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民间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995
颗粒名称: 风俗篇
分类号: I277.3
页数: 9
页码: 113-121
摘要: 风俗篇介绍了海南岛的一些传统风俗。其中包括守孝与用土檀木刻神像神牌习俗的由来、端午节打青习俗的由来、阴历七月十四“神鬼节”的由来、土地公庙的由来等等。这些传统风俗揭示了海南岛的文化特色和民间信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礼仪习俗和道德观念。
关键词: 民间传说 风俗 三亚市

内容

守孝与用土檀木刻神像神牌习俗的由来
  (汉族)
  讲述者:姜世经搜集整理者:何家贤
  从前,崖城有个叫蛮牛的后生,他刚满周岁,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母亲性格刚烈,终身守寡不嫁,用尽心血抚养蛮牛。谁知蛮牛长大后,生性粗暴,经常打骂母亲,老人家受尽了他的虐待。
  一天,蛮牛到村后的烂泥地犁田,到了晌午,肚子饿得咕噜噜响,喉咙干得像火烧一样难受,但还不见母亲送饭送水来。他气得咬牙切齿,狠狠地说:“等会儿来了,看我不收拾这老东西!”便掉了犁,放了牛,气鼓鼓走到一棵土檀树底歇凉。树上有几只乌鸦飞来飞去,叽叽嘎嘎乱叫,一泡乌鸦屎从树上掉到他身上。他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个窝,窝里面蹲着一只全身掉光了毛的老乌鸦,它张着嘴,等待着外面的小乌鸦给它送食。外面有两只羽毛丰满的小乌鸦穿梭着飞来飞去,嘴里衔着小虫,轮流地朝老乌鸦的嘴里送。看着看着,蛮牛受到触动,心想:“乌鸦虽是禽物,都知道老鸦哺育之恩,我为血肉之身,却时时打骂生母,畜生不如呀!”他越想越惭愧,真想立即跪倒母亲面前,让母亲痛痛快快地打骂他这个不孝之子。
  这时,母亲拎着盛饭的竹篮匆匆而来。蛮牛看见母亲,十分怜恤,手里的牛鞭还未放下,就跑过去接母亲。老人看见他拿着牛鞭跑来,以为又要打她了,急忙放下竹篮,慌慌张张地跑到那棵土檀树下,心一狠,一头撞在树干上,顿时鲜血直流,气绝身亡。蛮牛奔过来,抱起母亲,呼天号地哭叫着:“母啊,儿是来接你呀,儿错啦,儿是来向你认错的呀!”可是不管蛮牛如何哭喊,母亲终究不会再醒过来。
  自此,蛮牛在母亲坟前立碑刻铭,把烂泥地叫“打母田”,以告诫后人。他还在母亲坟墓旁搭了一间小屋,为慈母守坟扫墓三年,以尽孝心。为了长久悼念母亲,他砍下了那棵土檀树,请人雕刻母亲的塑像和刻凿制作母亲的神牌,供奉在家中正厅。后来人们仿效蛮牛悼念母亲的方式,为死去的亲人守孝和用土檀木刻凿神牌供奉家中,这成了本地的民间习俗。
  端午节打青习俗的由来
  (汉族)
  讲述者:王美女 搜集整理者:王隆伟
  端午节,崖州有个打青的习俗,即家家户户在屋顶上放置野菠萝叶。这个习俗的由来有一个传说:
  相传,明代年间,琼山有一个名叫李茂的大海贼,纠集一伙人在海上拦船打劫,在沿海各地村庄抢夺财物。某年五月,李茂率众贼南下,在端午节前一天来到崖州。人们纷纷牵老携幼逃难。有一位妇女,手牵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身上背着一个两岁的小男孩,远远地落在逃难人群的后面。这时,李茂打马赶到跟前,大声喝令他们站住。妇人请求说:“我家穷得锅底朝天,请大人开恩!”李茂黑脸一沉,拔出刀来:“交不出钱来,砍下你们的头顶数!”妇人忙叫小女孩和她一起跪下,磕头求饶:“大人,要杀就杀我母女俩,这孤儿他父母早死了,我收养了他。留他一命,我于九泉之下,也不忘大人恩德。”李茂听罢,放下刀说:“我不杀你们,你们也不要乱跑了,把孩子带回家去。明天,你在屋上放一把野菠萝叶,就可平安无事。”说罢,扬长而去。
  妇人将这件事告诉了乡邻,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都在屋顶上放置野菠萝叶。第二天,众贼进村,看见家家户户都有野菠萝叶,因李茂有令,谁都不敢进入有野菠萝叶的人家抢劫杀人。
  从此以后,每逢端午节,人们都把野菠萝叶放在屋顶上避邪驱恶,有的还用它来泡水洗脸。这个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
  阴历七月十四“神鬼节”的由来
  (黎族)
  讲述者:董国定 搜集记录者:赵师发 林能 整理者:王隆伟
  隋朝末期,杨广夺了皇位,听信小人费无极的谗言,杀害了开国功臣余谦。余谦的好朋友——在海南岛崖州任职的黎怀琼也受到了株连。
  黎怀琼的胞弟黎怀亮带着妻子林丽娟逃往立才峒投靠黎族朋友董亚日。黎怀亮夫妇跟着董亚日一家耕地种田,久而久之,他们和黎族同胞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大赦天下。黎怀亮夫妇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正当他们准备举家回乡之日,黎怀亮患上了恶病,求医无效,死于黎峒。
  林丽娟死了丈夫后,为了生活,天天带着四岁的儿子黎洪下田劳动。有一天,正当林丽娟和董嫂在田里插秧时,在田里一块平坦的大石头上玩耍的黎洪慢慢地陷进石里去,两只小手不断地挥动着。林丽娟急忙跑过去,伸手想拉住儿子,大石头却突然长高,丽娟拼命地往石头上爬,可当她爬上时,儿子已被石头吞掉了,只剩下一顶小帽子。丈夫刚死,儿子又亡,丽娟的心都碎了,她几次想把头撞在石头上和儿子一块死去,但是想起孝期还不满,到九泉之下难于见丈夫,于是坐在石头上哭得死去活来。
  乡亲们见状,纷纷前来看望她,安慰她,劝她回家,可丽娟说什么也不肯走。好心的董嫂只好天天给她送饭,陪她掉泪。就这样,丽娟哭哭啼啼了七七四十九天。这天,突然有一个白头发黄胡子的老人,骑着一匹形似红头雷公马的大马来到石旁,带走了丽娟。
  第二天,董嫂送饭来时,不见丽娟,大声呼喊,四处寻找。她在对面的小山包上发现了一条很长的石梁,有锯牙形的石头,高高低低,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形似雷公马的背脊。
  “可能是山神带走了丽娟,只有神仙在人们遭到不幸时才出来保护人们。”董嫂这样猜想着。她回到村里,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奥雅。
  奥雅很信神信鬼,听董嫂这么一说,立即叫寨民在那个山头上建起了山神土地庙。
  山神土地庙建成后,寨民们纷纷前来叩头跪拜,请求神灵救救丽娟和她的儿子。就在当天傍晚,林丽娟和儿子黎洪突然平安回来了。丽娟告诉乡民说,是山神救了她母子俩。
  奥雅看到丽娟母子回来,当晚大摆酒席,拜祭神灵。这天正是阴历七月十四。从此以后,每年阴历七月十四,人们都要杀鸡杀鸭供奉公婆先人和山神土地。农村百姓把这个节称为“神鬼节”。
  土地公庙的由来
  (汉族)
  讲述者:董文开 搜集记录者:李美玲 整理者:王隆伟
  从前,某县有一个人被冤枉关进了牢狱。有一天,犯人越狱逃跑,官府发现后派兵追捕。
  犯人在前面拼命地跑,官兵在后面紧紧地追。犯人被追到一个海湾边,被茫茫的大海拦住了去路。在这生死的危急关头,犯人忽然发现海滩荒坡上有个农夫在犁地,忙跑过去请求相救。
  农夫看犯人忠厚老实的样子,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便答应相救。可在这光秃秃的海坡上,哪有藏身之地呢?
  农夫急得团团转,被刚犁出的泥块和草皮绊了脚,急中生智,叫犯人躺卧在犁沟里,拿犁出的草皮土块把他盖住。
  农夫刚把犯人盖好,官兵就追了过来,问农夫有没有看到一个人往这里跑。农夫指指地头远处的海边说:“我刚才看到一个人在哪里转来转去,然后向海里走去。”
  官兵信以为真,立刻追过去沿着海边搜寻,搜寻了半天仍没有发现犯人的踪影,猜测可能是走投无路就跳海自杀了。官兵走后,农夫掀开草皮土块,告诉犯人官兵走了。犯人从犁沟里爬起来,跪地磕头感谢农夫救命之恩。
  数年后,犯人时来运转成了大富翁。为了报答农夫,他便拿出一大笔钱在海边为农夫建了一座房子,还买下海边一大块土地送给农夫。为了感谢土地的救命之恩,他决定于海边土地上建庙祭祀土地神。建庙时,他对农夫说:“我把尺子拉多高,庙就建多高。”他拉开尺子,可是由于用力过猛,尺子刚拉到三尺左右就断了。农夫也就按三尺左右的高度建起了土地公庙。这个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如今,我们在农村看到的土地公庙都是矮矮小小的。

知识出处

三亚民间故事

《三亚民间故事》

出版者:南海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海南岛和其他地方一些地方风物的传说,包括鹿回头、金鸡岭、螟支洲等;文化起源的内容,包括天涯海角的祭祀、石门子仙女赐姓氏等;动植物篇的故事,包括海螺姑娘、龙蹄、劳鸟养鸡等;风俗篇的内容,包括端午节、土地公庙等;人物篇,包括鉴真和尚、王幌等;故事篇的不同主题,包括机智人物、幻想、生活、笑话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