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多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86
颗粒名称: “一肩多挑”
分类号: F323.6
页数: 3
页码: 349-351
摘要: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北岭分场的三种工作经历,割胶工、记工员和妇女主任,通过个人经历,展示了北岭分场劳动力不足,工作项目较多的情况下,“一肩多挑”的普遍现象,同时也说明了固定职责并不一定适用于北岭分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度,让人们能够在各个岗位上尽力发挥。文章最后,通过妇女主任的职务,也说明了作者如何解决男女知青之间的心理疏离,促进男女知青之间的良好关系。
关键词: 北岭分场 一肩多挑 割胶工

内容

“一肩多挑”
  陈文兰/城镇知青/崖城公社经济场
  人们常用“一个萝卜一个坑”来比喻工作岗位的固定性,这一比喻在我们北岭分场并不适用。当时劳动力不足,而工作项目较多,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哪里缺人就顶上去,这是常有的事。我在其时,身兼割胶工、记工员、妇女主任三职,算是“一肩多挑”。
  割胶工
  1975年下半年,分场约有10亩橡胶林开割在即,可当时还无人会割胶。为了不耽误开割时间,场领导派我和容瑜斌,以及总场的孙鸿月三人,一起前往南滨农场十三连学习割胶技术,为期一个月。
  9月底,我和容瑜斌学成归来后,便立即“上树”割胶。每天凌晨5点多钟,起床戴好胶灯,拿好胶刀胶桶出门,走向二三里外的橡胶林。一路上雾色阴森、露水深重,不时有飞禽走兽从身边窜过,当时才十七八岁的我,常被吓得叫出声来。幸好容瑜斌大哥的胆子很大,一边走在前边开路,一边不停地吆喝着,令我胆子壮了不少。
  到了橡胶林,我们便开始割胶作业。当确认胶树已经渗出胶汁,并往胶杯口流入后,才返回分场吃早餐。这时太阳升起有几根竹竿高。大约十点许,我们又重返胶林,提着胶桶挨棵地去收胶水。因胶林不大,每天约收得三十斤胶水,正好装满两只胶桶。由于分场没有压胶设备,胶水提回场部后,再由容瑜斌大哥马不停蹄地骑着自行车,将胶水送往南滨农场去进行后期加工。
  下午,我们还须返回胶林,对每棵橡胶树的出胶口逐一撕去那些凝固的胶皮,以确保第二天割胶的顺畅。然后再回宿舍磨胶刀,因为割过胶树后胶刀自然钝了不少。当然,相对其他场友而言,割胶工还是较“闲适”的。
  尽管我当割胶工的时间不长,经手的胶水量微不足道,但作为场里的第一批割胶工,我还是觉得挺值得骄傲的。
  记工员
  所谓记工员,就是负责登记场员每天的出勤情况,并根据不同的计分标准及完成任务情况,确定并记录每人每天应得工分,作为年末计付报酬的依据。如场部当时规定:挑水浇胡椒、橡胶苗满40担者计10分工;挖橡胶坑达十个者计10分工;割胶一天计10分工;无法计件计量的(如集体劳动、打零杂工等),按每天满勤计10分;有些劳动已预定工分(如养羊、种菜等),则按人员出勤平均登记;请病假、事假的,则扣除其出勤天数,不计工分。不言而喻,记工员的工作既“专业”,又非常琐碎。
  我自1974年来到北岭分场不久,便兼任记工员一职。白天,我和其他场员一样出勤;下午收工后,吃完晚饭洗完澡,我便拿上小板凳,坐在宿舍的木架床旁,将场部发给的记工本(是小学生用的条格作业簿)在床上摊开,在灯火摇晃的煤油灯下,对照队长或场部的派工表(工作安排表),一一对号入座,予以登记。平常每天晚上,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候计算晚了些,整间女生宿舍已是鼾声起伏,梦呓时闻。
  我兼任记工员约有两年时间。在这期间,我一共记了24本记工本,使用了至少两打圆珠笔,耗用了不少煤油,也让我落下了视力常现模糊的毛病。但让我深感欣慰的是,在这林林总总、“锱铢必较”的“账簿”中,竟无一页因漏记、误记而引发场友的不满或纷争。
  妇女主任
  在北岭分场,我还戴着一顶“乌纱帽”——妇女主任。
  当时,分场一共有9名妇女,除了负责后勤的老场员覃阿姨外,其余均为女知青,约占全场知青三分之一。如何带好这帮娘子军,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作用,是分场知青工作的重点之一。
  1974年底,我经过知青推荐、领导决定,当上了妇女主任。女知青工作从何入手?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存在“得过且过”思想,只想随便混上两三年就行了;二是与男知青缺乏交流沟通,很少互助互帮,似乎有一道无形的“藩篱”横在中间。
  我决定从此入手,打开工作新局面。我在每周晚上集体学习时,组织女知青们学习有关文件和资料,提高对上山下乡重要意义的认识;还找来邢燕子、侯隽等优秀女知青的先进材料,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以先进典型引领思想和行动。并在李克华队长的支持下,鼓励大家在学习会上踊跃发言、积极表态、交流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坚定锻炼改造、奉献青春的理想信念。
  对于男女知青的心理“藩篱”问题,我专门召开“专题讨论会”,指出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当时恰逢不久前曾经发生一起“情书事件”,即某男知青托人将一封情书捎给他心仪的女知青,该情书不知何故竟出现在女生宿舍旁边,被人发觉了。当时不允许男女知青谈情说爱,两位当事人因此受到严厉批评。这件事犹如一团乌云,给大家投下了心理阴影。我以此事为例,因势利导,强调不允许男女知青谈恋爱有其原因,但不等于杜绝相互间的正常交往、排斥互帮互助的农友关系、切断同甘共苦的精神纽带。相反,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要共同承担我们的历史使命,同心同德,创造未来。
  经过分场领导和我的循循善诱、耐心开导,男女知青的思想认识逐渐有了转变。大家恪尽职守、安心工作,在不同岗位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而男女知青的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每当遇到挖树根、搬石头等繁重的体力劳动,男知青总会主动搭手相助,或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后,主动帮助女知青。而女知青也“投桃报李”,每有攻坚任务或加班加点,总会让出平时节省的口粮份额,让覃阿姨在打饭时多给男知青们打饭,或在晚上煮些夜宵给男知青们“添肚”(崖城方言,意即填充饥肠)。更为常见的是,每当下午收工的时候,女知青主动帮男知青把换洗衣服洗干净……
  这一切,我这个妇女主任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以上两个问题迎刃而解后,北岭分场的女知青们,焕发出了崭新的精神面貌。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