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队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85
颗粒名称: 女队长
分类号: F323.6
页数: 3
页码: 346-348
摘要: 文章回顾了作者李春莲在1975年担任北岭分场知青队长的经历。她要平衡场里的日常生产、劳动和知青的学习、生活。在政治学习上,她打破了刻板的形式,让学习变得更加实际,讨论更加充分,从而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心理素质等都得到了提高。她还留下了一个特殊的记忆,那就是在顶班期间亲眼见证了两只小羔羊的诞生。之后,她被崖城公社任命为副场长,并被组织推荐就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卫校。
关键词: 知青 政治学习 生产劳动

内容

1975年,老队长孙鸿耀被组织派驻崖城公社供销社,我被崖城公社经济场任命为北岭分场新一任的知青队长,这也是北岭分场自创建以来的第一位女队长。
  就规模而言,北岭分场只是一个小场。但其生产、经营范围却相当广泛,而且全场25名知青全归唯一的一个知青队管理。我不但负责场里的日常生产、劳动,还得兼顾知青的学习和生活。
  分场的生产劳动,不同于一般农村,其临时性、流动性相当大。除后勤、种菜、养羊、割胶等人员较固定外,其他人员每天的工作都是根据实际情形而定。上任伊始,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我每周都要利用两三个午休时间上工地实地察看,全面了解作业区需要做什么,需要多少人手,带什么工具,重点检查橡胶苗施肥和胡椒浇水的情形。然后视实际情况,制定派工单(记工员据此登记工分),在下午上工地前,再将大家集中起来,具体分配劳动任务。下午收工后,我也常常最后一个人留在工地,检查还有哪些环节尚未完成,或存在什么问题,以待第二天早上派工时,与有关人员指出。好些时候,当我形单影只迈开急促的脚步回到场部时,有个别知青已吃完晚饭。
  有一天下午,我检查完作业区后,见天色已晚,便赶紧走下坡地。当我拐上橡胶林与胡椒园间隔的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时,忽闻前方不远处有“呼呼”的奇怪的声音传来,我下意识地抬头一看,忽见一条胳膊粗的七八米长的大蟒蛇,距离我有十多米远,正一边不停地吐着长长的信子,一边扭动着肥硕的身躯,慢悠悠地向我所在的方向逶迤而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景登时把我吓呆了。正准备掉头往回跑,却又生怕把蟒蛇惊着了追上来。这时,我忽然想起曾经听老人说过,路上遇见蛇,最好的防卫办法就是先站在原地不动,然后再伺机而动。当蛇确定你并未威胁到它,它也就悄然遁去。于是,我整个人就像根木桩似的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心脏却怦怦地跳个不停。果然,大蟒蛇见前方没什么动静,便扭头钻进路边的草丛中去。
  毫不夸张地说,在我担任队长的那段时间里,这样的“早出晚归”,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短短几个月,我的皮肤就像镀上了一层黑色的油彩。不少男知青坦言,李队长的担子搁在任何一个男人的肩上,都决不轻松。但我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扛下来了。
  我们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正是“抓革命,促生产”“大批促大干”的口号喊得最响的时候,政治学习的氛围相当浓厚。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农场的知青都要集中学习。学习的内容除了传达上级的文件和指示精神,主要是宣读《人民日报》和《海南日报》的重要文章和重大时事报道。千篇一律,了无新意。学习一结束,大家便作鸟兽散。根本学不到什么,更无什么“心得体会”可言。鉴此,我接任队长之职不久,就决定打破固有模式,开创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政治学习新局面。我的想法得到场领导的同意后,我便在某个政治学习会上正式实施。
  首先,在学习形式上,除上级文件或指示仍由场领导或队长传达外,“两报”宣读改由男女知青轮流进行;其次,在学习内容上,一改重文件、文章的学习,轻个人观点、体会的交流之弊端,要求大家立足当前形势和任务,结合分场的工作实际、发展规划等,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包括对我个人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力求有的放矢,不说空话,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不破不立。这样一来,政治学习不再是秀形式,走过场,而是工作交流、思想交流、生活交流的一个好平台。而且这么一“破”一“立”,还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通过大胆发言,充分讨论,积极参与甚至激烈争辩,让大家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心理素质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加强。
  我名义上是个队长,但平日里也和大家一样出勤挣工分,而且常常比别人多一份义务:替人顶班。
  1977年农历春节期间,场里大部分知青都放假回家,只留下两三个知青守场。我也主动留了下来,顶替放羊的小知青。农场一共有三十只羊,基本以放养为主。我们女生宿舍虽然离羊圈不远,可我却从未养过羊。当我接过羊鞭将羊赶上山坡,看着在原野上吃草、撒欢的羊群,心里既兴奋又紧张,生怕这些羊跑丢了,或发生什么意外。
  正是怕什么来什么。当羊群或忙着吃草,或嬉戏打闹时,我远远发现有一只母羊站着不动,我赶紧跑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母羊在下崽!这下可把我整懵了。我一个大姑娘家,哪见过如此场面,附近又不着村不着店的,急得我围着母羊团团转,既担心母羊会发生什么意外,又生怕羊群跑到当地老百姓的园子里去偷吃。
  经过一段时间的焦急等待,母羊终于顺利地产下了两只羔羊。我欣喜地就近摘来一些树叶子,小心翼翼地把两只浑身湿漉漉的小羔羊包在一起,轻轻地抱起来贴在怀里护着,一边向山坡上的羊群走去。过了约20分钟,我把两只小羔羊放下来,没想到这两个小家伙竟能很快就学会走路,并加入到羊群中去。这是我在北岭农场的最后一次“顶班”,在此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能亲眼见证两个小生命的诞生,不禁让我的心里荡漾起暖暖的幸福感。
  诚然,在担任队长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不敢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却可以说是问心无愧。1976年11月,我经场长王亚福、副场长沈天林的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崖城公社任命为崖城经济场副场长。同年年底,我被组织推荐就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卫校,1977年3月正式离开北岭分场。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克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