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的梅山儿童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832
颗粒名称: 战争年代的梅山儿童团
分类号: I247.81
页数: 4
页码: 61-6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梅山儿童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活动,包括放哨、送情报、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窃取铁钉、制造弹药等。孙惠公乡长重视儿童团工作,亲自指导儿童们开展活动。儿童们灵活机智,运用多种方法,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梅山 儿童团 标语

内容

1942年6月的一天,一队气势汹汹的日军冲向梅东村扫荡,抓捕革命同志。就在日军将要进村时,被我躲在高高的酸梅树上放哨的儿童团员发现,马上将敌情从树上传给假装在地上玩耍的伙伴,儿童团员迅速地报告给我党组织,刚刚被推选为梅山抗日民主政府乡长的孙惠公安全撤走了。
  事后才知道,日军这次是在汉奸的带领下专程来抓孙惠公的。
  就在前不久,在中共崖县县委的主持下,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乡长孙惠公加强对各村农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和儿童抗日委员会(即儿童团)等的领导,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梅东村的儿童团不多久就发展到了70多人。
  梅山儿童团成立后,乡长孙惠公还兼教员,经常给孩子们上课,讲述战争形势和经济情况以及斗争策略,经常指出他们活动中的优缺点,教给他们灵活机智的工作方法。当时,儿童团的主要工作是站岗放哨和送情报。放哨时,“空哨”“地哨”多种方法并用,一旦发现敌情就用招狗的叫声“斗、斗、斗……”,或按倒树枝作为暗号,通知后续哨位转达敌情,使敌人的行动屡屡失败。
  为了使儿童们能学到文化,乡政府设立了学校,孙惠公教孩子们识字,还教他们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歌》《难儿歌》等革命歌曲,有时还自编自演有关革命内容的话剧,他男扮女装,扮演老太婆,模仿老太婆的腔调,做着老太婆的动作,引来孩子们一阵哄笑。儿童们还经常唱着“日本鬼子的大炮,轰了我们的家,杀死我爸爸,又抓去我妈妈……”,用歌声激起人民群众心灵深处对日军的反抗和仇恨。
  一次,日军特工人员窜进梅山侦察,企图从儿童们的口中了解共产党的去向,追问孙家道等一群儿童“红军在哪里?”儿童们机智地指着日军高土墩据点说: “皇军在那里。”斗得敌人无计可施。
  孙惠公乡长重视儿童团工作,亲自指导开展活动。梅东儿童团经常到十几公里外的保港、崖城、山脚、新庄、九所等地张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爱国光荣,卖国可耻!”等标语,并散发抗日救亡传单。有时,儿童们装扮成流浪乞丐,沿村讨饭,把传单藏在讨饭器具中或衣服里,趁更深夜静无人时才贴出去。角头、儋州村的儿童还冒着生命危险,把标语和传单散入敌人的营地。有一天深夜,正下着大雨,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儋州村几名儿童穿过敌人的铁网,溜进日军驻守的高土墩。忽然,雷声大作,电光闪闪,放哨的日军好像发现了他们,便开了几枪。这时,儿童们迅速隐蔽起来。过了一会儿,等枪声平静了,他们便把竹签标语插好,然后再爬出来。到了铁网外,敌人发现了他们,机枪大扫,可灵活机智的孩子们已分散溜走,安全回了家。后来,儿童们学精了,用弹弓将标语和传单包着小石块当作弹丸,射入敌人据点中去。
  为给游击队制作地雷,儿童团员冒着生命危险到铁路上去窃取铁钉。这条东起安由,西至石碌的铁路是日军为掠夺石碌铁矿而铺设的。儿童们装扮成到野外捕鸟的样子,提着鸟笼,手里拿着一把小打子,到铁路上去扑蝗虫,趁敌人不注意时,便把敌人放在铁路旁的铁条夹板和道钉偷走。
  为了得到制造弹药的硫磺,梅东儿童团员偷偷爬上电线杆,从瓷瓶中掏取。平日里,儿童们就留意观察日军拉电线时,瓷瓶堆放的地方,到了晚上,趁日军不注意,便偷走瓷瓶,交给游击队制造弹药。
  有一次,长山儿童团员陈鸿器在日军学校里,借捉迷藏之机,悄悄地潜入敌人仓库,窃取三八式子弹40多发,交给共产党员周太荣。
  解放战争时期,驻守在梅东村关公庙的国民党军到老孙庄扫荡,搜到农民藏匿在山中的许多稻谷,就强迫几名在野外放牛的儿童团员捉牛为他们把谷子拉回驻地,几个国民党兵手持枪支跟在后面。儿童们故意用鞭抽打,把牛弄急,让牛狂奔起来。此时,儿童们便借着地势高、野草茂密的山势,躲藏起来,并朝相反的方向爬回来。敌人久等不见,向前追过去。这一情况被崖县委南进队侦察员发现并报告县委书记孙惠公,立即进行阻击,从敌人手中夺回粮食。
  战争年代,孙惠公与梅山儿童团的故事很多很多,梅山儿童团这支不可忽视的斗争力量,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参考文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共产党三亚历史》(第一卷)第八章;中共三亚市委党史研究室编2003年版《崖县革命史资料汇编》中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梅山乡》一文。

知识出处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创作的故事集,收录了61篇故事,叙述了琼崖纵队老战士孙惠公光辉的人生:战争年代,哪里有危险他到哪里;和平年代,哪里有困难他到哪里;离休后继续奉献余光余热。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恩祥
责任者
孙惠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梅山乡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