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山川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情怀》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066
颗粒名称: 第二部分 山川地理
分类号: K928.4
页数: 21
页码: 2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情怀第二部分山川地理的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山川地理

内容

一、鹿回头公园
  鹿回头公园是我市第一座山顶公园。始建于1984年,占地1200亩,离市中心区约1·5公里,山顶海拔高167米,三面环海。座落在公园顶上的“鹿回头”巨型石雕,高12米,长9米,宽4·9米。公园山顶可远眺浩瀚的大海,起伏的山峦。俯瞰三亚全景,大、小东海、东西玳瑁洲、榆林港、椰店椰林尽收眼底。公园内是一派典型的热带风光,保护有数百种热带植物树种,四季常青。
  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时刻,这里是蓝天、碧海、青山、绿树、红花相掩映,给人以不尽的美感无穷的韵味。山顶望市区夜景别是一番情趣。暮色刚临,三亚城十里长街万家华灯,辉煌夺目。一片茫茫的三亚渔场,几千盏渔火,百十只轮船靠泊在港口内外,装饰起百十座湟湟灯城,蔚作奇观。游人在山顶欣赏为一派神奇夜景,任椰风吹拂,听海韵低吟,简直飘飘欲仙。
  近年来,鹿回头公园的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至1992年地方政府对公园基础设施总投资达390万元,其中,1983年投资46万元,建雕像;1984年,投资30万元由榆林陆军派出一个团支助开通了向山顶的公路;1990年又拨款136万元修建水泥结构的路面,全长1000米,路面宽5米。“鹿回头”雕像从1983年开始由王越丰同志(当时自治州州长)亲自到广州聘请著名雕塑家林毓豪同志创作。制作模型样稿凡二十余件,经过长时间地反复推敲,才于1986年9月在广州定稿放大。“鹿回头”雕像为花岗岩实体石雕,基础地下部分3米深,地上部分3米高,均是钢筋水泥结构。基座承载重量每平方米20吨,由广东省建筑设计院设计,由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第五建设公司承包施工。中间设计是墙梁式的,地上部分外表用石板装置。1986年6月开始由福建省惠安县石雕厂承接石刻,于1987年8月1日全部完成整个雕塑安装工程。鹿像本身是由150块定点雕刻后一块块组装而成。雕塑中间空隙是用钢筋水泥结构组装而成。石料取自天涯镇文门乡,乡村旁有几个巨石,群众称之为“风水石”,起初不让凿取,后经多方说服教育,才同意将这几个花岗岩巨石奉献作鹿像的雕刻石料。
  雕塑座基上的“鹿回头”三字为王越丰同志手笔。
  公园配套设计由杭州园林设计院承担,整个设计构思以保持原有的自然风景为基础,重点突出“三面海,一面山”,俯瞰欣赏自然风光的优势,抓住山中藏乐,望中藏趣的特点,以因山就势,顺应自然,追求天趣和望海情趣为宗旨。全园以鹿回头雕像为“景眼”,利用山上原有的石景进行配置,并保护原有的热带植物,种花栽草,装点修饰。配套设置有南北蘑菇亭,西有望海亭,以及工艺廓、咖啡屋等。总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造型各异,洁白玲珑,雅致可人。山顶公路到鹿雕像分三段台阶27级,鹿雕前方辟为游憩的小区,有攀绕岩石的一棵大叶榕树,外形酷似鹿,号称“鹿树”。最高峰有几块巨岩耸立,四周有多种植物如:黄牛林、厚皮树、牛尾林、细基凡、老人皮、鸡尖木、猫尾木等。鹿雕像西设有小动物区,有坡鹿、猴子、鱼、小鸟等,同时还设有园林小路、停车场、卫生间、水电设施等。公园景区,政府发动各机关植树造林,种上近20万株树木、4000多株花草。覆盖率达95%以上。公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突出神奇传说的造景和登高观光的特点,绿化和生态环境达到高度和谐,具有热带风光的特色。
  1991年全国评选出60个风景名胜先进单位,鹿回头公园是其中之一。上级领导同志前来参观游览,给予很高评价。张爱萍同志亲笔题字:“鹿回头登山望景公园”;宋平同志亲笔题字:“鹿回头公园”。
  三亚市园林管理处
  二、大东海
  大东海位于鹿回头与榆林港之间,从市区东行10分钟车程便可到达。这里的海湾呈弓形,东南平行的两条小小山脉就像两道堤墙筑入浩瀚的南海,铸成海湾和屏障。大东海三面环山,一
  面大海,一排排翠绿椰林环抱沙滩,以其碧海、青山、绿椰、白沙滩等独特之美博得海内外游客的赞叹。大东海是足以和举世闻名的美国夏威夷海滩媲美的海上娱乐场。
  冬天,大东海平静得出奇,辽阔的海面晶莹如镜,迭映着蓝天、白云、黛山的倒影。远处水天一色,近处水清见底。在湛蓝的海面上,似有若无浪花,三三两两的渔船缓慢地滑行。恰为一幅清雅、明快、平静中显出壮阔的水墨山海图。伫立在大东海之滨,眺望这平静而辽阔的海景,人们会感到才思阔朗,神清气满,甚至还会感到浑身有扭转乾坤的气概。这就是大东海无私地献给来自严寒的北方,或苦旱的沙漠、或崎岖的山区、或喧哗的城市等地游客的礼物。
  大东海的奇静可以陶冶性情,而大东海的水更富有诱人的魅力。沙滩平坦细软,缓缓延伸。长达千米。水暧沙白滩平,早已使大东海蜚声国内外,不愧为冬泳胜地。冬天,游客既可以畅游于碧波之间,浮游于雪浪之上,也可以躺在沙滩上沐浴着柔和的阳光,在沙滩上拾贝壳、挖螃蟹、垒沙塔……,快乐无比。这里没有萧瑟的寒潮,没有缠绵的阴雨,一月平均气温也达20·7℃。每年晴日在三百个以上,全年都是游泳季节,无论你想进行海水浴、日光浴、沙浴还是其它水上运动,这里都是得天独厚的理想地方。人们说,大东海天时地利,两样俱优,十分难得,是发展无烟工业,向世界出口阳光和海滩的旅游胜地。
  顺着游泳场东行三四百米,是一座海滨小公园。公园里有座小山,山顶上有观海亭,可以俯视大海胜景。
  大东海旅游度假中心即将建成。它位于大东海游泳场旁,距三亚市3公里,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包括220间客房,中、西餐厅,以及商场、小型足球场、网球场、射击场、骑马场等设
  施。那时,大东海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三、小洞天
  崖州湾位于三亚市区西40多公里的崖城南部。这里有一座鳌山,依山傍海,古木参天,洞幽岩奇,有小洞天、蛤蟆石、钓台、海山奇观、试剑石等胜迹。
  小洞天位于三亚市西南部的古崖州城——崖城南面海滨。它是以小洞天为主的包括鳌山和崖州在内的一个广阔游览区,古称“海山奇观”。从三亚市西驰四十里,一幅色彩丰富的画卷就呈现在眼前。这里,鳌山盘桓挺立,春夏秋冬变化着姿色势态;崖州湾,弧弦百里,碧浪千顷,云海波澜时时幻现出奇异独特的景象;白莹莹的沙滩,礁石千姿百态。海山之间的小洞天景区全部景物就沿着一里多长的海滩星罗棋布。从西往东,首先见一只形状逼真的石船,长约3米,头尾都尖,船壁经海水长年累月地冲刷向内倾斜,船下波浪翻滚。立于船头上,犹如一叶扁舟泛游于大海之中。
  过了石船,只见有块灰蒙蒙的巨石斜沉在海岸拐弯处。礁石上方镌刻着“小洞天”三个行书大字。这块巨大的“石头”是由众多大小不一的礁石相聚而成。洞门呈半圆形,直径大约2米多。最大的一块礁石足有两丈多高,面山一头凌空翘起,使石体与沙滩的夹角间形成一个深达两丈有余的喇叭形凹洞,喇叭口上面,石面平整如壁。“小洞天”三个字就是镌刻在这里。退潮时,洞内是软绵绵湿漉漉的白沙,涨潮时,洞内海水半淹,波浪冲击着岩壁,发出光啷光啷的回声,声若洪钟。
  紧邻小洞天洞口右侧,有一只硕大的青蛙趴在水中仰头望天,
  好像刚从小洞天石洞跳出,欲向大海跃去,故取名“蛤蟆石”。
  踩着蛤蟆石的背脊往上登,竟见这个小洞天岩石在此向海中凸出一块,形成一个有乒乓球台般大小的平台,正对着大海。台后有一石壁,壁上赫然刻着两个约两尺见方的大字:“钓台”。旁边还有小注:“郡守毛奎经始”。还有宋体小书:“谆佑丁未促秋”。合指一算已是720年了。大字下方为一长条横字横幅,是1962年郭沫若同志游此地时的墨迹诗刻。平台下面,大小礁石若隐若现于波浪中,犹似群鱼戏水。这平台确是钓鱼的好地方,难怪得名“钓台”。
  从小洞天沿小道往山坡上攀,一块数丈高的灰黑巨石,斜立在山坡上。巨石的小半部空缺一块,呈喇叭形的洞口,洞口正对着大海,并和小洞天遥遥相望。站立于洞口放眼望去,山坡峭峻,海天辽阔。青山、蓝海、明礁、白沙、绿树、山花汇聚成迷人的自然景色,这就是“海山奇观”。洞口右侧石岩上刻着“天梯”两字,原来岩旁隐藏着一条仅容一人爬过的石道,沿着石道,绕向这块巨石后面,在洞顶边缘,只见一高一矮两块矗立的长条石头,直指蓝天,这就是“试剑石”。传说古代有周康、许源两个游士,曾在这里练武试剑。这两块石头,正是他们利剑所劈。古诗云:“岛来浮云神作雨,峰头试剑夜冲星。”正是指这一景物。
  鳌山小洞天自宋代以来就负有盛誉。据《崖州志》记载,宋代淳熙年间,崖州郡守周康始创小洞天。发现“石船”刻石题记,铭为“海邦之胜”。宋代淳佑丁未年,崖州郡守毛奎正式开辟为风景胜地,并修山开路、建亭持匾、摩崖题咏、刻石点景、榜书导游,还以“海山奇观”为总景名,指评小洞天。元代诗人王仕熙及历代达官雅士,也纷纷为其赐名赋诗,如:“海山奇观”、“洞天幽胜”、“鳌山白云”、“南山秋蟾”、“鲸海西风”等。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二年到此考察,写下了一首五言排律长诗《游崖县鳌山记》,并镌刻在钓台上。
  鳌山、崖州湾、小洞天,地脉相连,山水相依,组合成万千气象的“海山奇观”;然而它们又各自以自己的独特风姿和神韵,流芳古今,驰名遐迩。
  四、海山奇观风景区
  “海山奇观”风景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座落于距离三亚市中心以西约40公里处的崖州湾畔、鳌山南麓。
  “海山奇观”风景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是南宋时期的吉阳军(今三亚市)守周康、毛奎相继开山经营的。公元1186年周康率僚属寻访山水到此,游览“石船”,摩崖题刻《石船记》、《洞口记》;过了60年,即公元1247年,毛奎又率领僚属营建“洞天八景”,题刻“钓台”、“岩瞻”、“洞门”、“仙梯”、“小洞天”、“海山奇观”诸胜迹。还题刻《游大小洞天记》、《大小洞天诗》及“后记”。公元1248年,另一位吉阳军守王赞也率僚游山,在毛奎诗刻石处题刻了游记。周康第一次游山距今有805年,毛奎、王赞等游山距今也有745年了。他们题留在山上的石刻包括诗、记、题额等共11幅,凡1051字。有的石刻艺术价值颇高。我们今天用作游览区大门扁额的“海山奇观”四字,就是拓印毛奎的手迹。远于七八百年前,在“南荒极地”开辟这样一个风景区,又留下这么多的诗文石刻,这确实是一份宝贵的财富。类似这样的古老风景区,在我们海南地区,尚属仅见。
  “海山奇观”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神奇秀丽,深幽幻异。这里集山、海、林、石之奇,号称“珠崖第一山水名胜”。鳌山高八十余
  丈,沉海壁立,山顶四季白云缭绕,变化莫测。崖州湾弧弦百里,轻波荡漾,青山碧海,彼此紧衔,倒影相映,使人有山在海上浮,山在水中生的感觉。风景区内长3公里的海岸,奇石奇洞,势态万千,肖形状物,天造地设。还有那参天林木,蔚为壮观。尤其是龙血树、龙骨树、木棉树、酸豆树等最为著名。龙血树是世界级保护树种,鳌山有1万余棵之多。这奇山、奇海、奇石、奇林,交相衬托,互为势态,峰回路转,构成了“九九八十一”个大小景观。登上“海山奇观”,只见天低碧海,云浮高山,岩洞幽深,峭壁斜悬,烟霞微茫,轻风习习,一派古老洪荒、迷蒙混混的景象,真像毛奎说的“恍若身在五云而到三岛之上”的境界,令人返朴归真,忘怀世俗,飘飘欲仙。
  古往今来,不少历史名人与崖州湾结下了不解之缘。远在一千二百年前,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率同日本遣唐学僧荣睿、普照和弟子祥彦、思托待35人,第五次东渡日本,遇台风飘流万里到此登岸,在当时的振州城(即后来的崖州城)居住一年,修造大云寺佛殿,传播佛教文化,对当地发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为了记念这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的和平使者,后人特地将海滨一个类似仰卧的大石,定名为“鉴真沐海”。三亚市有关部门于1993年在风景区建立了鉴真及弟子的群雕像《鉴真登岸》,以后还要建立他们的纪念堂、纪念亭。
  宋末元初,著名女纺织家黄道婆,居住在鳌山西麓的高山村。她来往于崖州湾,把鳌山先进的植绵纺绵技术,传播到中原地区,促进了江苏、浙江一带绵织手工业的大发展,使之享有“衣被半天下”的盛誉,其业绩千秋不朽。1962年,当代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同志,前来考古,劈山开路,攀登“海山奇观”,鉴赏摩崖石刻诗文,藉以校《崖州志》的误漏,并赋诗赞誉此地为“南
  溟奇甸”。据《崖州志》披载的史料,清代崖州太守张擢士、李如柏、宋锦、嵇震、钟元棣等都曾游览过鳌山大小洞天风景区,并题诗纪胜。
  古老的“海山奇观”风景区,由于年久失修,至明代,毛奎建筑的亭阁,已全部倾废;部分石刻诗文,因风化而漫漶莫办。到了近代,山境更加荒凉。1962年,郭沫若同志上山时,无路可通,满山荆棘,举步艰难,因而有了“欲登试剑峰,山路难攀缘”的婉惜。
  1992年,中共三亚市委、三亚市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复“海山奇观”风景区。由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市旅游局组织实施,并得到各部门和榆林海军等单位的支援。第一期工程投资100余万元,费时二月余,修筑公路1.8公里,铺设沿海、环山麻石路3公里,把各个景点贯穿成一线。又修复“仙人足”、“试剑峰”、“仙人泉”等5处景点;同时搜集古今名人题咏的诗文等编注成册,以供游人观览。沉埋了七八百年的“洞天山水”,得以重放光彩。
  “海山奇观”风景区的修复开放,在时间上使三亚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历史,上溯到800年前,经历宋、元、明、清、民国等五个朝代。在空间上,使三亚市东起后海湾,西止崖州湾,绵延100余公里海岸线上的9个海湾风景区,同步进入开发使用阶段。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势头,为国内外的朋友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合作合办旅游事业的机遇。
  吉洽由
  五、三亚湾
  三亚城西北,自三亚湾至烧旗港一带的海湾,就是三亚湾。
  三亚湾东起三亚港,西至烧旗港,全长约25公里(其中城市占约5公里)。海湾西南向,呈直线型,沙质细,水质好,平直辽阔,沙滩宽度为50米左右。
  三亚湾是恬静和温柔的海湾。西北的鳌山嘴锁住了从崖州湾倒涌过来的大潮,东南的打浪角封住了从小东海折转下的急流,大小玳瑁洲从下面截住了一部分来自远洋的巨涛。因此,如山奔岭驰一样的骇浪,一到湾里就被化作小壑平丘,而如虎啸狮吼一样的喧波,一到湾里也只能轻吟低唱了。自然,山雨欲来,台风乍起,或者是个什么时候,也会有雪浪腾空,力拨山气盖世的景观,不过,那是不常见的。
  因为湾面开阔,波浪姗姗而来,浪面像起伏的绸,曼漫的云,一层层节奏均匀地拍上滩头,不间断地抹拭着洁净的沙。浪尖十分轻巧,当后边的大波将它搡推上来,和岸刚一接触,就又卷了回去,宛如初恋的少女给她的情人含羞一吻,又匆匆地隐入树荫花丛中,只留下些白沫在海滩上,但那点缀在白沙上星星点点的海贝,给弄潮的人留下了一点儿记念。月牙螺儿,羊角花儿,浪花弹上了脚踝,水珠儿溅得恰到力度,恰到高处,纵然它泼湿了你的一节裤管,半边衫裙,你也觉得它是温顺的,乖巧的,像用柔软的舌尖舐你,用纤纤玉指抚摸你。幻想间又像浮云要把你轻轻驾起,飘向蓝湛湛的天宫。
  三亚湾给人以柔情,也给人以豪情。五十里湾面如画,五十里银滩如练,五十里绿树如龙,令人赞叹。沿着海边,一路无阻
  无隔,无遮无拦,苍茫空远,坦坦荡荡,你真好像走上一叶遥接云端的罗带,一道飞架天涯的彩虹,一条铺向理想的大路;四面清风送你直上云端,野岚水气托你飞越彩虹,而海涛、风涛、云涛同时激起铿锵和谐的音韵,鸣奏一曲威武雄壮的乐章,鼓舞你大步奔向理想的前方。浩瀚的大海,洁白的海云,闪电一样的海燕,出没在风浪里的渔帆,这洋洋大观都会使你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给你以豪爽,给你以信念,你会一直朝前迈步。
  三亚湾充满着希望,又洋溢着青春。早晨,大海当天理云鬓,自镜贴花黄,一番梳洗打扮之后,露出了包容一切宁静和妩媚的原态。白雾慢腾腾地游动、流散、依依不舍,像一张披盖在海面上的被子,生怕早起的大海经不起朝露残寒。如果你在海边,你会以为你才第一次见到大海,千百次相逢都未曾相识;你会由衷地喊出:“你早啊,大海!”太阳从临川那边的东山岭一跃而上,万顷碧波霎时生辉,红霞代替了白雾,凝结在海空上厚厚的云幔也次第掀开,翻动,迅即向四处驰荡了。三亚湾用歌声和活力,朝向光明,迎接红日。渔帆出现了,从鳌山嘴那边徐徐地晃动着绕过来了;东西“玳瑁”又神奇地在碧海中匍匐而行了;夜泊三亚港的艘艘巨轮起锚了,宏亮悠扬的汽笛声交织鸣响,震彻晨空,然后慢悠悠地犁开平静的海面,拖着长长的水痕,仿佛在告诉你,它们是怎样深深地眷恋着这年轻的城市,年青的港口,像当年金鹿钟情于猎人一样,会回过头来的……,这时,无论你舒心地漫步在色如银毯的平沙上,忘情地扑向清浅澄明的潮水中,还是自在地滚卧在不沾人体的滩地上,胸中似有一股说不出的畅意,你会甜滋滋地让怡眼旷心的大自然给你进行一天之始的洗礼。此刻,你才真正体会到世界是广阔的,青春是宝贵的,早晨是美好的。
  你会把早晨的留恋带到黄昏,带到夜晚。西沉的海日,与海
  日粘连在一起的海波,与海波一起被海日映红了海云和椰树,在海云和椰树之间聚飞的归鸥海鸟,都会摄入你的长焦,变成一张多色彩多层次的画片。携来情侣夜游,你就会发现,这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是一座海湾公园——青年们的乐园了。没有亭台楼阁,没有假山盘岩,但星月渔火在这里却另是一番景致。双双蝶影隐入这里星光渔火拉起来的轻纱,娓娓涛音又为你把悄悄的话儿轻掩。海前月下,你们可以把相思的霓裳轻抛,把爱情的新梨初尝,不要忘记——一半儿分给大海,一半儿分给平沙……。
  游师良
  六、玉 井溫 泉
  玉井温泉又称温泉漱玉,为清代崖州新八景之一。指的是故址在今崖城镇北面四华里处的天然温泉热水池及其纪胜性建筑既济亭。
  清光绪十四年夏天,唐镜源上任崖州知州。他酷爱崖州名胜古迹,公务之余四出寻访游览。十五年春正月,他偕同乡绅何秉礼、监州同官尹图南等四人,前往州城之北寻观温泉。他们在那里发现一眼热泉和一线冷泉。热泉“咸沸作漱珠状,染指如探汤然”。冷泉有暗流与热泉交融而成嗳泉。唐镜源即叫人在泉下探挖,发现两口古池。一口呈半圆形,一口呈长方形,不知何人何时所筑。唐镜源即又派人淘汰清理,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建。改建后的热水池,一口长约九尺,宽约五尺,深约四尺,中间砌隔为左右两半池,左半池水清冷,右半池水温热,唐镜源为之取名为“阴阳池”;另一口长宽如上池,深八尺左右。池门建五级台阶,此
  池有暗沟通上池,水口与上池分流而同泻,唐镜源为之取名为“合德池”。
  热水池建成后,游人络绎不绝。为方便游人休息,唐镜源遂于池旁建一小亭。小亭由何秉礼设计规划,尹图南监修,唐镜源之弟唐镜沣任簿书之司。正月底开工,三月底落成。亭额题名“既济亭”。既济一词出于《易经》语:“水在火上既济”。亭有楹联:“风俗春怀贤士撰,咏觞情叙永和年。”亭后壁题该唐镜源的八首七律和何秉礼的八首和韵。亭内祀奉热水神位。亭边竖立唐镜源的《热水池既济亭碑记》。
  热水池和既济亭的兴建,是当时崖州的一件大盛事。人们纷纷前来游览和洗浴,十分热闹。崖州镜湖人、福建候补道台吉大文后来以“玉井温泉”为名定为崖州新八景之一,并赋诗曰:“海南风月四时温,一勺甘泉地道存。槛石苔青通暧气,堤沙草绿斗烟痕。此间自得清和意,到底难寻活泼源。我亦濯缨邀客去,疏狂无语问寒暄。”光绪二十五年任崖州知州的钟元棣也以“温泉漱玉”为名定为崖州新八景之一,赋诗曰:“天宝移来一脉泉,终朝掬手暧如煎。只宜细涤盘龙佩,未许轻投饮马钱。壮志励清盟白水,化工夺巧笑蓝田。卢同当日寻游到,何止狂垂七碗涎?”
  热水池既济亭为崖州增添了一处名胜,自古以来,游人未绝。如今亭已空废,碑记仍存,古池一口变嗳,一口变冷,玉井温泉,时时可浴。可以祛风湿,止痛痒,舒筋活络,润滑皮肤,吸引着无数游人。
  黎海珍
  七、福万山湖
  福万山湖,指的是三亚市北面崇山峻岭中的福万水库。
  福万水库是三亚供水工程的蓄水水库,水源近流三亚榆林,远送西沙群岛,这里原是三亚河槟榔水林家支流上游的一个盆谷水泊,聚集着云雨涧流,仅够滋润周围的山树花草,造化不成仙意灵异之境。十年前建设工程竣工,一条大坝巍然屹立,连接起南面东西对峙的悬崖峭壁,盈盈水泊变成了泱泱平湖。天工人工,使这里的景色清幽而又明丽,隽雅而又雄浑,像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温婉淑女,生活在现代化的时髦气氛中,飘逸潇洒,活泼动人。
  水库周围是百匝千回的青山,一条溪流从西山中蜿蜒而来,南面是横贯岭峡的大坝,大坝身后是高崖深壑的河谷,湖水就是沿着这条河谷朝南奔流出去。“四面山临水,山青水也青”。站在大坝上纵目环顾,只见山边水缘,九曲十弯,缠绕千亩山湖;青幛翠屏似的群山卓然挺立,姿影倒蘸在湖面上;山湖清平如镜,波心凝碧,水面拖蓝。大坝上空,高高地横挂着叶剑英同志书写的“福万水库”四个刚劲的大字,屏山镜水因之增添了明亮的色彩。
  它爱绿,四季都着青衫绿裳,有时淡抹,有时浓妆。春天是翡翠的,夏天是碧绿的,秋天是黛青的,冬天是靓蓝的。木槿花、芦鼓花、五色菊、金钱花等几十种不知名的山花野朵,在山麓水缘时时争艳斗奇,轮番编织着色彩斑斓的花边。也许是因为山湖的蔓美吧,山鹰常在它的头顶盘旋,黄坡鹿爱在它的身边徘徊,鹦鹉、绿鸠、黄莺、鹧和五色雀,终日在这里唱着婉啭动人的歌,山鸡和野雉则闻歌映水而舞。只有胆大的凫鸟,时而拍着翅膀站在
  水面,时而钻下去投入水的怀抱。说不定,九天仙女也会慕名翩然而至,在山湖里尽情地裸浴。
  山湖的翠色绿态极有意思。它翠得轻灵,翠得沉稳,又翠得浪漫。晨光熹微,白雾朦朦,山湖将翠色轻轻地施染在白雾上,白雾呈现出浅青的调子,薄明中,可以透见出湖淡淡的身影,白雾、山湖,是一挂月白蓝的罗纱。太阳东升,雾气慢慢地消散,山湖又将它的翠绿收回波心,均匀地抹在水面上,任凭阳光蒸晒,始终保持着它的绿态。一俟山风吹拂,满湖的翠色流荡波动,浮跃着烁烁的金光;它还驾着山风飘进幽谷,飞上峰头,为群山增添色彩。山湖没有瘴岚暑气,空气时时清凉新鲜。当你贪婪地深深呼吸,一份淡淡的绿素伴着一丝淡淡的幽香,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人常说,绿色是希望,是生命,蕴涵着绿意的清新空气,会使你的肌体焕发出青春的朝气和活力,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山湖的翠色,竟是如此富于灵性。
  山湖爱动也爱静,春和景明之日,山是静静的,水是静静的,云彩也是静静的。鸟儿的掠影和啼鸣,激不起湖水的半丝涟漪;鱼儿偶尔跳出水面,但一瞬间又复归自然。因为静,湖水也就清得特别出奇,一切物象的倒影异常清晰。群山像在水里长出来似的,树上的叶子不但一片片能数得出来,连脉络也一根根看得见;白云落在湖面上衬出一片蓝莹莹的天;鸟儿不是在天上,而是在水里飞翔;而鱼儿也不像游在水里,它游在山上,并且穿过白云,游到蓝天深处;丽日在水里却是一轮圆月,发出幽幽的光。面临其境,即使你全身躁动着千种烦扰,也会被山湖这般的静态美所感染,自觉心境也是如此的清静、如此的剔透。热风吹雨,似乎也干扰不了山湖的宁静,它隐在雨丝织成的轻纱里,悄悄然,格外安详。这个时候,你如果穿戴上民间的传统雨具——竹笠和蓑衣,
  垂钓湖畔或是撑着木筏排荡向湖心,这番意境,该是怎样的令人销魂!金风萧瑟之日便是山湖动情之时。雨下久了,水涨湖满,山风来得勤,频频地吹动着一泓绿意,湖心的涟漪,山边的水波,使天地之间能够倒映在湖上的景物都失去了真象。山形云状和树姿花影,不断地扭曲、幻化、显现、碰撞、叠合;丽日蓝天、朝晖夕照、晚霞暮云也各各被揉进了山湖,变动着千奇百怪、斑驳陆离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而产生奇特的幻想,山湖这种野性的喜闹,直到夜幕降临才停止。这时,附近黎寨的男女青年,离开寮房,开始夜游在山麓湖畔,对唱山歌,吹响清亮的哩咧和委婉的鼻箫,互相倾诉心曲。山湖泛着星光,轻轻地拍着山麓,发出微微的响声,仿佛依偎着青山窃窃私语,商量着怎样继续创造山湖胜景、人间乐园。不用说,山湖别具一格的浓郁风情,会撩拨你的心思。归去吧!山湖将会捎给你一圆圆的梦、甜甜的梦。
  大坝开闸放水、瀑布飞泻之时,山湖一展它的勃勃英姿,喷发出一股阳刚之气。它的瀑身宽20米,落差有三层楼那么高,能跳射出20米远,闸门一启开,湖水分别从两个闸门渲泻而出,一瞬间冲到跳射台,忽地腾跳而起,连成一片,呈弧形飞泻而下,远远地跌落在深谷底下,又腾起一片烟雾。闸门可以调节,瀑布的形态也就各不相同,当闸门板微微启动,湖里泄出涓涓细水,瀑流像千万根银纱从坝上轻盈地飘飞而下;当闸门稍稍开个口子,瀑布又像薄纱轻垂入谷;一旦闸口大开,湖水顿时涌动,瀑布飞泻而下,宛若云翻天崩,银河决口,满眼是五彩缤纷的虹霓霞雾,满耳是九天雷鸣似的瀑声泉韵。瀑布里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帘洞。等到孙悟空西游归来南游时,他肯定会在这里开辟一个花果山乐园。那个时候,他已经不是一个猴王,而是山湖旅游区的一个精明能干的经理,他在山里创建花果飘香的热带水果园,办围猎场,
  在湖上建水上游乐场,还建起富有黎族生活特色的旅游新村。那一天,山湖的风姿,将更加美丽迷人。
  王隆伟
  八、崖州古城及崖州八景
  崖城,是崖州古城,在历史上是崖州地区贸易中心,商贾云集、舟车四通八达,曾被称为崖州的“门户”。唐代名相李德裕、韦执宜,宋代名臣赵鼎、胡铨等先后被贬到这里。解放初至1953年,崖城曾成为崖县县城。如今,仍是三亚市的一个重要农村集镇。
  崖州风景,古朴优美,自古以来,不少名人游客为它写下了赞美的诗篇。元代著名诗人王仕熙写过八首歌咏崖州山水的诗,总题《崖州八景》。历代诗人沿袭其题赋诗唱和,因而“崖州八景遐迩闻名”。这八景是:“鳌山白云”、“鲸海西风”、“边城斜照”、“水南暮雨”、“稻陇眼鸥”、“竹篱啼鸟”、“南山秋蟾”、“牧原芳草”。
  “鳌山白云”,鳌山在城南,是崖州古城南的天然屏障,方圆百里,形如巨鳌,险峰入云,气势磅礴,峰峰逸出,岩奇洞幽,流水飞瀑,青松黄槐,素有“南山小岱”之称。每当晨昏之际,“云似苍悟常突起,山疑蓬莱忽飞来。”这就是使人赞叹不止的“鳌山白云”景色了。
  “鲸海西风”,崖州湾在古城西面,海面时而波平浪静,粼光闪闪,一碧万顷,温柔抒情;时而西风卷涛,大潮倒涌,宛若长鲸腾起,万里奔吼。“鲸海西风”就是这一景色的描绘。
  “边城斜照”,描绘古城夕阳斜照下美丽晚景给人以思索和力量。
  “水南暮雨”,描绘城左侧水南村林深草茂,瓜果飘香,小溪绕郭,燕啭莺鸣,是个富有田园风光特色的、富饶恬静而美丽的地方。
  “稻陇眼鸥”,描写城北万顷稻田,渠泊参差,鸥鹭不尺的景色。
  “竹篱啼鸟”,描写城南村舍错落、短竹编篱、百鸟啼鸣的景色。
  “南山秋蟾”,描写天明月朗,城南十里南山,高触云天,好像一只大手托着明月,盥身银河,奇幻异常的景色。
  “牧原芳草”,描写古城周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放牧景色。
  到了清代,诗人们又题了八景,称“崖州新八景”。自然而然,王仕熙所题的是“崖州旧八景”了。新八景是:“鳌山叠翠”、“抱郭双流”、“洞天幽胜”、“落笔凌气”、“镜湖秋月”、“玉井温泉”、“灵山腾云”、“峻岭回风”。
  新旧八景各有特色,但因时间的流逝,地理因素的变化,时至今日,有的已不复存在,但有的仍不失为佳景。
  现在,三亚市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出了现代八景,它们是:“东海晨曦”、“柳林夏荫”、“天涯飞雪”、“落笔生辉”、“洞天观海”、以及“平沙升湖”、“浮波双玳”、“翠映三湖”。
  崖州古城始建于北宋,初为土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砌成砖墙,后又经元、明、清历代扩建。原古城有东、西、南三门。东门叫阳春门,西门叫镇海门,南门因在学宫之前,故称文明门。东、西两门早已无存,现在修复南门,这是几经劫难而残存的唯一崖州古城真迹。
  修复后的南城门,呈拱形,赭红色,门庭垛口均仿旧修复,门北“文明门”三字是清代磨石碑刻,字迹清晰如故,修复后的南门上添建一座两层亭式楼房--文明楼,与城门浑然一体,使之更加雄伟壮观。登上城门楼,可以眺望十里之外的鳌山白云,俯视宁远河畔的水南绿竹,“崖州八景”尽收眼底。
  九、波浮双玳
  东岛和西岛,又称小玳瑁洲和大玳瑁洲。两岛位于三亚港以西约8海里的海面上。原和鹿回头岭连成一脉,因地理变化而踞海中。西岛为大,方圆30华里,东岛较小,方圆约10华里,两岛相距约3海里。两岛上翠峰屏立,四周是沙白如银的海滩和奇形异状的礁盘。两岛之间的海道上矗立着两丛相距十多米,高4、5米,酷似樯帆的巨石,人们叫它们为双帆。从三亚港开出的远洋船只,必经此双帆。因此,古称大、小两玳瑁为三亚港外的:“启闭之关”,双帆为“开合之扉”。
  大、小玳瑁洲以盛产玳瑁而得名。古诗云:“岂是寻常双峰峙,分明仙龟到崖州。”从三亚港西望两岛,宛如两条巨型玳瑁自西向东在万顷碧波中匍匐前进,小玳瑁洲导前,大玳瑁洲殿后。风平浪静时望去,如蠕蠕而动。风起浪涌时,望之则如鼓浪而前。艳阳照,云蒸霞蔚,大、小两玳瑁的头和玳身,灿然可见,鳞甲光射天日,闪波烁浪。飓风乍起,浪拍云崖,两玳又如出没风波,搏击之姿活灵活现。千百年来,波浮双玳,造化天工,自成奇观,异乎崖州山水,令人神思悠悠。
  东岛磊圆沙白,石壁陡峭,峦壑清幽,蝉鸣莺转,百树生花,
  椰林成荫,人在岛上走,鸟在头上飞,了哥、翡翠、海鸟、五色雀……,都向游人炫耀傅丽,兔狸鼠猫在路旁安然觅食。海滩上,釉螺彩贝,俯身可拾。登上东岛高峰,回望三亚湾,水碧山青,一幅南国热带情调的画卷映入眼帘。
  西岛同样具有东岛的自然美,而且还有多处奇观。西岛东南海岸,奇石耸立,海风吹来形成空气旋涡,日夜訇然作响,人们称之为“呼气石”。海上渔民凭着呼气石“呼气”的大小,声音的缓急,就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还有一个深水洞,崖高30多米,洞深约4米,浪激花飞,日照虹生,蔚为奇景。年年月月,海燕在这人们攀不及的幽洞中的悬崖上垒巢吐哺,结成燕窝。古代的帝王为了后妃们的天生丽质红颜永驻,常常降旨下诏,要崖州进贡这名贵的药材,有多少渔家青年葬身洞中。至今,洞中壁上还残留着那斑斑的石坎儿。此外,成群结队的猕猴,追逐嬉戏于峰坳之间,是一个有名的海上猴岛。
  西岛现有二千多居民,他们的祖先是清代咸丰年间移居来岛上的。数百年来,他们用自己劳动的双手,把西岛打扮得“小豆夹花树树黄,珊瑚处处筑为墙”。西岛渔村,居民以珊瑚为砖构筑瓦房。西岛物产富饶,有捕捞不完的鱿鱼、海参、七星螺,还有采撷不尽的西岛特产——珍珠贝、虎斑贝、小宝贝、红珊瑚、海铁树、夜光螺……。岛上居民用这些海贝珊瑚加工而成各种工艺品,玲珑剔透,晶莹可爱。
  东、西两岛是三亚市城市规划中的新风景旅游区。可以预见,不久,这里将以其独特情趣吸引四方游客,成为一个著名新游览区。
  游师良
  十、第十一届亚运会南端点火台
  第十一届亚运会南端点火台,距三亚市区西二十三公里,位于“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东侧约200米,海拔高度117米的角岭上。东邻三亚凤凰民用机场,西毗红塘湾,北依航空指挥塔,南接东岛、西岛开发区,与鹿回头风景区隔海相望,环岛公路和三八铁路干线盘绕山脚直达山顶。路口,耸立着一个标志碑,刻着已故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同志的题词:“天崖点火烛中原”。
  点火台座北向南,仿古代烽火台状,呈方形,钢筋水泥结构,占地1500平方米,高约14.3米,立体圆筒部分共四层,每层高约4.5米。一层为贮存室,用深色大理石铺地面,十分宽敞,东西各开一扇门。二层为观赏厅和贵宾厅,正门横镌:“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南端点火台”,左右两边镶嵌着亚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熊猫。中部筑有圆筒形梯道,内装一旋转梯直达三层和四层。三层为观赏平台,四层安装点火装置,呈半球状,用不锈钢镀锌防火隔热材料铸成,有耐温抗风雨防腐蚀的特点。
  1990年8月23日上午,点火台彩旗招展,鲜花朵朵,人头涌涌,大小彩色气球一串串、一簇簇拖着长长的彩带在半空高高飘扬,南端点火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亚运会组委会委员李凯亭专程护送火炬来琼交接。夏令时7时正,省委书记邓鸿勋点燃起亚运圣火。参加点火仪式的有省长刘剑锋、副省长王越丰以及海南省三亚市各机关的领导、当地群众和慕名远道赶来观赏盛况的中外游客,共计十万多人。
  点火台在光辉的时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已成为三亚市独具一格的旅游风景点。吴勇志

知识出处

三亚情怀

《三亚情怀》

出版者:四川民族岀版社

三亚,也曾是封建王朝的极境,是统治者流放“判民”、“逆臣”的蛮荒之地。有诗道:“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于是,有人在那雄伟矗立的巨石上刻下了深深的四个大字“天涯”、“海角”。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