洲上生生息息,一代又一代地改变了原始冲积的荒凉面貌,使它成为一个人口熙熙攘攘的繁荣村镇。
  港门村是什么时代和什么情况下开始形成一个自然乡村呢?没有史书记载,也没有碑刻考查。现仅根据某些有关资料,结合当时历史原因作一些粗浅的考证。
  (一)神牌和坟墓
  港门村每一户人家侍奉先人的所谓“神牌”上都有“迁崖”字样,说明他们都是外地移民。除了极少数的、个别的人家是从附近的保平村、水南村辗转迁来的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大陆南部沿海地区迁移过来的,尤以讲闽话的福建人居多。
  从这些人家的神牌记载来看,自“迁崖始祖”以下直到现在一般都历经十一、二代人。按通常的一般计算法,一代以三十年计算,那么自“迁崖始祖”直到现在大约有三百年了。
  再从坟墓的年代来看,嘉庆和乾隆年代的古墓尤存,雍正和康熙年代的古墓也偶有出土(康熙壬寅年,即1662年上位),再以上年代的古墓就很少见到了,也就是说在康熙或康熙前不久,这些移民就来到这里落居了。
  (二)寺钟
  港门村历经了多次劫难现在仅能保存下来的古代文物是五龙庙了。作者曾到庙中访问庙祝,是否遗有古代碑刻。答曰在文革中已被破除。但偶然在一个墙角里发现一口破钟。擦去蒙尘积垢,只见古钟上铸刻着赠钟时间是:“康熙辛丑年吉旦”(这是五龙庙建成的赠钟)。
  查康熙辛丑年正是康熙在位第六十年,即公元1721年(康熙在位共六十一年)。这就说明距离今天二百七十一年以前这里早已形成一个自然乡村了,虽然人口不多。而这“二百七十一年以前”又是哪一个时代呢?再看那些赠钟的善男信女共有十二人,其中有一个人名叫苏公章。这个人正是“迁崖始祖”以下第四代先祖。他的上面三代人在这里落居,一般也要经过七、八十年吧
  (应该是迁崖的第一代人已经年长,才携家来这里)。这“七、八十年”加上上面的“二百七十一年”合起来总有三百年了。
  以上面的神牌、坟墓和寺钟的时间来看,都应在三百年以前的明清时期。当时的历史情况怎么样呢?那是一场大规模的明末农民战争,最后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国的历史转变时期(公元1644年明亡,同时清兵入关据北京,接着是南明的最后斗争)。很可能是清兵入关后强施“剃发令”的大屠杀和“圈地令”造成农民的破产,以及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这些难民举家徙迁。而且沿海地区利用船只从海上逃窜也是很方便的。
  再说那口寺钟。赠钟人的详细地址是“广东琼州府崖州保平港人氏”。
  这个“保平港人氏”决不是今天的保平村人,而就是今天的港门村人。因为只有住居在海边过着海上生活的渔民和商民,才会捐建此庙,四时香火,让“五龙大王”保护他们海上安全。而保平村是以农耕为主的村庄,他们已经在村前建了一间关帝庙了。
  可是这块冲积地当时不叫港门村,而顺便将自然的港门名称“保平港”来称呼它。直到光绪年间设“五都”时,才有港门村这个新村名出现。
  这块冲积地的原始形态是起伏连绵的沙丘,一垄一垄的。它所历经的年代久了,渐渐长满了荆剌和树木。在它的西部的一块较高的沙丘上(今港西中学)。竟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树林(现在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曾见过到),人们叫这块地方为“惶恐山”。因为当时人口还很少,迷信思想也很严重。人们每走过这里,心头非常“惶恐”,害怕碰到鬼魂。现在港门村三角路到保平港卫生所一带的繁荣道路上,在八、九十年以前,都是保平村人的所谓“双道守门”的墓山。
  这里的集市,在八、九十年以前,在村的中部偏东的一块较平坦的沙地上。集市的一旁是长满了仙人掌的坟场,人们都叫这集市为“阴阳市”,也就是人鬼共市。现在人们仍然这样称呼这地方。
  从这些情况来看,自明末清初到清末民国初期,这里的居民还不多,仍然保留着冲积地的原始面貌。
  (三)港口
  宁远河出海处的冲积地有一个特点是海边沙丘一起一伏,一垄一垄的往西伸延,这是大海“撤退”时留下的有规律的足印。估计平均每四十年左右就出现一条新的沙丘。这些沙丘就是当时的海岸。
  这里的自然规律也有一个特点,一年中农历五月至九月雨量多,特别是七、八月间,雨量最多,宁远河水涨,这里的港口开得很大;而十月至次年四月雨量少,宁远河的流量也少。特别是三、四月间,每天都刮着猛烈的海风,这里的海边人叫做“刮西南”。就是从西南方向次来的海风,扬起疯狂的巨浪,这叫做“西南浪”。这种“西南浪”不断地涌起浅滩上的沙泥,推向海岸,于是,海岸渐渐增大、增高,港口也因此渐趋淤塞。等到秋雨季节一来到,台风,暴雨,宁远河突然猛涨起来。“浩浩怀山攘陵”的山洪,淹没了下游的田地和村庄。它将从海岸的任何一处决口而出,这时的港口就随着改道了,崖州历史上的大蛋港和保平港经常改变,及到今天出现的港门港就是这样形成的。
  由于宁远河河身较短,平时流水量不多,加上农历三、四月的“西南浪”的缘故,因此很难见到有两个港口全年同时开通的。不是此开彼闭,就是彼开此闭。一般来说,明代以前大蛋港常开,
  而保平港常闭;明末到几乎整个清代,则保平港常开,而大蛋港常闭;如今港门港大开,而上面的两港都闭塞了。
  上面所说的“时代”,并不是绝对的。譬如《崖州志》记载关于李德裕被贬崖州时就有“水冲毕兰村”一事,这就是在唐代一段时期保平港开了。又如《崖州志》载,“明万历四十五年设水寨前司,守崖州、三亚、保平”。这时的保平港也开了。港口虽然是开闭无常。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地形结构的特征,去寻找古代大蛋港和保平港所走过的足迹。
  明代以前,宁远河的主流紧贴着水南村绕过白蜡根,从头塘和大蛋村之间穿流注入大海。因为这个港靠近大蛋村,所以以村命名。从今天地形的痕迹来看,头塘和大蛋之间的一片低洼地、池塘和水沟(为剌木株头池、八角庙塘、三陵蛋水库和快快来沼泽地)直接连通今天淤塞的大蛋港。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大蛋港水域包括今天的淤港、快快来和三陵坝水库等方圆几百亩的地方。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规模,所以它才能负担得起当年崖州的贸易和保卫工作。
  今天改了道的宁远河,顺着水南村和头塘村边流过后。它绕过麒麟坡村以后,便掉头西向,直奔大海。它在靠近海边的地方,分出一支细流,横向流入大蛋港,使这个闭港虽闭不死,有潮涨潮退的微弱脉动。
  今天的保平港像大蛋港一样,虽闭不死;也像大蛋港一样,为古崖州作出重大贡献。我们不妨也去寻找它当年的足印。
  宁远河的洪水一年又一年地冲击着河堤。从临高到西园一带的堤岸不断倒塌,渐渐地形成了半转湾。明末地师陈金贞曾说过,这里将出现“金线葫芦”,不要说陈金贞看得出,一般在理解能力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果然不久洪水决堤,冲过这个牛转弯,切
  断了临高到西园的公路,循着故河道在临高和保平村之间穿流,从毕兰村的废墟上跨过,和宁远河向城北流来的支流在保平村西南汇合,注入大海。这汇合的地方人们顺便用保平村的名称叫它为保平港。
  当时的保平港水域包括今天的关公庙穴、鸟岸河和桥头田一带几百亩的地方。不过水深能停泊大船的地方是关公庙穴和鸟岸河一带。
  保平港在清代是“州治海门门户”,“最为险要”。港里设水师指挥部,港外海港设炮台。保平港前面的一片平坦、方圆千丈的草地叫做跑马坡,是很好的练武场。除了平时训练步卒的骑射外,也常训练水师的陆地战。
  清朝后期,宁远河又改道。它的主流沿着临高村边,绕过七女庙,从港门村身边流过,冲破海岸流入大海。于是保平港就淤塞了。
  这新开的港就是现在的港门港。军事驻防的重心,从保平港移到港门港来。炮台墩上的大炮撤了过来。设防在今天港西水产站一带,防地的后面百步外(即现在港西公社前左方)便是“崖州税馆”——海关。
  不论是大蛋港、保平港、港门港,它们都曾先后地在崖州的历史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胜利地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但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它的现状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苏盛伟
  十一、略说崖州的佛教文化
  崖州虽然僻处天涯海角,然而文化源流从来就和中原一脉相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崖州。
  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应日本圣开天皇约请东渡日本,第五次又遭挫折。十一月六日船舶漂流到崖州(当时为振州)。鉴真在崖州逗留数月,用他精湛的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修整了大云寺,并开坛讲律传戒,弘扬律宗佛法。后来,他终于把律宗传到日本。律宗是佛教一个学派,以《四分律》为宗,认为“戒律”是佛教的根本,是解脱的要道。如今大云寺的遗迹已湮灭了,但鉴真高僧在崖州振兴佛教的业绩是永不磨灭的。
  继鉴真之后到崖州的佛门弟子是宋代有名的诗僧惠洪。他俗姓喻,原籍江西新昌。宋徽宗时,宰相张商英奏请度为僧人,方士郭天信奏请赐给“宝觉圆明禅师”称号。后来蔡京党羽排斥异己,张商英被罢相,郭天信贬新州,惠洪因此牵连,也流配崖州。惠洪初到崖州吃荔枝,曾留下这么一首诗:
  口腹平生厌事治,上林珍果亦尝之。
  天公见我流涎甚,遣向崖州吃荔枝。
  细品其诗,你便不难参悟“宝觉圆明禅师”的“佛理禅机”。佛教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住为本”,即是对一切境遇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粘不著,不尘不染,心念不起。也就是在“禅
  定”中“逢苦不忧”,“得失随缘”,在精神上排除所受苦难,排除患得患失,对人生保持一种任运自在的恬淡心境。惠洪在崖州三年的史迹皆已湮没无闻了,但从流传下来的这首诗中,我们不是还能看到当年“禅光佛影”吗?
  据《崖州志》记载,自唐朝以后,几乎历代都在州城附近建造过佛寺,如开元寺,“在城南百余步”,南宋忠臣胡铨“编管”崖州时,曾在该寺“缘化钟楼”。天宁寺,“在城西,俗呼铜佛寺”,建于元代,明洪武年间移建。《正德琼台志》说:“内有铜铸释迦牟尼佛三座”。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族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死后佛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中的贤人。佛即佛陀的略称,义为“觉悟的人”。佛教徒均尊奉释迦牟尼为本师。明代建的是“三昧庵”,“在州治西”,“万历年间始创,乾隆、嘉庆、咸丰年间迭经修葺。内供观音大士,左右并供天后、马后诸像”。广度寺,建造年代不详,“俗呼观音阁,在城西门外。”按“俗呼”推想,寺内供奉的可能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据佛教《法华经·普门品》中说,受苦受难的众生,只要诵念“观世音”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观世音的名号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意译而来的。之所以又省去“世”字称“观音”,是因为唐代为避太宗李世民之讳。“大慈大悲观世音”是穷苦百姓最为亲近的菩萨。广度寺内还有“浮南阁”。“阁形似舟,巡道王树题‘不是舟'三字。阁上有楼,山川胜概,可一览尽”。“花木清幽,为州人宴游处”。上述佛寺,早已不存。唯广度寺遗址傍边有一座“迎旺塔”尚在。该塔建于“咸丰元年,知州徐咏韶同州人捐建”。另有一座叫“文峰塔”,“在州东三十里深沟营岭上。乾隆戊戌年,知州陈新槐建”。不幸近年被毁。文峰塔又叫文风塔、文笔塔、风水塔,是我国十四世纪开始出现的一种型制独
  特的砖塔,多建于府县城镇文庙近旁或山尖、路端等重要位置,作为本地科举成功人才蔚起的象征。这种塔源于道教风水说,后来成为一种标识性、观赏性建筑。塔,本是佛教建筑形式,梵语叫“宰堵坡”,又称浮屠、浮图。最初为供奉佛骨之用,后来也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经或保存僧人遗体之用。再后来,世俗似乎又赋于以祈祥禳灾的新功能,这也许已有违佛门初衷了。
  佛教是一种行为宗教,它教导人们修善清心,忍受痛苦,以求来世得到好报,佛陀的宗教道德学说,其核心是解释人生的苦难,苦难的根源和摆脱苦难的途径。因此,极易于为芸芸众生所接受。佛教文化对崖州民俗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州志记载崖州风俗:“祭用俗礼,丧作佛事”。“七月十五日,城乡男妇醵金作盂兰会,设斋醮,焚楮衣赈,水陆孤魂”。
  盂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思。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所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便为超度祖先亡灵举行仪式,有斋僧、拜忏、放焰口等活动。由此可知崖州“节序所尚”带有多么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佛法无边,普渡众生”。然而,千百年过去,众生仍未见得脱离苦海。或许这便是崖州的佛教文化在近代很快就衰微的缘故吧?为众生摆脱苦海的是人民自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三亚市旧貌换新颜,古崖州的后人,现在的三亚市人民建设自己的家园,使自己过上了幸福生活。
  黄家华
  十二、崖州古建筑对联拾零
  崖州古建亭阁、坛庙很多。每当建成,当代文人学士多聚其建事题咏作对,铭刻其上。这些对联,或抒情言志,褒贬时政,探索人生哲理;或纪录历史风云,讴歌名人英烈;或描绘名胜古迹。不但含意深刻,而且书法俊逸若云、遒劲台松,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美学的享受。这些古建虽往迹久湮,然而多少绝妙佳联世代流传,雅俗共赏,成为古崖州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盛德堂联
  唐相晋国公裴度的十四代孙裴( ),召为吉阳军守,迁水南村。其子闻义,历官昌化军守。南宋抗金名相赵鼎谪崖居水南村闻义家;后抗金名臣胡铨遭谪,亦居于此,题其所居之堂曰:“盛德堂”,以景仰晋国公,喜其后继有人。
  史记威名震四夷源流有自
  堂颜盛德垂千古继述无疆 (胡铨撰)
  珠崖新色象
  闻喜旧衣冠 (胡铨撰)
  世代衣冠一派儒流源有自
  门庭诗礼千年道学永相承 (郡主何珍撰)
  汉唐家相支分远
  孔孟词章计论长(何珍撰)
  午桥别业源流在
  绿野家声绍述长(徐树撰)
  毛知军祠联
  毛知军祠又称毛公庙,俗号暗山庙,在崖城南山铺前山中,祀宋吉阳军(崖州)知军毛奎。明永乐年间崖州姚瑾砌台,正德庚午(1510年)崖州知州何冈建亭,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崖州知州吕赓(?)移建山外,光绪元年(1875)崖州知州徐锡麒重建。今废。
  庙食在天涯公早有功垂后世
  宦游来海外吾从此地拜先生
  南国风霜皆雨露
  洞天花鸟亦神仙
  洞天亭联
  洞天即小洞天,在州城西南海滨,宋知军周(康)始创,毛奎后继经营建亭撰联,作记题诗,为崖州八景之一。
  停骖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
  索远寻幽直径行于十里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还金寮联
  还金寮旧址在今崖城糖厂大楼西侧,光绪十五年(1889年)崖州知州唐镜源建。表彰岭南巨儒钟芳父钟明拾金还主之事。
  独留后世儿孙路
  此是前贤义利关
  杜少陵广厦虚怀何以一厂被人实惠独能留下里
  杨伯起辞金雅量尚待四知克己真诚终觉逊先生
  结宇依空林秋草独寻人去后
  荒村唯古木云山况是客中过
  村舍从丘墟鹤化归来华表近
  典型随道路鸩工筑罢驶车迴
  芳公祖祠联
  钟氏祖祠地址待考。芳公即钟芳,字仲实,号筠溪,崖城水南村高山所人,正德戊辰(1508年)登进士二甲第二,官至户部侍郎。
  少司马肇迹珠崖附凤攀龙丕焕鸿名於斗北
  右侍郎迁居琼郡摩霄捧日聿昭骏举在天南
  马鞍溯遗踪兄及第叱驭扬镳尚踵侍郎芳躅
  琼岛蕃谪派子若孙彯缨缀组毋忘亚相休风
  春秋榜题第二为名宦为乡贤屹然岭南鼎族
  伯仲凤列成双或参军或太守卓尔海外名家
  巨制鸿栽名高北斗亘古尔新鼻祖早垂令范
  儒林文苑学冠南州于今为烈耳孙须蹑遗踵
  三姓义学联
  三姓义学乃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崖城起晨坊尹、卢、林三姓合众鼎建的学堂,也称三姓宗祠。
  义集同人上溯本源彰绩累
  学宗先哲永联枝派共馨香
  江夏堂联
  江夏堂即黄氏宗祠,崖州诸村皆设。黄氏自一世高公为始传至十三世石公,周康赐姓为黄氏,郡曰江夏。
  颖川堂上春风转
  江夏庭前雨露新
  泷涵淑渡汪波泽
  月映春申君子堂
  热水池既济亭联
  热水池既济亭故址在今崖城良种场热水塘,光绪十五年(1889年)崖州知州唐镜源建。
  风浴春怀贤士撰
  咏觞情叙永和年
  海上涵三观联
  海上涵三观在藤桥镇南境大海中的古崎洲上。光绪戊戌夏(1898年)道人吴华存率徒居此,创设草堂。庚子春(1900年)崖州知州钟元棣倡建庵堂,祀仑颉字祖及如来佛像。
  元气荟函三上清同契
  道原分列四统御兼成
  荟萃得殊观象阐先天生一
  静深知有本理赅太极函三
  清真古寺联
  清真古寺又称礼拜寺,位于羊栏镇回辉村,始建于宋代,是羊栏伊斯兰教徒集中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御赐遍南州道本真诚爱国忠君普天宜有勤王日
  恩伦颂北阙教原清净食毛践土秦地大彰扈驾功
  (宣统辛亥年仲秋月吉旦楚北候选县丞魏华廷题赠)
  赵祠联
  赵祠即崖城拱北村赵氏宗祠
  历代效精忠族衍珠崖仍宋室
  本朝留壮气人从丹陛辅清时
  身骑箕尾归天上
  气作山河壮本朝(赵鼎)

知识出处

三亚情怀

《三亚情怀》

出版者:四川民族岀版社

三亚,也曾是封建王朝的极境,是统治者流放“判民”、“逆臣”的蛮荒之地。有诗道:“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于是,有人在那雄伟矗立的巨石上刻下了深深的四个大字“天涯”、“海角”。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