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铁姑娘苗圃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764
颗粒名称: 回忆铁姑娘苗圃班
分类号: G641.2
页数: 2
页码: 299-300
摘要: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知青时期被分配到橡胶苗圃班工作的经历。作者等人经历了挑水浇灌、芽接等辛苦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了橡胶苗的成活率,并为其他班组传授经验。文章强调了毅力和努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 知青 橡胶苗圃 铁姑娘班

内容

1970年1月,我作为知青,被分配到三师十三团九连。当时恰逢在贯彻“大力发展橡胶,满足全国人民需要”的最高指示,经过短时间的学习以后,我们便参加到连队大开荒的队伍中。
  由于连队的大开荒,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必然需要更多的橡胶苗。原来我们连的苗圃班是十个人,因为每天都要下河挑水浇小苗,因此其中还配有几个男同志。当时连队开荒任务很重,连队领导考虑将男同志抽调到开荒班组,而把我们十几个女知青充实到原来的苗圃班,且由原来的十个人扩大为十四个人。全班只有班长苏达英是三十来岁的老工人,我是副班长,成员都是近年来的知青,其中较多的是我们潮汕地区的。
  苗圃工作看似比上山开荒挖“环山行”轻松一些,其实并不然。橡胶树从选种下种,到发芽育苗,天天都要浇两次水,小河离苗圃地虽然说不是很远,但要登上一个大陡坡。一担水最少有八十来斤,对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十七八岁的姑娘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由于潮州是广东省重点的抽纱生产地区,很多人的妈妈就是抽纱女工,因此来自潮汕的女知青,在家时候,大部分人在上学之余,都是要回家拿起针线,帮妈妈做抽纱,当起绣花姑娘。要让这些绣花姑娘成为战天斗地的兵团战士,确实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当时到处都是在学大寨,为使这些看起来比较柔弱的潮州姑娘,尽快地成长为能够担负起连队苗圃生产的主力军,连队领导决定将苗圃班定名为“三八铁姑娘苗圃班”。为了将这件事办得有声有色,连队还特意开会,宣布授予这个有着时代特色的光荣称号。
  苗圃班的主要任务,就是橡胶苗的育种工作。我们将采集来的橡胶种子,在苗床上面播种,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育,种子都发了芽。为了提高定植的成活率,我们需要每天将观察到的生长不好的小苗进行筛选,留下比较壮实的小苗。
  苗圃的工作,主要的还是每天的挑水浇灌。水源就是苗圃地旁边的小河。这条小河其实并不小,只是当时是旱季,河床大部分都干涸了,只是在沙滩中间,还有一股小水流形成的一个大水塘。水塘水深没膝,还有蚂蟥在其中生活。姑娘们初次下河汲水,被蚂蟥叮咬,吓得丢下水桶,跑上岸猛跳,后来还是别人用口水才把蚂蟥弄掉。
  这个时候,有人闹情绪,不想继续在苗圃班干了。连里知道后,专门开了个班会,通过学习和表决心,班里成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苏达英班长和我也表示要对大家做更好更细致的工作,以使我们班成为名副其实的铁姑娘班。
  为了在太阳不太强烈时为小苗浇水,我们必须每天早上比别人更早就开工,下午比别人晚一些收工。连队几亩苗圃地,每天要浇两遍水,工作量非常大,每个人一天要挑几十担水,刚开始大家的肩膀又肿又痛,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每人都顺利通过了挑水关。
  苗期约两周,苗高约20厘米时,我们就要对小苗进行芽接。我们播种的橡胶苗,也叫实籽苗,主要是用来作为砧木,然后采用优良品种的橡胶芽片作为接穗。但芽接时砧木和接穗会受到操作人员技术的制约,芽片与木质部剥离时极易损伤芽眼,影响芽片利用率。后来我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实验,改进常规操作法,选健壮的芽片,用芽接刀一刀取出接穗上稍带木质部的芽片(长5—6厘米、宽1.5厘米),接在砧木离地面15厘米处,芽眼向上,对准形成层贴紧,然后用塑料带均匀捆扎,避免污染。约十多天后,愈伤组织长好以后接芽就会萌动。在芽萌动以前一定不能解开绑带,因为这时的愈伤组织太脆弱,轻微的伤害都会导致半途而废。大概三个月后,接芽正式成活,便可以锯掉砧木直生苗的上端,等待下雨天上山定植。
  我们铁姑娘班的芽接新方法,大大提高了芽接苗的成活率,好像当时成活率达到90%%以上,受到团部生产科的表扬。为了提高其他连队苗圃橡胶苗的成活率,我们班还派人去别的连队传授经验,我本人还被团部派到师部和其他团交流学习。
  我们号称铁姑娘班,因此要处处走在其他生产班组的前面。我们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开荒任务紧时,我们主动要求留一半人完成日常任务,抽出另一半人参加连队开荒。到“三八”妇女节,其他妇女休息半天,我们利用这个半天,到连队橡胶林段挖叫“大寨田”的积肥坑。
  在铁姑娘班的几年时间,我们也和橡胶苗一样成长起来。我永远记住一位伟人的一句话:“用我们的双手,改造我们的世界,把我们现在还很贫穷落后的乡村,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乐园。”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79篇文稿:港西(4篇)公社、梅山公社(7篇)、其他(2篇)3处安置点13篇知青回忆录;垦区南田(32篇)、南新(3篇)、南岛(11篇)、立才(5篇)、南滨(15篇)5个农场6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卓华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南滨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