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记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763
颗粒名称: 茅屋记怀
分类号: F323.2
页数: 3
页码: 296-298
摘要: 本文描述了海南瘦瘠或肥沃的地,都会长茅草,并介绍了茅草在海南岛中小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农场中的应用情况。文章详细描写了知青住茅草屋、割草、编织茅草片、搭建茅屋、糊泥墙等生活细节,讲述了茅草屋防火、知青恋爱等故事,充分展现了茅草屋与知青的情感纽带。
关键词: 茅草屋 知青 海南岛

内容

海南瘦瘠或肥沃的地,都会长茅草。在开春之时,茅草根有节的地方,就生出了芽眼,迅速顶出润湿的地表,漫山遍野地长,所以茅草也叫茅根草,听起来很地道。
  茅草可是个“宝”,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当时在海南岛的中小城镇、广大乡村,以茅草结庐而居是普遍现象,垦区农场也不例外。
  南滨农场从1968年至1972年,接收安置了来自广东广州、湛江、海口、潮州、普宁、揭阳、丰顺、惠来、高州、茂名等地的知青,人数达到一千多人。知青来到农场后,不少人住过茅草屋。因此,众多知青与茅草屋,结下了不解之缘。
  农场在1969年4月,改称三师十三团,前哨队就叫十连。在知青到来前,只有六栋旧瓦房,房子不够住,不少老职工全家蜗居茅草屋。我记得很清楚,为了迎接知青到来,赶盖了一栋茅草屋,先安置好第一批的,以后再继续盖。陆续分来的几批知青,总共有40多人,其中有丰顺知青曾翠莲、黄延安、吕赵钦、刘菊芳,广州知青阮连好、邹其国、陈念清、陈笃祥,还有海口、潮州等地知青……大多数人的名字、言行举止、音容笑貌,至今我还记得。
  知青住茅草屋,几个人挤在一间,显得很狭窄,非常不习惯。茂名女知青刘菲玲是头一次住茅草屋,对这种生活环境有思想抵触,还哭过几次鼻子。针对知青中的这种情况,连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忆苦思甜”教育,还准备多盖些茅草房,好让知青住得宽敞些。实际上,知青一分到连队,就投入开荒种橡胶大会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真正着手解决住房问题。
  在兵团建制时,每个连队都有一个后勤班,只要会摆弄木工斧凿及泥工灰刀就行,就有资格进入后勤班大显身手了。
  要搭建茅屋了,木料得到山里去取。后勤班的知青手里掂着“过江龙”片锯,腰上插一把山钩刀,就往山里走。在山里放木料溜坡,是惊心动魄的感受。山陡时,把一根根木料依次放溜,冲击力很猛,发出尖锐的啸声,在山涧中回响,霎时就冲到了山脚下。用水牛拉动木爬,却另有一番滋味。坡度不大的,水牛拉着捆绑在木爬上的木料,上下坡都不费力。坡度大的,上坡吃力,下坡也不轻松,木爬上的木料简直是从后面冲击向牛而来,紧跟牛后面的人往往揪心。直到牛安然停在木料堆积处,一路来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长得牛高马大的信宜知青黎新荣,驾驭牛爬得心应手,也最为安全,所以在最危险的地方同伴都惧怕时,就由他来驾驭。
  入秋的时节,茅草由碧绿转黄老熟了,要割下来晒干。这时大家拿上镰刀,都往茅草地割草去,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栖息在草丛深处的鹧鸪、斑鸠和毛鸡等飞禽,不时地被惊动而掠起,“扑噜噜”“扑噜噜”落在几十丈远的草深处,而留在窝穴里带不走的蛋,就成了知青们难得的美味。
  割草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劳作。烈日下,躬着身在茅草地里,汗漉漉的,每割满一手茅草,还得用镰刀像篦子梳长发一样,梳掉短茬,留下长的。脸上、手上、露肉的地方,在火热的天给茅草划伤了,热辣辣的,又痒又痛。
  茅草挑回来了,连队安排人工编织茅草片。编织茅草片的竹篾,要削薄,留下竹皮。带厚肉的竹皮,夹的草不密,有缝隙,也易掰断。织茅草片,人就坐在一只短板凳上,用手分开五六条竹篾,另只手拿茅草,茅草就夹到竹篾里,夹了上层,又拿起下面一条竹篾夹上茅草,一层一层地夹,人就往前挪动,屁股后面的茅草片就延伸了出来。原来不懂织茅草片的,边看边模仿,很快就上手了。
  男知青把大的木料当下地桩、做桁条,小木条则用来隔墙、铺在桁条上架茅草片。这些都搞妥后,下面的人都手执木杈,叉上茅草片往屋顶上抛,坐在屋顶高处的人接住茅草片,用截短的竹篾片勒紧。
  屋顶的茅草片铺好了,接下来的功夫就是糊泥墙,用稻草裹黄泥糊,又韧又结实。
  那个时候的茅草屋,墙上都钉一块小木牌,上书“注意防火”,时刻提醒众人,直到茅草房实在破旧不能住人,也没有发生过火灾。但牌子挂在那里久了,经过风吹日晒,字迹就褪色了,看不清楚了,思想也麻痹了。有一天,知青寝室突遭火灾,整个茅草屋冒出浓烟,接着屋顶明火旺旺的,窜出几丈多高的火焰,火舌往天空直舔,烧得“哔剥、哔剥”直响。
  人们张皇失措,惊呼不迭。救火钟声“铛、铛、铛……”猛地敲响,傍晚已收工回队的人们,迅速从住房提起大桶水奔向火灾现场。火势太猛了,有人架起木梯上了屋顶,有人逐级踩着木梯站成一长溜,将下面往上传送的一桶桶水,不停地泼向熊熊燃烧的大火。看到还是不行,上面的人赶紧把火源外围茅草片给扒下,又把带火的扒出往下扔,让下面的人泼水扑灭。不久,火势慢慢减弱了,最后熄灭了。
  那个时候,逐渐适应农场生活的知青,合伙盖起了小茅屋,是小伙房兼洗澡间,女知青最为高兴,可以不再打扰老职工了。那时总到人家的小伙房(兼洗澡间)洗澡,地方窄小不说,还等着轮流洗,很耗费时间,老是麻烦人家。另外在晚饭时间,老职工又很热情,非烧了个好菜让留下来吃,真是盛情难却,都不好意思了。现在有了小茅屋,以上问题都解决了,另外吃连队伙房的饭菜多了,有时也可以自己烧菜,改改口味,解解馋。
  郭光华的父亲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华南热作学校毕业生,早年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垦建设,郭光华本人也属于农垦后代,他曾经在海口上过学,是老三届的。他与这些知青是同龄人,情趣相投,很谈得来。当时知青的小茅屋,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也促成了一桩美好的姻缘。郭光华与面貌姣好的丰顺女知青刘菊芳成了家,养育了一对儿女,两人感情很好。那年刘菊芳加入返城大军后,不少人都认为她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都替留在农场的郭光华担心。
  许多年后,我在农场又遇到郭光华的妻子刘菊芳,聊起当年她与郭光华的婚恋,她笑吟吟地说:“当年知青大返城,是不愿再留在农场,不管不顾有无工作调令都回去,但回城后的安置成了问题,没有工作的知青生活很困难。我是拿着一纸调令回城的,有工作安排,情况要好得多。那时我的家人及亲友都劝我离开郭光华,我也意识到一个有工作、一个没有工作,我会付出很多辛苦,的确动摇过。但一想起是知青小茅屋把我们联结在一起,让我对郭光华加深了解,产生感情,我非常珍惜,不能说放弃就放弃了,就没有离开他。至今,我对当年的茅草屋,还有深深的眷恋。”
  许多年后,有一位已回城的女知青写信给我,说她几十年都没有看过茅草屋了,很是怀念。
  有一天,我忽然很想去一个生产队看一看,那是我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离开很多年了。那天“想看”的愿望很强烈,我就独自一人步行去看了。那口水井保留在那里,水依然还很清澈,茅草屋已不存在,早拆了,而原来屋前的几棵椰子树还在。一时,原来熟悉的环境,让我感到很亲切,也让我感慨不已。我忽然明白了女知青讲的话,就是她怀念茅草屋的那句话。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79篇文稿:港西(4篇)公社、梅山公社(7篇)、其他(2篇)3处安置点13篇知青回忆录;垦区南田(32篇)、南新(3篇)、南岛(11篇)、立才(5篇)、南滨(15篇)5个农场6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蒙胜国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南滨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