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情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869
颗粒名称: 战友情深
分类号: I247.81
页数: 5
页码: 217-2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惠公和张开泰是两位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的战士,他们在1941年的黑眉岭战斗中表现出色。战斗中,张开泰担任第三支队支队长兼政委,率领部队击毙击伤近百名日伪军,但同时也付出了40多人伤亡的代价。而孙惠公则在战斗中身受重伤,伤口感染,幸亏张开泰和李大和及时赶到,带领部队突围,才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
关键词: 琼崖 独立总队 张开泰

内容

傍晚,华灯初上,海口市长堤路的河岸边,晚饭后来这里休闲散步的人们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已经60岁出头的孙惠公与张开泰两位老战友,也来到这里散步,他们时而站在海甸河岸边的栏杆旁,时而坐在人行道边的石板椅子上闲聊。灯光下,他俩显得神采奕奕,很开心!
  这是1972年秋天,经过“文化大革命”5年多的政治审查,孙惠公喜获平反、恢复名誉。这时,因牙疾,孙惠公到海口市专科医院治疗,住在离长堤路不远处的自治州招待所。原海口市委副书记张开泰也于这个时间通过政治审查,得到平反,恢复名誉。张开泰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招待所看望孙惠公,还特地从家里提来熬好的粥,给牙齿不好的孙惠公补补身体。晚饭后,他俩一起散步来到这里。
  俩人亲切地交谈着。谈着谈着,话题便集中到1941年秋天在黑眉岭打击日军的战斗。
  张开泰说:“黑眉岭与日军作战,七天七夜呀,日军调集2000多人的兵力,包围我只有300多人的第三支队,这是海南抗战史上一次惨烈的战斗。战士们英勇作战,虽然击毙击伤近百名日伪军,可我军也伤亡40多人呀!战友们一个一个在我眼前倒下,几十年来,那情那景,我一辈子都挥之不去,很想念战友们。”
  孙惠公说: “你当时是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兼政委,你的责任既光荣又重大。”
  张开泰说: “那时,正值秋天,整天不是倾盆大雨就是毛毛细雨,战士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深山老林里,天气寒冷,加上这几天哪有饭吃,干粮吃完了,吃野菜喝雨水,日军又追着不放,要把我们全部围死在这里。这时,我也身受重伤,伤口感染,伤势严重,要不是你与李大和及时赶到,带领我们突围,第三支队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他们两人谈着,勾起一幕幕的回忆。
  第三支队被日军围困,情况危急,中共崖县委获得这一消息,立即命令孙惠公与县委委员李大和火速赶赴黑眉岭,任务是把第三支队安全带出包围圈。县委书记叶云夫了解到孙惠公与张开泰的关系,千叮万嘱,一定要完成任务。
  张开泰年长孙惠公几岁,崖县第三区风塘村(今海棠区风塘村)人,他们认识于抗战前。那时,孙惠公在三亚街第七高等小学当教师,张开泰在风塘一带的学校任教。张开泰1926年入党,是海南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员,是崖县革命的先驱者,曾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利用教学关系经常来到七高小学,因此与孙惠公认识并成为好朋友。
  “呯呼呯……”枪声就在眼前。孙惠公与李大和从梅山出发,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爬过尖峰岭,奔到黑眉岭,哪里有枪声,他们就往哪里走,枪声就在眼前,他们俩不顾一切投入战斗,把一颗颗仇恨的子弹打向日本侵略者。这里是黑眉岭的抱挪村。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密林里的战壕中一晃,孙惠公一看是老朋友林庆墀,大喊: “老庆!”就与李大和猫着腰冲过去。战场上,久别的战友相逢,孙惠公、李大和把来意说明后,林庆墀说: “这两天支队领导也在研究突围问题,但总是担心突围中遭遇日军。”
  支队领导吴浪渡和林庆墀、何赤等人带着孙惠公与李大和来到一堆草丛旁,只见张开泰躺在那里,奄奄一息,他是三天前中弹受伤的,且伤口感染,不能行动。
  见到前来救援的孙惠公和李大和,张开泰立即翻起身子,传令召集支队领导研究突围问题。孙惠公说,按照县委安排,突围的目的地是梅山,虽然这一段路程有100公里左右,但是,靠山区这边有国民党兵几处封堵,靠海边平原那片又有日军几处据点,好在山区这边的国民党军刚被日军吓逃,我们可以从抱善、长溪村(长坑村)一带通过。张开泰和支队领导同意孙惠公的意见,决定马上集合部队实施突围。
  伤病员怎么办?孙惠公坚决地说: “全部带走,一个都不能落下!”黑眉村、抱挪村等附近村庄的黎族群众主动要求带路突围,主动帮助抬伤病员,有几位小伙子还与孙惠公成为好朋友。
  第三支队300多名指战员,趁着夜色,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跟着孙惠公、李大和在崎岖的山岭中行走,每往前踩一步都很艰难。
  前面有国民党的据点封锁,后面有日军的追兵,在孙惠公、李大和的带路下,第三支队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终于走出尖峰岭山林,走过抱善、抱杠、抱尾,进入长溪村(长坑村)。孙惠公家在长溪有粮仓,存有两造粮食,他毫不犹豫地打开粮仓,发动附近村庄的黎族群众碾米、舂米、煮饭,供战士们吃饱。
  吃饱饭,带足干粮,第三支队官兵经过三天三夜艰难危险的行军,终于到达梅山青岭。中共崖县委和梅山党组织发动梅山人民,宰猪、杀牛、碾米,慰问自己的子弟兵。孙惠公叫来堂姐夫、中医生陈作霖,给伤病员治伤疗病,张开泰和伤病员的身体得到诊治,恢复很好。
  经过休整,第三支队继续向东挺进。离别之际,孙惠公与张开泰难舍难分,互相嘱咐保重。
  这时,一辆汽车鸣笛驶过,把他们的谈话打断。张开泰拉着孙惠公的手动情地说: “4年前, ‘文化大革命’处于高潮,我正在接受组织审查,你不怕牵连,叫大儿子专程来看望我,带来你的问候,我都记在心里。”
  孙惠公非常感谢张开泰来看望,并专程熬粥带来。
  张开泰说:“我现在来看望你多少次,都抵不了你当年带领第三支队从黑眉岭突围之恩,抵不了你在长溪村(长坑村)打开自家粮仓,给我300多名战士一顿饱饭的救命之恩,你不仅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第三支队300多名战士的救命恩人啊!”
  繁华的街道上,孙惠公和张开泰两位老战友并肩走着,他们边走边讲,讲了很多很多,既讲过去的故事,又相互嘱咐照顾好身体,再为党、为人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作者孙嵩,孙惠公同志孙子,海南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革命老人孙惠公》中的《百载风云》一文和《革命堡垒》一文;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共产党三亚历史》 (第一卷)第八章:海南史志网,张宁《回忆我的父亲张开泰》(上篇)。

知识出处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创作的故事集,收录了61篇故事,叙述了琼崖纵队老战士孙惠公光辉的人生:战争年代,哪里有危险他到哪里;和平年代,哪里有困难他到哪里;离休后继续奉献余光余热。

阅读

相关人物

孙 崇
责任者
孙惠公
相关人物
张开泰
相关人物
孙嵩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