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公迟暮抒情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革命老人孙惠公》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912
颗粒名称: 惠公迟暮抒情怀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186-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惠公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革命,曾任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乡长、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副官兼书记、崖县县委书记、乐东县县长等职务。他出生在书香之家,精通琴棋诗画,也是写作和音乐爱好者。
关键词: 孙惠公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内容

孙惠公的名字,在琼南一带,闻之而不知敬仰者,少矣。出生于1911年的惠公老前辈,一生集殊荣于一身:1939年入党的老党员;1942年的梅山抗日民主政府乡长;1944年的琼崖纵队第二支队副官;1946年的中共崖县(现三亚市)县委书记;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1951年12月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2年元旦以广东省人民代表的身份到怀仁堂与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进行新年团拜……惠公一生各个时期政绩卓越,旁人每每谈及,他总是声声婉言:个人所为,微不足道。
  出生于书香之家的惠公,1934年秋到广东教师进修学校公费就学,毕业后任崖县第七高小教师。
  自小就按照传统方式接受教育的惠公,琴棋诗画样样皆能,成为革命队伍中有名的才子。1993年,82岁高龄的惠公出版了自己写作时间跨越六十载心血的力作《梅山吟草》。我慕名拜望先生时,他家的院子里有一块黑板上,仍书写着先生的近作《九十述怀》。
  踏上新世纪,老人刚好九十。吟咏作诗,陶冶情怀,是老人一生的习惯,也是老人永葆青春、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说到长寿的话题,老人88岁的老伴从一旁插话:阿公每天早上6点钟打太极拳;7点多钟在院子里用热水洗脸。晚上8点钟又做40分钟的气功,而后在床上坐禅。这个时候,谁要来叫他,他都不理你的,晚9点钟准时上床休息。阿公的生活起居是雷打不动的。他从来不吃稀饭,每顿两碗干饭,一杯酒,不抽烟。阿婆又说,他这个人从年轻时候脾气就很好,你骂他,从来不生气的。阿公平静宽容的面庞,阿婆自得幸福的谈吐,一生恩爱相知,尽在其中。
  如今惠公老人最为欣慰的是他的子女及内孙外孙皆事业、学业有成,为人们所称道。每年元旦、春节合家大团聚,是惠公既忙又乐的日子。偌大的院子,尽是儿孙们的欢歌笑语。喜欢文艺,能弹会唱的老人,在儿孙们的簇拥下,来一曲崖州小调或者战争年代留在记忆深处的歌曲。听到老人到了高龄仍能弹四弦琴、拉二胡,我马上怂恿阿婆:能不能请阿公拉一曲听听?两位老人都笑了。阿婆立即吩咐家人拿来阿公的两件宝:一把二胡和一把四弦琴,它们跟随阿公已经几十年了。阿公先接过琴,调了调音,开始自怡自得地弹奏起来。一曲弹完,阿公应邀又拉起二胡。未曾想到今日的采访是以音乐作结的。音乐是如此美好的东西,令年老者不觉老之已至,令苦难中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已经是下午6点钟了,真正的夕阳西下,然却晚霞满天,美丽无比。我告别了尊敬的惠公先生与他热情的老伴,我带走了他的诗、他的音乐、他的慈爱。我默默地祝福这一对健康、快乐的老人:长寿吉祥,相伴永久!
  (原载2001年1月14日《海南日报》)

知识出处

革命老人孙惠公

《革命老人孙惠公》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孙惠公同志的革命人生,全书分三部分:孙惠公同志的遗作、孙惠公同志革命生涯的追述、对孙惠公同志的缅怀与思念。

阅读

相关人物

蔡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