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祠惨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844
颗粒名称: 麦家祠惨案
分类号: I247.81
页数: 5
页码: 112-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麦家祠堂位于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麦家祠惨案发生于1945年9月3日。我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第三大队的第八中队100多名指战员全部牺牲在这里。孙惠公时任独立总队第二支队副官兼书记,他在回忆录中真实、生动地描述了这场惨烈战斗的经过。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二支队依照中共琼崖特委命令,迅速行动,争取在国民党匪军之前,收缴日伪军武器,接受日军投降,向一切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开展进攻的军事部署行动,并派出第三大队到感城和北黎一带接受日军投降。当时的感城是国民党历届感恩县政府的驻地;北黎是日军侵略海南后,为掠夺矿产资源而设立的日本海军横须贺军港第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驻地。第三大队有三个中队,即第七中队、第八中队、第九中队。按支队的作战部署:第七中队和第九中队负责接受北黎日军的投降,由张应桓大队长负责;第八中队负责接受感城日军的投降,由中共昌感崖联合县副县长王廷俊和大队政委张愚负责。
关键词: 麦家祠堂 第八中队 日本投降

内容

麦家祠堂,位于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
  麦家祠惨案,发生于1945年9月3日,我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第三大队(也叫“挺进大队”)的第八中队100多名指战员全部牺牲在这里。
  孙惠公时任独立总队第二支队副官兼书记,他当年目睹并参与了这次激烈战斗,并在回忆录里真实、生动地描述了这场惨烈战斗的经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二支队依照中共琼崖特委命令,迅速行动,争取在国民党匪军之前,收缴日伪军武器,接受日军投降,向一切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开展进攻的军事部署行动,并派出第三大队到感城和北黎一带接受日军投降。当时的感城,是国民党历届感恩县政府的驻地;北黎是日军侵略海南后,为掠夺矿产资源而设立的日本海军横须贺军港第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驻地。
  第三大队有三个中队,即第七中队、第八中队、第九中队。按支队的作战部署:第七中队和第九中队负责接受北黎日军的投降,由张应桓大队长负责;第八中队负责接受感城日军的投降,由中共昌感崖联合县副县长王廷俊和大队政委张愚负责。
  9月2日上午,八中队来到距离感城有2公里的宝上村,宝上村在北,感城在南,中间隔着感恩河。为了慎重起见,王廷俊和张愚派出侦查员潜入感城了解情况,确认那里秩序稳定后,于当夜12时左右,按照作战时的状态,静悄悄地住进了感城中拥有坚固围墙的麦家祠堂。
  不料,八中队的行动还是被敌人发觉了。
  国民党感恩县县长兼县游击大队长何重民与副大队长苏秀谦感到十分恐慌,他们担心共产党接管感城,他们的赌博场所、妓院等非法产业被取缔。于是,连夜纠集敌伪武装共400多人,准备“吃掉”八中队。
  9月3日中午11时许,苏秀谦率领400多名国民党兵,从四面八方将麦家祠堂团团包围,把八中队全体指战员困在祠堂里。然后发起疯狂的进攻,枪声在祠堂四周猛烈响起。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王廷俊、张愚率领八中队指战员沉着应战,利用祠堂围墙、大堂及各个房间作为屏障,狠狠地打击来犯之敌。战斗进行十分激烈,围墙外的敌兵死伤一片,我八中队也有伤亡。为了消灭更多敌兵,我方一战士还爬上祠堂的制高点——牌楼,在上面不但可以把敌人看得清清楚楚,既能指挥下面的战友反击,还有利于个人歼敌。敌人被控制在祠堂外边,不敢靠近。我八中队战士勇敢作战,先后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
  枪声传到感恩河北岸的宝上村,村里的40多名民兵赶来救援,但由于武器落后,加之河水暴涨,对岸还有敌兵阻击,最终被敌兵击退,无法蹚过感恩河。但村里党组织还是迅速派员将情况报告张应桓大队长和支队部。
  在麦家祠堂,双方酣战已4个小时左右,400多名敌人数次轮番冲锋,均被我英勇的第八中队指战员击退。战斗打得很残酷、激烈,且在难分胜负之际,苏秀谦与感恩日伪维持会会长庄继周,勾结日军,并从日军那里弄来几箱手榴弹和重型武器,又疯狂向我第八中队发起新一轮更猛烈的反击。在日军的支援下,苏秀谦率敌兵把几箱手榴弹,全部投进面积不足一亩的祠堂之内,八中队官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尸首相枕,令人惨不忍睹。浓烟过后,祠堂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敌人冲进去,对我战士的尸体或补枪,或再用刀剑劈,整个祠堂里弥漫着血腥味,场面一片狼藉。
  支队部接到八中队被围困的紧急情报,立即派出别动队200多名战士,由支队部孙惠公副官和别动队林鸿盛队长率领,从王外村赶赴感城营救,准备作战,打击敌人。
  傍晚,孙惠公、林鸿盛率领的别动队来到感城、来到麦家祠时,整个感城静悄悄,麦家祠堂周围静悄悄,敌人已经撤退了。当地党组织已经动员村民清理祠堂,祠堂内外,摆放着100多具战友们的尸体。这时,感城的夜色漆黑一片。
  1945年9月3日发生的麦家祠惨案,是国民党和日军勾结制造的震惊全琼的血案。
  这一惨烈的战斗情景,孙惠公一生都不能忘记,他在回忆录中详尽地描述着: “昌感崖联合县副县长王廷俊同志、第三大队政委张愚同志、第八中队指导员周天德同志和中队长及战士1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这是抗日战争以来,我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最大的损失。”
  让人欣慰的是,制造“麦家祠惨案”的主凶,解放后全部伏法,以告慰烈士英魂!
  党和人民政府对“麦家祠惨案”的遗址进行修整保护,确立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给后代观瞻,凭吊英烈,了解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警示后人铭记历史,让革命烈士的牺牲精神发扬光大,为新中国的到来光荣献身的死难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作者林泉,孙惠公同志外孙,大学本科毕业,现在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
  参考文献: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革命老人孙惠公》中的《百载风云》一文;海南出版社2022年版孙惠公著《梅山吟草》(修订本)《我在琼崖纵队第二支队工作时的一些回忆》一文;海南史志网《麦家祠惨案》一文。

知识出处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创作的故事集,收录了61篇故事,叙述了琼崖纵队老战士孙惠公光辉的人生:战争年代,哪里有危险他到哪里;和平年代,哪里有困难他到哪里;离休后继续奉献余光余热。

阅读

相关人物

林 泉
责任者
孙惠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