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民间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933
颗粒名称:
页数: 2
页码: 1-6

内容

三亚是一个享誉中外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汉、黎、苗、回等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文艺,其中重要的一个门类是口头文学的民间故事。这些历经岁月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十分珍贵的财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它放在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期以来,三亚市和全国各地一样,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把抢救、挖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动员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开展群众性的采风活动,搜集记录了一批民间故事,积累了大量资料,为整理选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间文学是一门具有多学科性质的文学,是国家长期的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多次发出通知,各级文化、民委、民研部门也提出要求,对搜集的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资料通过整理出版,科学地妥善保存和管理这批文化资料,保存民间文学财富,为发展民间文学事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科学研究、创作参考、专题编辑提供可靠的原始材料,发挥民间文学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近几年,国家把整理、选编、出版民间文学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组织力量开展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大系的选编工作,海南也安排专家学者进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海南民间故事卷》的选编。我市现对积累的民间故事资料进行整理选编的《三亚民间故事》,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民间文学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亚市地处天涯海角,具有两千多年有文献记载和文物佐证的悠久历史。纠正一些人的历史偏见,这里自古以来并非文化沙漠,滥觞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就是与其优美风景相得益彰的文化绿野。三亚市汉、黎、苗、回各族劳动人民勤于劳作,善于幻想,敢于开拓,富于创造,物质和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演进。这些民间故事,记录了社会生活,总结了生产斗争经验,描绘了风俗民情,抒发了思想感情,表达了理想愿望,反映了三亚市各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三亚民间故事》是在全市统一布置下,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原则,经过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后选编出版的。它虽然只是我市民间文学的一小部分,但基本上能科学地、全面地反映出我市民间文学的风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市民间文学的成就。它的选编出版,将有助于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升,有助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二〇二一年一月一日

知识出处

三亚民间故事

《三亚民间故事》

出版者:南海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海南岛和其他地方一些地方风物的传说,包括鹿回头、金鸡岭、螟支洲等;文化起源的内容,包括天涯海角的祭祀、石门子仙女赐姓氏等;动植物篇的故事,包括海螺姑娘、龙蹄、劳鸟养鸡等;风俗篇的内容,包括端午节、土地公庙等;人物篇,包括鉴真和尚、王幌等;故事篇的不同主题,包括机智人物、幻想、生活、笑话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昌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