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场的广州侨补学校知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720
颗粒名称: 在农场的广州侨补学校知青
分类号: K244.5
页数: 2
页码: 126-127
摘要: 本文叙述了1968年底,广州华侨补习学校的近百名学生来到海南南田农场下乡的经历。他们与农场职工协作共赢,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同生活,留下了青春的脚印。文章通过讲述侨补青年和老工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展现了农场文化和知青文化的融合。侨补青年们通过接触老工人,学习到责任心强、刻苦耐劳、脚踏实地、言行一致等优点。他们的言行举止受到老工人赞赏,得到农场领导和职工的尊重。侨补青年们在南田农场不仅在生产、养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还在篮球队、宣传科和学校等方面发挥了其特长。文章最后介绍了一位侨补青年的个人经历,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思念和敬意。文章体现了青春、奋斗和友爱等主题。
关键词: 华侨补习学校 南田农场 侨补青年

内容

1968年底,近百名广州华侨补习学校学生上山下乡来到海南岛南田农场。他们与农场职工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同生活。胶园里、水田中、球场边、舞台上,处处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脚印。
  巨龙队是当时南田农场最小的生产队之一,全队只有30多名职工。可是,分配到巨龙队的“侨补青年”却有15名。当这批青年下到生产队时,双方都在肚子里打了几个问号。
  老工人想:“这十几个青年搬来一卡车的行李,是不是来劳动的呀?”小青年们想:“这里老工人这么少,向他们学什么啊?”用不了多久,隔阂打破了。老工人发现,这些青年工作抢着做,重活不皱眉。收工后,还经常跑到老工人家拉家常,主动与老工人打成一片。青年们通过接触,也发现了老工人身上的许多优点,如责任心强、刻苦耐劳、脚踏实地、言行一致等等。几个月后,大家就像鱼和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
  一天,青年们了解到队里一位老工人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大家一声不吭,悄悄凑了100元(那时每人每月的工资只有二三十元),塞到那位老工人家的门缝里。领导知道后,想在大会上表扬,可查来查去,就是没人肯认。这件事使农场领导和职工对侨补青年刮目相看。一位当时的分场(营部)领导,在许多年后谈起这件事,还对这些青年的行为感慨万分!
  南田农场先后来过多批知青,侨补青年留给大家的印象还算深刻。在南田,很多侨补青年入党、提干、当老师,还有留在队里当工人的,也多数调到后勤班,负责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要求责任心强的种菜、养猪等工作。侨补青年杨振荣在国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来到农场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向老工人看齐,重活脏活抢着干,双肩可挑200多斤的重担。生活上,他低标准,有啥吃啥不搞特殊,还把城里带来的食品分给老工人的小孩吃。不管是强度特大的开荒挖穴,还是工时较长的义务劳动,他都是队里知青的“带头羊”,曾连续几年被评为场里的积极分子。队里安排他养猪,他不怕脏、不怕累,每天都要超时工作。为了改进猪饲料,他跑到附近的部队取经,学会做发酵饲料;为了照料母猪下崽,他卷起铺盖,搬到猪栏睡。老工人半称赞半痛惜地说他:“养肥了小猪,熬瘦了自己。”
  生产第一线的侨补青年为南田的建设添砖加瓦,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侨补青年同样为农场的发展贡献力量。长得高高大大的李祝平到南田不久,就被选进了篮球队,代表农场“南征北战”,取得了不少佳绩。
  1975年初夏的一天,上级宣传部门打电话给农场宣传科,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准备播放南田的一篇稿件。接到这个通知,农场上下都很兴奋,广播站准备播音,各生产队组织收听。这篇由南田人写的通讯,作者就是侨补青年黄汝初。黄汝初在学校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生干部。他思路敏锐,文笔流畅,写了不少好文章。但因他性格直率,得罪了一些人,在农场报道组没待多久,就被分配到学校当老师。在学校,他发挥自己的专长,把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们的爱戴。时隔二三十年,定居香港的黄汝初仍跟他当年教过的学生有联系。一位当时的学生写信说:“30多年过去了,许多人仍在思念你们。只要‘知青’这个词还在,你们的经历将与历史同在。”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79篇文稿:港西(4篇)公社、梅山公社(7篇)、其他(2篇)3处安置点13篇知青回忆录;垦区南田(32篇)、南新(3篇)、南岛(11篇)、立才(5篇)、南滨(15篇)5个农场6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昆民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南田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