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小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741
颗粒名称: 知青小敏
分类号: H315.9
页数: 3
页码: 203-205
摘要: 本文描写了作者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视频后,回忆起当年在广州知青分场的同伴小敏,述说了小敏的聪明才智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知青们的艰辛历程。文章细腻感性,充满情感,展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艰险,以及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关键词: 知青 小敏 海南南田农场

内容

闲来打开微信,在朋友圈突然发现一个很令我感触的视频,题目是《那年,我二十岁》。视频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广州知青在海南岛那段艰辛却又充满传奇色彩的苦与乐的人生历程。
  看着这视频,耳边听着那熟悉而带伤感的《小路》这首歌,不禁使我百感交集,浮想联翩。视频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面令我感同身受,唏嘘不已。蓦然间我想起一个人,一个在我们红旗分场知青中逐渐被遗忘的同伴。她明亮而有神的大眼睛凸显青春少女的美丽,一条长长乌黑的大辫子从后脑高高束起,那得体洁净的衣着衬起她秀丽的身材,显得亭亭玉立,她就是小敏,一位在我们知青心目中充满智慧的才女。
  小敏当年和我们三十多人一起到了海南南田农场,被安排在红旗分场。知青们的到来,分场领导十分重视,专门指派两位能干的女工带领和指导我们在田间劳作,初期主要是给农作物除草、施肥、淋水、收种花生、收种木薯等简单农活。大家在一起边劳作,边说笑,十分高兴热闹。有一次在水稻田里除草,突然一位女知青惊叫着跳到田边,一边用手猛力拍打小腿,一边大声哭叫。我们当即跑过去一看,原来一条10多厘米长、手指头般粗的大蚂蟥正吸在她的小腿上,就是拍打不下来。此时只见小敏快步过来,弯下腰往蚂蟥身上吐了几口口水,蚂蟥即时蜷缩掉了下来,女知青嫩白的小腿马上渗出少许鲜血,谁知小敏却拿起蚂蟥在手中边玩弄边哈哈大笑地对大家说:“这家伙在广州见到的只有牙签般大小,而在这里的真大条呵,又很难消灭它,但我有办法置它于死地。”她找来一根小竹子从蚂蟥的吸盘穿过去,将蚂蟥里外翻转过来,接着说:“这样穿着就会让它在太阳光下晒干当肥料了。”啊!大家不约而同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此时我心想小敏这丫头哪来这知识呢?
  和她共事过的人,都会感觉到她的聪明伶俐、天真活泼、为人友善。可能我与她都喜欢唱歌的缘故,因而很有共同语言。我清楚记得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高原之歌》,我当时是跟她学唱的,她特别喜欢这首歌,她曾描述说:“电影一开始,美丽的帕米尔高原的画面从远而近逐渐呈现在面前,令人心胸开阔,视野宽广。”她继续手舞足蹈地说,“伴随着华丽的音乐旋律不断展开,高原的美丽景色更加雄伟壮丽,紧接着歌曲随之而起……”她情不自禁兴奋地展开喉咙唱了起来:“翻过千层岭哎,爬过万道坡……”从她的歌声中,我感觉到她对这首歌曲情有独钟,更感受到她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由衷热爱。
  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成分不好的人往往被打上异己的烙印,被排斥歧视,心理的压抑,让人看不到前途,更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小敏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很清楚自己出生在一个高成分的家庭,她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处处显得谨小慎微,为了求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她积极工作,不怕苦累,力求上进;为了显示自己积极进取,她经常在早上开工前提早起床,在茅草房的知青宿舍逐个房间叫门,叫醒同伴开工;为了跟上当时的形势,她将自己心爱的长长的大辫子剪掉,梳上常人的发型,并尽量少穿当时较洋气的衣服,力求大众化;为了融入大家之中,她主动与同事搞好关系,和睦共处。她哥哥从北京美术学院前来探望她,她积极协助哥哥帮助生产队搞宣传,在生产队宿舍的大墙上用木炭画了一幅足有五六米高的大幅毛主席像。她所做的一切或许是适者生存的本能和智慧吧!
  有一次她手拿一本图书指着图书封面的一个大笑人物,对着我哈哈大笑,说十足像自己的大笑模样,我不解地对她说:“看你笑成这样,值得你那么开心吗?”她随即收起笑容,沉默了片刻,低声而平静地说了至今仍然令我言犹在耳的一句话:“当我最开心的时候,其实就是我内心最痛苦之时。”啊!如此世故之言,竟出自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之口,此言,隐藏着一种智慧和悲愤,我不禁摇头感叹,她的思维能力和聪明才智的确是比我们成熟了许多。她的聪明之处还体现在她对诗词的热爱。一次我对她开玩笑地说:“看你的长相、衣着打扮都不像广州人,你到底是哪里钻出来的?老家是哪里呢?”她不以为然,没有直接回答我。第二天她递给我一张纸条笑着说:“看你能猜出我是什么地方人?”我打开一看,是一首诗,而且是一首藏头诗,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是“曾打听吾故乡”,我得意地说:“这是藏头诗。”她当即惊叫地说:“哇!你对诗词也挺在行啊!”我回答说:“不敢,不敢,略知一二也!”在诗中我猜出了她是海南文昌人,诗的意境很美,很感人,体现出她年纪虽小,但对诗词的技法已有一定的造诣。在字里行间我领略到她对故乡海南文昌的怀念之心和那份隐隐的沉甸甸的思乡之愁。
  人生的道路充满曲折和艰难,我们当年一起到农场的知青们用青春和热血为农场的发展,改变当地贫困落后面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期随着知青陆续返城,小敏也已移居美国……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小敏在广州的弟弟,双方一见如故,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从他口中我得知小敏的点滴信息,他说:“小敏在美国很好,很成功,就是很少回广州。”我对他说:“希望她能回广州与当年一起上山下乡的知青农友见面相聚,追忆往昔,感怀青春岁月。”他说:“好的,总会有这一天。”而我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更希望能再次听到她用她那甜美的歌声唱一次《高原之歌》。遥望未知的这一天,一种对昔日知青朋友怀念之情不期然从心中升起,是的,我们都期待着这一天。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79篇文稿:港西(4篇)公社、梅山公社(7篇)、其他(2篇)3处安置点13篇知青回忆录;垦区南田(32篇)、南新(3篇)、南岛(11篇)、立才(5篇)、南滨(15篇)5个农场6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振江
责任者
小敏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田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