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织女黄道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民间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002
颗粒名称: 崖州织女黄道婆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127-128
摘要: 文章讲述了宋末元初一位女纺织家黄道婆的传奇经历。黄道婆在婚姻生活中遭遇困境,后来闯荡天涯,学习新的纺织技艺,将其带回故乡并传授给更多人,推动了当地纺织业的发展并博得了人民的尊敬和崇敬,最终留下了一个传奇的名字和故事。
关键词: 传说 黄道婆 纺织业

内容

(汉族)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我国一位杰出的女纺织革新家。她出生在崖州水南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小时候父母双亡。一位本族亲戚见她孤苦伶仃,便把她领过来抚养。她长大后就帮助这家亲戚带小孩,做些轻活,学习纺纱织布。
  黄道婆十六岁那年,嫁给西关村①宋家的第五个儿子宋老五,大辈人叫她宋五娘,小辈人称她宋五嫂。黄道婆嫁后几年都没有生养孩子,经常受到公婆的责骂和村人的闲言碎语。不久,宋老五不幸病亡,她的日子更难过了,公婆辱骂她,旁人讥笑她。她忍受不了,便离开婆家,流落到西界②的透风村,在一户人家里帮忙纺纱织布。这家人后来知道她是个寡妇,怕沾上衰气,便冷言冷语叫她走。她返回婆家,但婆婆不准她进家门。她走投无路,被迫出家到广度寺当尼姑。广度寺在西关村旁,离婆家不远,婆家的闲言闲语不断传到她的耳中,她一刻也不得清静和安宁。
  这天,她离开了广度寺,走着走着来到了南山岭脚下的南山村③。这是一个黎村,村子周围长着很多木棉树和吉贝,就像水南村一样。她走进村里,看见家家户户都有纺车和织机等纺织用具,有的妇女正在纺纱织布,这里的纺车有三线纺车,与水南的没有区别,但织机却不一样,是用带子绑在腰间坐地面织的机子,这里叫腰机,十分简便。南山村黎族妇女的手工很好,人人善于纺织刺绣,织出的筒裙、布匹、被服非常好看,纱线细密,花纹美丽,颜色鲜艳。她看在眼里,想在心上,决定再把黎族妇女的纺织手艺学到手。她在南山村住了下来,拜一位黎族妇女为师,日夜跟她学习纺纱、织布、绣花。黄道婆心灵手巧,很快就学会了黎族的纺织手艺。她还和这位黎族妇女一起,结合汉族的纺织技艺,设计绘制新的刺绣装饰花纹图案,调配颜色。黄道婆和黎族妇女们织的布和刺绣品,挑到汉区很抢手。黎族人民更加喜欢黄道婆,把她当亲姐妹一样看待。
  黄道婆在黎寨生活了很久,五十多岁那年,也不知什么原因,她乘坐一艘商船从崖州湾的大疍港离开崖州到大陆去,住在松江越彩石④,她将崖州的纺织技术传授给那里的人们,改革了纺织工具,上海纺织业很快发展起来了。黄道婆的名字和事迹也传回了崖州。
  黄道婆死后,越彩石人民建了庙堂纪念她。崖州人民也建起了一座庙堂,庙堂称“宋五娘庙”,和冼太夫人的庙堂并排一起,庙址在今崖城中心小学东侧。

附注

①西关村:今崖州区城西村。 ②西界:今乐东县沿海地区。 ③南山村:今崖州区崖城南五里处。 ④松江越彩石:即乌泥泾,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

知识出处

三亚民间故事

《三亚民间故事》

出版者:南海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海南岛和其他地方一些地方风物的传说,包括鹿回头、金鸡岭、螟支洲等;文化起源的内容,包括天涯海角的祭祀、石门子仙女赐姓氏等;动植物篇的故事,包括海螺姑娘、龙蹄、劳鸟养鸡等;风俗篇的内容,包括端午节、土地公庙等;人物篇,包括鉴真和尚、王幌等;故事篇的不同主题,包括机智人物、幻想、生活、笑话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范景禄
责任者
王隆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