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让我终生难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708
颗粒名称: 三亚,让我终生难忘!
分类号: K928.6
页数: 5
页码: 65-69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作者作为上山下乡知青在广东省江门市白藤湖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以及所在的挖泥船被调派到海南崖县三亚救捞站建设深水码头的经历。文章介绍了挖泥船的构造和作业过程,并描述了三亚救捞站的情况和周围环境。
关键词: 上山下乡 知青 挖泥船

内容

光阴似箭,往事如烟
  1979年初至1980年初,我还是广东省江门市的上山下乡知青,由于工作需要,随着我所在安置点的挖泥船,到位于崖县(现三亚市)南边海的三亚救捞站挖泥,在这里度过了一段不一样的时光,与“美丽三亚、浪漫天涯”发生交集。38年过去了,我总是无法淡忘,往事不时浮现在眼前。
  我本是1975年10月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安置点位于斗门县的白藤湖(现隶属珠海市),全称是斗门县白藤湖围垦工程,我最初被分配在运输船工作,后来才调到挖泥船工作。当时的白藤湖,是江门造纸厂、江门机械厂、江门市水运公司三个单位,以及江门市水上区、堤东区两个居民区的子弟上山下乡安置点。白藤湖原本是一片海滩,经过围海造田,才成为良田沃野,现在已成了珠海市白藤湖度假村。
  上山下乡到白藤湖的知青共有四批,总计330多人,我属于第二批知青。江门市“知青办”原来安排我们在1975年10月份下去,但已经准备好的茅草棚被台风吹倒了,我们只好先在码头当搬运工,推迟到1976年的3月份才去。
  由于围垦的需要,白藤湖当时共有三艘同型号的挖泥船,每艘挖泥船都安排了一名知青,各有10名船员。我所工作的挖泥船,船名叫“斗浚114”号,是一种铰吸式工程作业船,船的装备在当时比较先进,这样的船只在整个广东省也不多。等我们下乡到白藤湖的时候,围海造田工程已近尾声,挖泥船就很少用到,大多时是到外地去挖泥,挖鱼塘、挖码头、挖河道等,一干就是两年多。
  1979年春节后,我所在的船就被调派往海南崖县挖泥。那时候,海南岛至西沙群岛附近海域,由于地质条件及海况复杂,千吨级的客、货轮有时容易搁浅。广州救捞局为了能快速救援,就在崖县三亚镇(当时是县城)郊外叫“南边海”的地方,设立了三亚救捞站。为此需要建设一个小型深水码头,方便靠泊该站工作船只,以及有些被救援拖回待修整的轮船,我们就是去建设这个码头的。
  从白藤湖经广州到崖县县城三亚镇,陆地通车距离将近1000公里,海上距离500多海里。我们的船是不适合长距离自航的专用作业船,于是先被一艘从广州派来的拖头船拖到广州黄埔港,继而被一艘吊机船吊到一艘大铁船运去三亚港,到达目的地再被吊回到海中。我们离开了挖泥船后,从广州乘坐客轮到海口秀英港,再从海口乘坐客车到崖县汽车站,这时救捞站早已派车到市区接站来了。
  三亚救捞站靠山而建,与三亚港务局码头隔内海(往内就是三亚河)相望,前面有一条路面狭窄的沥青公路经过,从市区通往那时非常有名的鹿回头招待所,沿途的风景不错。
  三亚救捞站占地面积不大,只有一前一后的两幢大楼,外观几乎一模一样。靠山边的后楼是住宿楼,临路的前楼是办公楼,前面还有一块好大的空阔地。我们住在办公楼第一层右面两个大房间,够宽敞的,通风透气,出行方便。
  被沥青公路隔着的靠内海另一边,是我们即将作业的工地现场,三亚救捞站已用砌好的石头墙,围起了一片滩涂。挖泥船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近处海底的泥沙喷到围圈之内,建成一个长约100米、宽约60米的千吨级深水码头。还有附带的任务,疏浚必经的航道,以方便各类船只进出。
  我们的挖泥船,船体是一个大铁箱,长大约十二三米,宽五六米。船中间有两级高,船尾一级高,是一个铁木混合结构的小房子的样子。船头有一个A字铁吊架,吊着一个向前伸出去的大铁臂。铁臂中间是一条直径大约40厘米的铁管。在铁管的外端是一个直径大约1米的铰刀。船头左右两边各有钢丝绳连着锚,是停船后抛到水底,用来固定、稳定船的。船尾左右两边各有一根10多米高的钢桩,用来固定船的位置,并通过不同时刻升降任意一根钢桩使船既固定着又可以前行。
  在船舱里面,四周是相连着的铁箱,用来储存柴油。船舱的中间有两台柴油机,一台是江门红星柴油机厂生产的80匹柴油发电机;另一台是从西德进口的258匹用来带动铰刀头转动和输送管道里的泥水用的柴油发动机。从船头开始的铁管,一直通过船舱至船尾,然后一节铁管一节软胶管连接起来,每节大约三四米,一直连开去,连到陆地上。
  船头上的大铰刀通过A字吊架的钢丝绳徐徐放入水中,左右两边的铁锚放下定位,船尾的钢桩固定好,输送管道已架敷,就在操作员的操作下开始作业。主要是利用转动着的绞刀绞松河底的土壤,让水及泥沙混合成泥浆,经过吸泥管吸入泵体并经过排泥管送至排泥围圈内。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时,挖泥、输泥和卸泥都是一体化,自身完成,生产效率较高。
  我的工作是在船舱里面开机,然后观察仪表,保证发电机和发动机的正常运作。由于类似的工作在白藤湖等处已多次亲历,倒也不觉得有什么辛苦,但需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这里的河底多是石灰石,作业条件较差,工作难度大,原计划一艘船将近两年才能完成任务。时近半年时,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又从白藤湖再调派一艘挖泥船来这里。增加的是“斗浚09”号船,结果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工了。
  “斗浚09”号船也有一个男知青,名字叫吴伙球,本来就是我的熟人,他的工作和我差不多。远在异乡为异客,青春做伴兴致高,在三亚工作、生活的那段日子,我和伙球兄除了一起劳动,还经常在闲暇时结伴而行,或在附近赏景、散步,或到大小东海观潮追浪,或到市区去购物、游玩。
  榆林港是海南岛最大的海军基地,驻守的海军官兵人数不少。我们在傍晚沿着小东海沙滩朝榆林方向散步时,经常遇到三三两两的海军士兵,他们也是到海边游玩的,个个健康活泼,情绪兴奋,玩得开心。我和伙球兄不久前得知,我们白藤湖的第三批知青徐沃均,去年从知青点报名参军,听说就驻防在海南岛的榆林港,于是有了寻找他的念头。
  有一天下午收工较早,我和伙球兄一起到市区逛街、购物。我们越过了三亚大桥,向港务局方向走去,街道的两旁有一些小店铺,空气中弥漫着渔港那种特有的咸腥气味,正好遇上对面走来的几位海军士兵,就随意向他们打听徐沃均的情况,想不到居然有人知道他的具体单位,于是我们赶紧到榆林港去找他。我们三个知青从江门下乡到白藤湖,然后相聚在三亚,大家都非常开心。
  随着挖泥船从江门来到崖县三亚工作,我们远离家乡,人生地不熟,工作和生活都很单调,还得另外寻找乐趣。救捞站处在市郊,与外面几乎隔绝,空余时间特多,于是我找来中学全套教材、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等书籍,每天除了上班就是读书,倒也怡然自得,乐不可支。不知不觉就养成个人阅读的好习惯,一直到了现在奔耳顺之年,我还坚持每天看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那时候,整个崖县都是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景色迷人,我也被深深地吸引住。大东海、三亚湾、亚龙湾,美丽的沙滩、摇曳的椰树、榆林港的军舰、水底下的珊瑚、海里浮游的鱼虾、沙滩上的贝壳,海浪与岩石的轰隆撞击声、大海与天空连成一片的景色,我和伙球兄就多次领略过。天涯海角和鹿回头的美景和传说,既看到了也听到了,让我难以忘怀。
  三亚救捞站的干部职工都很热情,也很敬业,看到我们都是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人,与我们相处融洽、相谈甚欢。站长听说我是知青,特意找我谈了一次话,说三亚如何如何好,问我愿不愿意以后留在救捞站工作。我当时年纪尚小,还有些恋家,故没有回复他。
  由于两艘挖泥船一起作业,有时还加班加点,施工进度自然就加快了。临近1980年春节时,挖泥及疏浚工程就宣告完工,船只就照来时那样通过大船运回去,大多数船员从海榆东线乘坐客车返回,我专程从海榆中线往回走,沿途饱览了五指山等处的风景名胜,也不枉来海南岛这一趟。
  当我回到上山下乡的白藤湖,这里已物是人非,人去房空,原先一起从江门下去的330多个知青,差不多全都回城了,“市知青办”的收尾工作即将结束,我已是最后的知青,再没有招工机会,得自谋职业、自寻生路。好在经受过艰苦磨练,又补习了中学课程,想来这难不倒我,我就先回家休息了一阵,再慢慢去寻找一份工作。
  开头几个月,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江门市工业会计培训班招生,是市财政局和市劳动局合办的,但要考试入学,全脱产读一年包分配,我很快就报名。前来报考的有300多人,只录取100人。我顺利考上了,还当上了班长。入学后才知道,我的同学几乎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多亏了在三亚工作时静下心来读书,使我这样一个只读过高一、已辍学近5年的人,尚能与应届高中毕业生在考场比拼。
  班上的刘健标同学与我关系较好,他爸爸是江门船厂党委书记,在培训班学成结业后,我被评为品学兼优的学员,刚好江门机械厂招收会计人员,他就把我介绍给该厂的党委书记温植同志,于是我进入该厂工作。江门机械厂那时与江门市政府平级,是正处级的大厂,直属轻工部管辖,是江门四大名厂之一。该厂不久又招收80名生产工人,竟有800多人前来报名。我是读完会计班分配去的,是赶上了好时候,既有人推荐,自己也有真才实学。
  2015年10月,为纪念江门知青上山下乡到白藤湖四十周年,一些热心知青组织起来,在江门丽宫酒店举办了大型庆典活动,邀请了当年担任白藤湖总指挥的钟华生同志和多名大队书记、大队长前来江门参加,时任白藤湖工业大队长的洗金顺同志也参加了活动。
  30多年没见面,这次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一开口就说:你当年去三亚挖泥,回到白藤湖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回城了!我想,如果当年我没有到三亚工作,或许我现在是另外的样子。
  300多名白藤湖的知青,因故只来了一半左右,大家欢聚一堂,兴趣十足,畅谈当年的知青往事。一些和我本来很是熟稔的知青,自我去三亚工作后就一直没有见过面。他们这次问我当时去了哪里,是什么时候回城,一下子又把我带回到30多年前的三亚去……
  于是我把当时到三亚工作的经过,写成叙事散文《三亚往事》,记录我当时到三亚的工作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每写一部分就发到知青群上去,反应也比较热烈。后来我向三亚市的《三亚湾》杂志投稿过去,得到《三亚湾》杂志主编、三亚市作家协会副会长陆小华先生的帮助,文章发表在《三亚湾》杂志2016年第6期。陆小华先生后来前往广州看望他女儿时,还专程来江门逗留做客。
  当年在挖泥船任船长及一同在三亚工作的罗锡珍先生,现定居在香港。我通过白藤湖一些朋友的关系,与他取得了联系。2017年12月,他参加了我女儿在香港举办的婚礼。
  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崖县县城三亚镇工作的日子,让我终生难忘!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79篇文稿:港西(4篇)公社、梅山公社(7篇)、其他(2篇)3处安置点13篇知青回忆录;垦区南田(32篇)、南新(3篇)、南岛(11篇)、立才(5篇)、南滨(15篇)5个农场6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湘炎
责任者
吴伙球
相关人物
徐沃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