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疟疾睡泉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831
颗粒名称: 中秋疟疾睡泉石
分类号: I247.81
页数: 4
页码: 57-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2年秋天,孙惠公在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工作期间生病,孤身一人独自在野外艰苦求生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他思考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对祖国和家乡充满了热爱和责任感。
关键词: 抗日 民主 梅山乡

内容

芙蓉峰,又名尖岭,突兀在群山之上,点缀着这块似锦如画的风水宝地,傲然注视着这混乱腐朽的世间。岭脚下这块可以望及的小平原叫老孙庄,是几百年前孙姓人家搬迁到这里建村时的宅居地,现在人们又搬迁到距离尖岭大致六公里的海边去了,老孙庄便成了种植水稻、番薯的田园。尖岭东侧,有一条小溪,清清的流水咚咚在响。
  此时,孙惠公正躺在溪坎里的一块石头上颤抖着。
  这是1942年秋,不久前孙惠公当选为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乡长。几个月来,他与乡政府的同志们跑角头、儋州村、长山、镇海,又深入三更、旧日村几个黎族村寨,发动群众,壮大抗日武装。在凤岭,孙惠公已经感到头晕脑涨,全身酸软,知道是病了。不能病倒在这里,于是他坚持着,爬山越岭到了老孙庄,这里是自己熟悉的地盘,能够避风的地方便是小溪的沟坎了。到这里,孙惠公已经忍耐不住了,一头倒在这块大石头上。朦朦胧胧中,一股股冷气从心里涌出,全身颤抖了起来,上牙敲打着下牙,发出“哒哒哒哒”的响声。他想找些干柴、枯叶,生堆火,却打摆子了,全身颤抖爬不起来!过一会儿又发高烧了,他才得以从石头上翻滚下来,艰难地爬着收集树枝、树叶。这里枯枝、烂叶很多,但是他没力收齐,一把一把收吧,火总算是生起来了!有了火,身体暖和一些,却抵挡不住疟疾发出来的阵阵寒意。没办法,那就让它时冷时热吧!反正没有被褥,也没有家,无家可归了!家,已经被日军拆了,搬不走的也被他们放火烧了。
  月亮出来了,月光透过树梢射进溪坎来了。月光真亮,啊,是中秋,今天是中秋节!迷迷糊糊中,孙惠公想起几年前在广州读书,吃过广州的月饼,这里农村还很穷,有的人家能搞个圆圆的番薯饼给小孩高兴高兴就不错了,很多人家过节连饭都吃不上。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妻儿现在怎么样,无法与她们团圆了!将来吧,待赶走了日军,团圆的日子还多着呢!
  大概又发高烧了,昏昏沉沉之中孙惠公似听到鬼哭狼嚎,他想:不!这里没有狼,应该是猫头鹰、鹧鸪鸟、乌鸦的叫声吧,有它们为伴,就不觉得孤独。我在沟坎之中,它们看不见,不会以为我已经死了,动一动,让它们知道我还在活着,日军还没有打跑,我怎么能死?原定中秋后带大伙去骚扰日军的碉堡呢!这些家伙越来越放肆了,竟然在梅山周围筑起了几个碉堡,似是在他们自己的家乡一样,为所欲为。即使是在他们家乡也不可能为所欲为吧?在这里为非作歹,那我这个抗日乡长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崖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崖县县委就设在梅山,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也有部队驻扎在这里,任务重着呢!
  好像两个晚上过去了。前一个晚上迷迷糊糊,似乎什么都不想,发冷的时候全身颤抖,脑子空荡荡的。发热的时候,各种幻象又匆匆而过,当太阳升得好高的时候,孙惠公算是清醒过来了,这才发现唇干口燥、头疼欲裂。要找水喝了,他连忙翻身下石,本来就是溪坎,不远处便是一汪积水,他拨开蚂蟥捧水便喝。这时发现水边有几颗石榴,两只猴子正瞪眼看着他,猴子自来熟,交朋友来了。有两只猴子守护着,孙惠公十分感动,但他没有力气笑,没有精神与它们交流,眼巴巴看着猴子跑了。拿起石榴,他突然想起:这里不是老孙庄吗?我家的番薯园就在山脚下,拔两个番薯丢进火里,填满肚子,不就有精神了吗?
  他走出溪坎,秋日的阳光射来,明媚温暖,使他心情舒畅。这大好河山,是我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哪能允许日本强盗铁蹄蹂躏?这次大难不死,还是做首诗当作纪念吧:昨夜中秋恹恹过,良宵容易凭蹉跎。寄身泉石生凉早,举目沧桑饮恨多。况是后庭花冷落,何须幽谷月婆娑。洗戈有日团圆会,亘古依然一素娥。
  中秋发疟疾翌日有感七律一首(1942年秋)
  赋这首诗的时候,孙惠公怎么也不会想到,不到十年,他“洗戈有日团圆会”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不是“寄身泉石”,也不是“寂寞嫦娥”,那是与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在怀仁堂亲切握手、举杯祝福!第一次是1951年12月31日晚上中共中央元旦团拜,第二次是1966年孙惠公为广东民族代表团团长,率队上京参加“5.1”观礼,还是在怀仁堂与毛主席、周总理亲切见面握手。所有的艰难困苦,随着心潮澎湃而去,一杯庆功酒,足以慰平生!作者孙岳,孙惠公同志孙子,博士后,华南师范大学教师。

知识出处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巍巍芙蓉峰:琼纵老战士孙惠公的故事》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创作的故事集,收录了61篇故事,叙述了琼崖纵队老战士孙惠公光辉的人生:战争年代,哪里有危险他到哪里;和平年代,哪里有困难他到哪里;离休后继续奉献余光余热。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岳
责任者
孙惠公
相关人物
孙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梅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