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牛奶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701
颗粒名称: 最忆牛奶场
分类号: K892
页数: 7
页码: 32-38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和同村知青在崖县梅山公社牛奶场的工作和生活。文章透露了知青接受再教育的经历和在农场学习犁田耙地等农活的艰辛,同时也描述了他们在暴雨惊悚夜里赶水牛的经历。
关键词: 崖县 知青 梅山公社牛奶场

内容

从小渔村到牛奶场
  1976年12月上旬,海风劲吹,寒气逼人。这天上午9时,我和同村知青桂万辉坐上了崖县(今三亚市)梅山公社派来接我们的牛车。本来公社有专门接送知青的拖拉机,但由于我俩家住梅山偏僻的人称“角头”的小渔村,自“角头”去梅山公社牛奶场的路,有相当长一段碎石遍布,路面狭窄,崎岖不平,拖拉机不便行驶,公社只好叫牛奶场派牛车接人。牛车主人叫“阿老爹”,年近花甲,满脸皱纹,皮肤黝黑,憨厚朴实,嘴角常含微笑,是一位“资深场员”、地道的为农之人。牛车与其主人一样,也已有一把年纪,拉着我俩和一些简单的行李,缓慢而有节奏地向牛奶场方向“咿咿呀呀”而去。
  我和桂万辉都是渔民的儿子,在渔村长大,非农业户口,按当时的知青政策,也属“接受再教育”对象。因此,我俩高中毕业后便报名“上山下乡”,被分配在梅山公社牛奶场,成为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中的一员。寒风似乎愈刮愈猛,我俩蜷缩在“八面来风”的牛车上,冻得直打哆嗦。路是沙土路,车是旧牛车,在沙尘中一路摇摇晃晃、颠颠簸簸,直到中午12时许,我俩才被“拖”到牛奶场场部,跟先行到达的8位同村乡友、5位县城知青汇合。大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又是嘘寒问暖,又是帮忙拎行李,特别是来自县城的知青,虽素未谋面,却一见如故。这让乍别家人,且一路上饱尝寒冷劳顿之苦的我,心中不由涌起丝丝暖意。
  梅山公社牛奶场以养牛、炼牛奶为主业,时有黄牛120多头、水牛30多头、波兰奶牛13头,并兼营多种农业,耕种水稻20多亩、甘蔗50多亩、花生10多亩。场部坐落在光头岭下的岭落水库东南边,正中有一栋简陋的200平方米的低矮砖瓦房,一排隔开小房间12间,知青们就被安排住在这些小房间里。不远处一间约30平方米的砖瓦房,是牛奶场的炼奶车间,其对面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厨房,全场几十号人就在这里开伙。当晚,为了欢迎我们这10多位知青的到来,场部特意宰了一头摔伤的小黄牛。这顿不同寻常的饭,于我、于我们知青无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至少“昭示”着从今日开始,我们便正式成为梅山公社牛奶场的一员。
  跟阿老爹学农活
  牛奶场处于山旮旯,正值寒潮南下,在屋里犹须捂着大衣,出门更冷得上下牙直打颤。出于关心和爱护,场长林元贵特地来到我们住处对我们说:“这几天天气实在太冷了,大家就先不要急着下地,可在场内外转转,适应适应一下环境再说。”话音刚落,大家七嘴八舌嚷开了:“林场长,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不是来享清福的。”“既然是上山下乡,就是要在广阔天地中锻炼、吃苦。”“林场长,快给我们下达任务吧!”大家高昂的斗志、坚定的决心,感动了林场长,最终他给我们布置了工作:男的学犁田耙地,女的做其他杂工。第一次从林场长那里领到任务,大家兴高采烈、信心满满地分头准备去了。
  对初学者来说,犁地耙地大有讲究,既耗体力又费心力。犁地时,牛在前面走,人扶犁在后头跟,这时一手攥牛绳、执牛鞭,另一手扶犁把,要顾及犁沟是否成直线、深浅是否适度、间距是否一致。功夫学到家了,犁开的泥土层层翻盖,连成一片片,才让人看了顺眼。耙地同样也不简单,不同的田地及用途,就有不同的耙法。比如有待插秧的水田,铁耙耙过三四轮后,要形成整块水平面,田间泥浆均匀松软,这时才可以插秧,否则就是不合格。
  教我们犁地耙地的是林关楠、陈求辉和阿老爹等牛奶场老场员。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新鲜、好玩,干得很起劲,我还一边学着阿老爹的样子犁地,一边愉快地哼着歌曲《社员都是向阳花》。然而,犁过几个来回后,我便累得气喘吁吁。阿老爹虽说个头不大,年纪不小,但精力旺盛,劲头十足。他见我一脸痛苦,要打退堂鼓的模样,便让我先歇一歇,并递上军用水壶让我喝口水。接着,他扶犁示范犁地的姿势、动作,一遍又遍,不厌其烦,我跟随观摩体会。虽说我是在渔村长大的渔民的儿子,但由于上学后长期脱离体力劳动,加上家人过分的宠爱,不知什么时候把我惯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看着阿老爹们在阳光下、田野间不知疲倦、默默劳作的老黄牛一样的身影,我内心深处泛起阵阵惭愧和羞赧,暗自下定决心,在牛奶场“插队”期间,一定好好向阿老爹们学习,决不辜负他们以及我们这个时代对我们的厚望和期许,在牛奶场这片“广阔天地”干出点名堂来!
  半个多月后,经过阿老爹们手把手地悉心调教和我们的不畏艰苦、顽强坚持,我和知青伙伴们基本掌握了犁田耙地的农活,有信心与牛奶场其他场员一道,扛起1977年的早造备耕重担。
  风雨之夜赶水牛
  梅山一带是当时崖县出了名的干旱少雨地区之一。然而,老天爷偶尔也会“龙颜”震怒,大发淫威。一天傍晚,光头岭东边天际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接着传来了几声闷雷,顷刻间,倾盆大雨便劈头盖脸自天而降。才两三个小时,光头岭方圆十几里便成了水乡泽国。并且,狂风好似有无数台鼓风机在吹,愈刮愈凄厉;暴雨也如同破了天似的,愈下愈凶猛。
  在海边长大的我,从未见到过如此可怖的雨势,吓得躲在被窝里,紧紧缩成一团。大约深夜3点多钟,场部忽然响起一阵急促而清脆的敲门声,原来是住在距场部几公里的岭岗牛栏放养水牛的阿老爹,冒着狂风暴雨跑来场部报告:岭岗上的牛栏已被狂风掀倒了,关在牛栏里的30多头水牛正四处乱窜,请求场部给予紧急援助。林元贵场长火速召集全体员工,动员道:“这几十头水牛都已成年,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决不能让它们走失。而且,梅东大队两千多亩水田秧苗正绿,长势旺盛……水牛最喜欢吃秧苗嘞!”林场长部署“战斗行动”:“女的留场部守护,男的全部上岭岗阻击逃窜的水牛。”
  我们20多名男员工立马穿上雨衣,拿着手电筒,提着木棍,在阿老爹的带领下,踏着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直奔岭岗而去。此时,大地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震耳欲聋的雷声仿佛就在头上炸响,火光似的闪电不时划破夜空。由于雨水已经冲垮了不少路段,行进中多人不时被绊倒,甚至双脚陷进泥沼里。但大家毫不畏惧,斗志高涨,相互鼓励,快速赶路。经过约40分钟的急行军,我们20多名“援军”终于赶到岭岗牛栏现场。留守岭岗牛栏的叶波、桂万辉、陈垂仁等3位知青见“大部队”赶到后,异常激动,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你们来得太及时了!如果再晚到几分钟,我们就顶不住了!”在他们仨的指挥下,我们一边往牛栏里驱赶乱窜的水牛,一边将手电筒齐刷刷地射向牛群,并一步步地自外往里朝牛群逼过去。30多头水牛何曾见过如此阵势,一下子就被镇住了,服服帖帖地被我们赶回了牛栏。我们马不停蹄,身不解甲,立即动手修补破损的牛栏,把牛栏大门紧紧拴上。这时风停雨住,东方天边现出了鱼肚白。
  我们站在岭岗上,看着30多头水牛一头不少地关在牛栏里,周围水田里一片片秧苗完好无损,长势喜人,在曙色中迎风摇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山深处寻母牛“胖姐”
  到牛奶场近半年后,场里重新成立岭岗牛栏小组,由老场员陈求辉当组长,我和桂万辉、黄建忠3位来自渔村的知青当组员。岭岗牛栏所建的一间约10平方米的茅草房,便是我们牛栏小组的宿舍。宿舍内置两张木床,床上的铺板是用一枝枝的小木棍铺在横木上绑成的,人睡在上面凹凸不平,很不舒服,但在那个年头那种环境能睡上这样的床铺,我们也甚为知足。
  早稻已经收割完毕,田里只剩下大片半截稻草。我们小组的工作是,上午8点多钟将黄牛从岭岗牛栏赶下田吃稻草,下午5点左右又将黄牛赶回牛栏。黄牛吃草的时候比较老实,不耍脾气,也不胡闯乱窜。因此,我们把牛赶到田野后,就比较轻松、自由,可以在树荫下看书,也可以在沙土里挖坡马……美中不足的是,放牛的生活比较单调、寂寞,尤其到了晚上,方圆数里漆黑一片,看不到任何灯光烟火,周围的群山犹如一圈圈巨大的城墙,将岭岗上孤零零的茅草房与外界断然隔阻,让人闷得透不过气来。
  转眼又到晚造耕种时节。与牛奶场毗邻的梅东村社员们,在田洋里犁田的犁田、耙地的耙地、拔苗的拔苗、插秧的插秧,汇成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美轮美奂的“农耕图”。组长陈求辉让我们将黄牛赶上山放养,并把我们分为两个小组,白天黑夜轮流守住各个路口,以防黄牛跑下山来偷吃或踩踏农田里的秧苗。在我们的“严防死守”下,每天傍晚6点左右,大部分的黄牛都乖乖地回归自己的“老窝”——牛栏。
  然而,“家贼难防”。有一天,一头绰号“胖姐”的母牛的“不法”行为引起了我们的警觉。这家伙多次趁着我们不注意的当口,擅自窜下田洋意欲偷吃秧苗。尤为可恶的是,“胖姐”不但自己“作奸”,而且常常“撺掇”、带领十几头牛与它一起“犯科”。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找来一个大铃铛,牢牢地系在“胖姐”颈下。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铃声的距离和位置,对“胖姐”的动向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果断措施。果然,自从给“胖姐”系上铃铛后,“胖姐”的“非分之念”和“不法行为”便得到有效的遏制,在插上秧苗的田野上,已见不到“胖姐”及其同伙的踪迹。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一天,陈求辉组长急切地把我和桂万辉、黄建忠3个人召到一起,一脸焦虑地说:“从昨晚到今天上午,一直没见‘胖姐’和它的几个‘同党’,连铃声也听不到。从种种迹象分析,估计‘胖姐’它们很有可能已经到了青岭那边一个叫塘阳的地方吃草去了。如果‘胖姐’真的走失了,那咱们岭岗牛栏小组的责任可就大了。”我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是啊,场领导派我们到岭岗牛栏,就是放牛管牛来的,如果这些牛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丢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场部和场领导呢!“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我焦急地问。陈组长看了看我,随即做出安排。他指定我和桂万辉、黄建忠成立一个临时小组,由我担任小组长,负责寻找“胖姐”及其同伙。
  塘阳距岭岗牛栏10多公里,位于青岭半山腰的一个山坳里。那里山深林密,人迹罕至,杂草丰茂,蛇兽出没。在放牛的空闲时间,我曾与陈组长到那里打过猎,对那一带比较熟悉。临行前,陈组长还特别嘱咐我们:“胖姐”虽然刁蛮,但它却是咱整个岭岗牛栏的宝贝,千万不可伤害它。这话一点不假。“胖姐”不但身材高大,肌腱发达,而且皮毛光亮,奶水充足,每胎生产的牛崽都足斤足两、健康活泼、人见人爱,不说在我们岭岗,就是在整个梅山地区,“胖姐”也堪称当之无愧的母牛中的“大姐大”。我当即代表三人临时小组向陈求辉组长承诺:找不到“胖姐”,决不收兵!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仨吃完早餐,各自带上一壶开水、一些干粮,迎着旭日,踏上了寻找“胖姐”的艰难行程。从岭岗到塘阳,一路上荒草没膝,荆棘挡道,我们只能一边以手开路,一边小心行走,还要时时竖起耳朵追寻“胖姐”的铃声。来到塘阳地界时,已是中午时分,3个人又渴又困,正想找个地方歇一歇,恰好前方不远处有一棵高大的榕树,3个人便走过去。坐下来喘口气间,我们本能地抬头仰望,猛见头顶上一条碗口粗的蟒蛇正吐着长长的信子向我们窜下来,吓得我们脸如土色,火速拔腿逃命。跑着跑着,遇上一位樵夫,在这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深山老林,见着砍柴的山民多少有些快慰,于是向樵夫打探“胖姐”的消息。樵夫打量了我们一下,认真地说:“不错,我昨天下午确实听到一阵铃声向西北方向传去,你们沿着我身后的这条小路向西北方向寻找,兴许能赶上牛群。”这个消息简直让我们乐坏了。我们谢过樵夫,顾不得饥渴疲劳,就又朝着樵夫指引的方向一路寻去。
  时间一分分过去,体力一点点消耗。也不知爬过了多少座山坡,蹚过了多少条小溪,身上的伤痕划开了一道又一道,脚板的血泡磨破了一个又一个,但我们咬紧牙关,忍住疼痛,相互搀扶,相互鼓励,一步步地向着西北方向搜寻。傍晚时分,下了一个小山坡,3个人已是饥肠辘辘,喉咙冒烟,身疲力竭,气喘吁吁。山里冷风飕飕,寒气彻骨。早上出门时,我们只穿着薄薄的单衣,这时直冻得我们瑟瑟发抖,浑身发紫。年龄比我稍小的桂万辉和黄建忠竟吓得哭了起来。身为小组长的我,只得强打起精神,硬撑着鼓励他俩:“坚强些,这些苦算什么?若与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困苦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平地,估计附近一定有人家,到那时,我们就有救了。”我的这些话语,极大地鼓舞了他俩。3个人各找一根木棍当拐杖,借着淡淡的夜色又继续上路。约走了几百米,忽见前方晃着一点火光,心头禁不住一阵狂喜,我脱口喊了声:“看,火光!”便三步并做两步向火光走去。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间普通的茅草屋,火光正是从屋里发出的。我来到门前轻轻叩了叩门,一会儿门轻轻地打开了。借着微弱的灯光,我这才看清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对60多岁的银发夫妇。看到我们这个样子,二位老人连忙扶我们进屋里坐。得知我们的情况后,阿公先自一怔,审视了我们一会儿后,面带愠色地斥责道:“你们这几个孩子是怎么看牛的?昨天夜里,的确有一头又肥又壮的带着铃铛的母牛,领着一群黄牛跑到我们家的园子里,偷吃了一亩多的地瓜叶,还踩烂了两亩多的扁豆苗。幸亏我们及时发现,要不就惨了!这真是一群‘无鼻牛’呀!”听了阿公的一番讲述,我们的脸不由阵阵发热,像做错了事的孩子般低下了头,连声向阿公赔不是,但因听到“胖姐”的明确的下落,心里反倒有了几分踏实感。
  说话间,阿婆端上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地瓜粥,边招呼我们边带歉意地说:“孩子们,山里也没什么好吃的,这地瓜叶和扁豆酱送稀饭,你们就趁热吃吧。”这个时候,我们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经阿婆这么一说,也不客气,狼吞虎咽,每人都连吃了几碗稀饭。这时阿公早已“宽恕”了我们,给我们端来了一盆炭火,并翻出了几件用麻袋缝制的“冬衣”给我们披上。老少5人便一边烤火,一边拉话。交谈中,我们得知,二位老人系乐东县九所村人,没有儿女,10多年前便受生产队的安排,住在这里看园。这一带就叫红五岭,位于乐东县的东北端,离牛奶场约50里,是乐东县和崖县的交界处。好家伙!原来我们早上从岭岗出发,走到现在竟然走了50多里地,而且是从崖县的西端走到了乐东县的北端!
  当晚,在阿公阿婆的盛情挽留下,我们仨忐忑不安地借宿茅草屋。翌日,天刚放亮,我们便收拾停当,正要辞别时,只见阿婆从鸡窝里抓了一只老母鸡杀了,说是要为我们饯行。我们执意推辞,阿公摆摆手说道:“深山难来客,相逢即是缘。你们就不必客气了!孩子们,以后你们如果还记得我们两个老家伙,就多多来这间破草屋歇歇脚吧!”老人的善良、厚道、质朴、好客,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说心里话,我们是多么愿意多陪一陪老人,多与老人拉拉家常啊!但是,寻找“胖姐”的我们心急如焚,不得不与老人告别,与那间虽普通简陋却给予我们温暖的茅草屋告别。
  也许是“心有灵犀”,也许是运气“作美”,离开红五岭后,我们坚信“胖姐”们这个时候一定会返回塘阳。依照老人的指向,我们抄近路直奔塘阳而去。果然,刚踏入塘阳地界便听到了“胖姐”清脆悦耳的铃铛声。我们喜出望外,快步向着铃声传来的方向跑去,生怕这熟悉而亲切的铃铛声,再次从我们的听觉中消失。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胖姐”和它的一帮“同党”见到我们,竟然不耍“牛脾气”,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似乎意识到自己“闯祸”了,乖乖地跟着我们返回岭岗。至此,寻找“胖姐”的艰巨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仨也因“不辱使命”而“如愿以偿”地卸下了两天来一直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
  1979年秋,我考上了崖县师范学校,从此告别了让我历练摔打的牛奶场,告别了父兄般关爱教诲我的阿老爹们,告别了同甘共苦亲如兄弟的知青战友。诚然,3年,不过人生长河中的几朵浪花,然而,在牛奶场的3年知青生活,却给予我许多许多: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面对困难敢于担当,永不退却的意志品质;长怀一颗对农村、对农民、对艰苦生活的感恩之心。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下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79篇文稿:港西(4篇)公社、梅山公社(7篇)、其他(2篇)3处安置点13篇知青回忆录;垦区南田(32篇)、南新(3篇)、南岛(11篇)、立才(5篇)、南滨(15篇)5个农场6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垂华
责任者
桂万辉
相关人物
林元贵
相关人物
林关楠
相关人物
陈求辉
相关人物
叶波
相关人物
陈垂仁
相关人物
黄建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梅山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